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他發現了元素的規律,卻錯過了諾貝爾獎

下圖這張表,大家肯定背過,“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我們最初接觸到元素週期表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元素隨著原子量的增加呈現規律的化學性質表現;元素週期性的發現,揭示了很多化學規律,也預言了很多化學元素,簡直是化學科學的“聖經”。

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他發現了元素的規律,卻錯過了諾貝爾獎

元素週期表

但我們學到的,都是前人已經總結好的經驗,在元素週期表被做出來之前,人們對於元素的週期性一無所知,而帶領人們深入認識到化學元素的週期性的人,是門捷列夫。今天就說說門捷列夫的故事。

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他發現了元素的規律,卻錯過了諾貝爾獎

“八音律”的發現與第一張元素週期表

19世紀末,化學的研究已經深入到物質的內在結構和元素的內在規律,人們此時已經認識到了63種之多的單質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組合而成的無數種化合物,然而,這63種元素到底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呢?為什麼一些化學元素的性質如納和鉀非常的像呢,它們有什麼異同之處嗎?化學家們對於這麼多的化學元素之間的關聯困惑而惆悵。

此時,年輕的門捷列夫,也在為此事而苦惱,他想編寫一本能夠反映當代化學發展水平的無機化學教科書,但又覺得化學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搞不清楚實在無法寫出這本教科書來;因此他苦苦思索著,甚至將每種已知的元素寫到卡片紙上,像玩撲克牌一樣每天翻來翻去地琢磨。

沒有頭緒的探索是枯燥而煎熬的,冬去春來,日復一日,門捷列夫並有在雜亂無章的元素卡片中;極有耐心的門捷列夫並沒有放棄,寬大的實驗桌成了他每日的工作夥伴,“玩牌”成了他每天的工作。沒有什麼靈感激發、沒有什麼凱庫勒似的做夢,門捷列夫最終在一張張卡片紙慢慢發現了隨著原子量遞增和八音律的週期性,元素呈現出族類似的相近的化學性質。就這樣,他一張一張地把卡片擺起來,接不上時,他就預測這裡有沒有被發現的元素存在。他一共預測了11中未被發現的元素,加上已知的63中,74個元素構成了人類第一張元素週期表。

就在門捷列夫發表元素週期表的四年後,法國科學家布瓦邦德朗發現了新的化學元素鎵,而這正是門捷列夫在元素週期表中預測的“類鋁”元素。偉大的元素週期表,讓人類首次先預言,後發現了化學元素。

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他發現了元素的規律,卻錯過了諾貝爾獎

第一個被人類先預言後發現的元素:鎵

遺憾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遺憾

諾貝爾獎作為科學界的最高榮譽,有著無數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也有很多讓人心痛的遺憾,要說最遺憾的,就是沒有頒獎給門捷列夫了。

1905年,門捷列夫第一次被提名諾貝爾獎,這時距離門捷列夫發現元素週期表已經32年,元素週期表的偉大已經在這32年裡被無數化學家認可,似乎應該無可爭議地獲得諾貝爾獎。然而,他卻遺憾地被排除在獲獎人之外。1906年,門捷列夫再次被提名,又因一票之差落選。1907年,諾貝爾獎再也沒有機會頒給這位偉大的化學家了,因為這位偉大的化學家,在這一年,與世長辭。

是什麼導致門捷列夫兩次諾貝爾獎落選?有人說是因為評委們認為32年前的研究成果太老了,有人說是因為門捷列夫與瑞典著名科學家阿累尼烏斯的學術上的分歧和爭執,導致了諾獎評選委員會的不公正的對待。但這些都不值得追究了,因為再執著的追究,也無法改變諾貝爾獎與門捷列夫無緣的遺憾了。

雖然沒有諾貝爾獎的認可,門捷列夫依然當的起這份榮譽。讓我們記住他吧: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

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他發現了元素的規律,卻錯過了諾貝爾獎

科學界至高的榮譽:諾貝爾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