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有一款酒,它的廣告比產品還出名,它的文案比酒更受年輕人歡迎。

它就是江小白,文案堪稱酒界的杜蕾斯。

不知道,你有沒有和我一樣,雖然不喝酒,為了集齊48種印在酒瓶上的個性語錄而瘋狂購買只為收藏的境遇。

因為這些語錄像是為我表達,幫我發聲。——陳蕙茗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江小白文案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好奇過,為什麼江小白能在5年內從0幹到10億,去年躋身於白酒品牌的十強,與貴州茅臺等一起斬獲此殊榮?

它到底做對了神馬?在我因得不到答案,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之時,遇到了休格曼大師的《文案訓練手冊》,大吃一驚發現江小白背後不為人知的秘訣全在這本書裡。

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從書裡洞察到的秘訣,它為文案專業人員、愛好文案人員、愛好寫作、甚至生活中、工作中有寫作表達障礙的人都打開了一扇窗。

正如暢銷書心靈雞湯作者傑克推薦語所說:“多年來,我一直是體格曼文案寫作和營銷策略的推崇者,並從效仿他的文案廣告中獲益匪淺。休格曼讓我們所有人通過這本書窺見了他的秘密,這本書應該標價2000美元,因為它包含了太多的原理。”

接下來,我的分享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著重講“道”—洞察到的《文案訓練手冊》秘訣,“134”模型方法論,精進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第二部分講“術”–拆解江小白的案例,它重點運用了那些道,可以做得這麼火。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01、文案的道—“134”文案秘訣原理模型,那文案秘訣到底有什麼呢?

概括來說,它稱之為”134模型“鑰匙。

  • 1是,樹立寫文案是個系統工程的概念;

  • 3是,寫出一個好文案,要抓住三個關鍵點,懂產品、懂用戶及懂溝通。

  • 4是,在寫文案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傾聽之耳、敏銳之眼、同理之心、行動之手,方能寫出有趣、有料、有力的高級文案。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文案的134模型

134模型之1:文案創意是個系統工程

寫文案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文案的創作,不僅需要進行大量的歸納整理工作,還需要定策略、醞釀、打磨的過程。

001 文案創意的本質

一個產品和品牌要通過特定的渠道進行傳播,以便讓消費者瞭解產品,熟悉產品,信任產品併產生購買行為。而廣告和文案就成為這些傳播渠道中,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橋樑。

通過文案傳播產品特性和品牌價值,服務目標客戶,從而達到影響用戶,產生購買行為的作用。

而作為文案人來說,要想達到影響消費者行為,促其掏腰包,是有一系列的步驟。

002 寫出偉大文案的三步曲

作者休格曼提出了寫出偉大文案的7個步驟,

把它歸納和精簡為三步曲:

第一步:在寫文案之前,一定要研究產品、研究目標用戶。

成為你計劃銷售的產品或服務的專家,當你越深入研究產品或服務的每件事情的時候,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偉大創意。

同時,瞭解你的目標用戶,哪些可以激勵你的潛在客戶最終成為你的顧客?誰是你的典型客戶?瞭解這些能夠開闊你的視野,同時激發出很多創意。

二步:將創意落筆成文,先完成不要完美

寫下你的標題和副標題,它們必須要能抓住讀者的視線,創造出足夠的好奇心,促使讀者開始閱讀下來。

然後開始撰寫文案,將所有的主意都寫下來,要點是將你腦中所有關於這個對象的事情運轉起來。形成初稿,先完成。

三步:打磨成光彩熠熠的作品

開始修改文案,讓文案變得精簡,有趣。離開一小段時間,醞釀完成後,又重複打磨,直到你對結果滿意為止。

文案是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橋樑,執行文案三步曲原則,將會保證打磨出一個光彩熠熠的作品。

134模型之3:懂產品抓亮點

001 信息整理工作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文案創作中,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是文案創意最基礎的工作。

很多人接到文案工作,往往會著急創作,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整理信息工作。瞭解產品才能確定產品的核心價值。產品是承載品牌的基礎,沒有產品再好的品牌形象也會歸零,而文案的作用就是創造這種聯接的工具。

在前期的信息整理,多是案頭資料的搜索,如產品所處的行業背景、競爭對手的文案等。有了初步的瞭解,帶著問題,進行實地的產品採訪。

002 帶著問題進行產品採訪

寫文案之前一定要去採訪公司的產品經理、設計人員、項目發起人等骨幹人員,瞭解以下問題:

  1. 為什麼設計這款產品?

  2. 產品的亮點是什麼?

  3. 有可能成為爆款的賣點是什麼?

  4. 希望達到怎樣的效果?

然後基於此,以一種非常強有力的方式來展現產品,把產品的本質特性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再去探索在用戶的頭腦中這種產品的本質是什麼。

舉個例子,作者休格曼給一家鐘錶公司做文案。為了把這種新的電子錶推向市場,當時大多數電子錶都採用液晶顯示器,看時間時,需要按一下按鈕來照亮顯示器。而這個鐘錶公司上,在顯示器的背後安裝了一個小小的容器,裡面放入一種具有惰性和放射性的物質,可以讓顯示器一直亮著。

他去實驗室調研,儘可能地瞭解一隻電子錶是如何設計、生產和裝配的。他向工程師前前後後提了30多個問題。

“為什麼之前沒人考慮過在手錶中使用這種放射性物質呢?”這是他的又一個問題。

工程師回答:“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把這種放射性物質放在透明的容器而不洩漏,直到有人研製 出了激光這種技術。是激光把容器封住。“

休格曼終於得到了他要的創意答案,發現了這個產品的亮點,為這個電子錶包裝出”激光束電子錶”概念。

懂產品是做好文案的第一步,你掌握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應用自如。記住,全神貫注地學習和鑽研你的產品吧!

134模型之3:懂產品抓亮點+懂用戶走內心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如果不懂用戶,你將處於一個極其糟糕的位置。

產品設計和文案都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推導出寫文案時要考慮的用戶心理誘因,洞察用戶心聲,說出他們的心聲,才能俘獲他們心智。

這是作者休格曼大師經歷了多年失敗、經驗並逐步深入才理解和應用的鑰匙。

休格曼在本書中,列舉了23個心理誘因,招招有效,這裡我將重點講述其中威力最大的3個大招。

第一招:講故事-產生情感共鳴

人們喜愛故事,用故事能創造出一種情感聯繫或者紐帶,讓用戶願意傾聽。

好的故事型文案具備幾大特點:

001 定位小,都在講人。受眾已經厭倦那些毫無吸引力的大道理了。在文案中講個普通人的故事,賦予其情感,更容易獲得受眾的青睞。

比如支付寶的十年賬單有話說系列文案,典型的在講普通大眾故事的例子,通過一個個鮮活有趣而又彼此不同的個體來表現支付寶在生活中的應用,讀者馬上就會產生一種“我也要查詢一下自己的賬單”的衝動。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002 故事裡會有共鳴

好的故事總是會讓某個特定群體的受眾產生共鳴感。在寫文案時要把握讀者的情感,和他們產生共鳴。讓讀者讀到你的文案之後產生一種“他怎麼知道我是這麼想的”、“他說出了我的心聲”的愉悅之感。

第二招:參與感–人是感性而盲目的

休格曼早年做過一個創意文案,為Franklin拼寫電腦發佈了一則文案。如果消費者能夠找到廣告中拼寫錯誤的單詞,圈出來寄回公司,每找到一個單詞就能抵扣2美元優惠。你找到越多,就能得到更多的折扣。

聽上去是不是有那麼點不可思議,刊登後收到了無數人的反饋。有的人告訴他,他們只不過是想參與一下找錯誤單詞,他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對待過廣告。

休格曼的洞察,通過使用參與機制,讓用戶相信他們擁有了這件商品,這個商品他們是喜歡的,他們擁有這個產品會是什麼樣子。文案中融入參與是非常有效的,畢竟人是感性而盲目的。

小米是把參與感發揮得極致的公司之一,靠著”和用戶一起玩“的參與感策略,從2010年的100個鐵桿粉絲,發展到2011年50萬,再到12年100萬用戶。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圖四:小米的參與感策略

第三招:對比原理-有對比才有差異

這個很清晰,通過定位產品,將它同其它產品相比較,或者通過證明你的產品在某方面的價值,讓用戶購買合理化。

我們見過比較多的是,以打折的方式吸引用戶。無論是低價商品,還是以更低價買到的昂貴商品,打折後都會放大用戶的貪婪,這招非常有效。淘寶上雙11的半折,京東的6.18半折,讓人們都像發了瘋一樣的搶扣,不得不說是商家把這個影響力放大到極致的一種表現。

大家知道的文案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李叫獸寫的《X\Y型文案寫法》對比,這也是對比原理很好的運用案例之一。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李叫獸的XY型文案

文案就是商家強大的武器,運用心理誘因,走進用戶的內心,找到用戶樂於接受的方式。

134模型之3:懂產品抓亮點+懂用戶進內心+懂溝通促行動

文案溝通是什麼呢?

用作者休格曼的話來說,可以是“定位”,一種產品以一種方式定位或放置,吸引用戶,從而影響他的購買行動。也可以稱為“獨特營銷策略”基至可能是“噱頭”。

如果說前面的懂產品抓亮點、懂用戶進內心都是在做功課,那麼最後的”臨門一腳“就是懂溝通促行動了。文案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讓用戶願意掏出錢來購買產品。

001 推銷概念,而不是產品

大師休格曼指出:永遠不要推銷一種產品或服務,而是推銷一種概念。

你銷售的是牛排的氣味而不是牛排,是概念而不是產品。

我們可以電子錶為例,當它剛問世的時候,這個產品非常獨特或新奇,產品本身也是一個概念,文案以產品的多樣特性展示。這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隨著電子錶越來越多,每個人都知道它是怎麼回事、怎麼運作的時候,這時候的電子錶文案必須運用一個獨一無二的概念將特性區別開來。

我們可以看看電子錶的文案,有這個世界最薄的電子錶,這是一款裝有內置警報器的電子錶,基至是一款在製造過程中裝配了激光束的電子錶。有沒有發現,這時的概念五花八門,用概念來銷售電子錶時,產品就不再是概念了。

找出概念通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產品都有其獨特的賣點可以將它與其他產品區別開來。要去發現這個產品的獨特之處, 這樣產品的簡單定位和概念延伸就會變得非常有力。

002 添加購買保障,解除後顧之憂

在你找到產品差異化的概念之後,就要讓用戶馬上購買合理化起來,有沒有滿意度保證、售後服務如何,物流方不方便,下單便不便捷等。有了這些保障,促其產生購買行為的概率就會更高。

134模型之4:傾聽之耳+敏銳之眼+同理之心+行動之手

前面我們有談到文案創意的本質,它要充分刺激和調動用戶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聯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運用看、聽、用、參與等手段,重新定義、設計互聯網時代下文案的表達。

顯然,要寫好文案比過去更難,更需要全身心去感受、去捕捉、去挖掘,才能寫出好的文案來。因此,歸納整理出休格曼大師對文案人建議的四點:

  • 一對耳朵:傾聽客戶、用戶等心聲,找到連接橋樑之耳。

  • 一雙眼睛:蒐集信息、瞭解產品,找到產品定位的敏銳之眼。

  • 一顆心: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文案要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

  • 一雙手:動手踐行,不斷迭代優化修改的行動之手。

遵循以上四點的文案人,一定能寫出有趣、有料、有力的文案佳作來。

02、拆解江小白案例

細細盤點江小白的崛起,江小白能火,是它把整個文案當成一個系統工程,從產品創新、為用戶表達、發聲到營銷創意,他們背後的文案高手在傾聽年輕人情緒之耳、用敏銳之眼洞察品類先機,用理之心走近年輕人心中,用行動之手年年做出驕人的成績。

這和休格曼大師的“134”文案模型高度重合,可拆解的點非常多,我將重點拆解江小白對“134模型”中第3的運用:懂產品抓亮點、懂用戶走內心、懂溝通促行動。

001 懂產品抓亮點:搶佔品類先機

華夏五千年曆史中,我們對酒文化的塑造集中在兩個字:高檔。

每瓶酒都在強調自己是古法釀造,都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底,甚至祖上都沾點國皇親國戚之血液,幾乎每瓶酒都在千方百計做一件不太理智的事情:遠離老百姓。

而江小白,卻與眾不同。它定位“青春小酒”,親切的走近人們身邊。

讓白酒不再只是圓桌文化、階層文化,也可以是簡單純粹三五好友小聚小飲的小時刻,改變了消費場景。

還以“輕”口味高粱酒,改變白酒行業幾千年來的認知邏輯,讓白酒年輕化,個性化。

002 懂用戶走內心

01 每一個個性語錄都在講述一個扎心的故事

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LOCK模型來拆解這個畫面: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江小白的某一個場景故事畫面

用故事LOCK原則來拆解文案情節及情緒,只有精彩的精節和情緒的共鳴,才能留住讀者的目光,讓他們欲罷不能。

a.主角(leader):一個年輕人,白天人前歡笑、強裝鎮定,到了晚上特別想念分手的前女友,深夜去買酒消愁。

b.主角的目標(objective):想把前女友忘掉,但又不願和朋友傾訴,怕朋友不懂這份感情或被朋友取笑,只能獨自走這段心路歷程。

c.衝突(confrontation):在情緒酒精的作用下,更想念過往,心事湧上心頭,但又理智的告訴自己,那是留不住的人。

d.衝擊結尾(knockout):當思念、悔恨等等複雜的情緒在酒精的作用下發酵,心無處安放之際。

江小白替這類用戶發聲和表達:“說不出的事叫心事,留不住的人叫故事”。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圖七:故事文案場景分析

江小白的文案始終在替用戶表達,一次次的扎心。

02 調動參與感

江小白是一個“會說話的產品”,它的”表達瓶“倡議用一句簡單的話,替代那些華而不實的語言去交流,重新找到說話這個日常行為中最真誠的部分,讓瓶身成為年輕人表達態度和行為的載體。

江小白“表達瓶”開發了一款H5,任何人都可以掃描二維碼,藉助江小白酒瓶這種特殊的介質向外界傳遞一句話,可以是最近的心情,也可以是對朋友的召喚。

這與小米的《參與感》很相似,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百萬級的UGC參與,每個人都是自媒體,都有傳播屬性,解決消費者與產品深度互動,滿足了讓產品成為一個超級的媒體。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江小白表達瓶

03:懂溝通促行動

江小白在產品創新和洞察用戶之後,在年輕消費者心中樹立一套品牌邏輯:江小白=8090=我們的情緒化酒精飲料。

江小白不僅會玩,更重要的是它會扎心!用一次次的“酒”走偏鋒,詮釋著8090青春的態度、內心的表達——不是叛逆,只是不喜歡循規蹈矩。

除了表達瓶生活中的共鳴,江小白還在更多的藝術場景,反覆的呼喊,讓世界聽到年輕人的心聲,讓年輕人看到江小白的發聲:

  • 頻繁出現在青春影視熱劇:《好先生》、《火鍋英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

  • 聚集各路hiphop說唱界大咖,開展音樂演唱會

還不止於此,江小白打破了白酒行業 “酒香不怕巷子深”傳統單一運營思路、化解了白酒行業與消費者與日俱增的隔離感,願意企業與用戶之間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雙向互動起來。

在概念的包裝、打消隔離感,解決後顧之憂後,用戶豈能不促成行動進行購買。

願越來越多的企業像江小白一樣,運用《文案訓練手冊》的134模型方法論,寫出更精彩、更有趣、更有料的文案來,為企業創造真金白銀!






市場人智囊團:江小白憑什麼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