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現代新村遊人多

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現代新村遊人多


2014年,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之“現代新村”。

整潔的道路,綠樹成蔭,老人坐在樹下拉家常;遊人帶著孩子從博物館出來,又進了民俗村……“哇噻,這是什麼?”孩子們對民俗村裡的東西充滿好奇。

如今,公田村已經形成了集商貿開發、休閒度假、觀光娛樂、綠色採摘、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產業。


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現代新村遊人多

景區一角


遊客青睞的休閒好去處

在公田村,隨處可見垃圾箱,有80多個,還有2處垃圾處理站、30個垃圾池。主要街道全是油路,總長度10公里,四通八達。全部硬化過的巷道由環衛隊負責清掃,道路兩側都進行了綠化、亮化,排水溝建成了景觀水系。村裡還有10座公廁,時刻保持乾淨。走在鄉間的林蔭小道上,聽著鳥叫,心情格外好。免費對外開放的博物館中,收藏著舊時的物件,讓人不由得憶起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

2012年10月,公田民俗村對外開放,門票30元,48間不同時期的民居,可以逛一上午,有人民公社院、文化大革命院、民宅民風院、小學校院、地主院、農業科技示範園、商業服務院、各類小作坊院、社房及棚圈、農具院、場院等。因為完整地保留了歷史原貌,民俗院是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採摘園中瓜果飄香,熱情的農莊主大方地讓孩子們免費品嚐小柿子。穿梭間,看著那些熟了的瓜果正向遊人“招手”,讓人哪一個都不想錯過。

天還沒有全黑,路燈已亮起,1萬平方米的政府廣場上已聚了不少人。音樂響起,這邊翩翩起舞,那邊勁爆十足,一群小青年正在跳街舞。老人們在假山前、噴泉邊走走,人工湖畔遛彎兒的也不少。圍欄外有小孩剛伸出要摘花的小手,就被媽媽握住了,“不要摘,明天還能看”。涼亭裡、雕塑旁坐著三三兩兩聊天的人。

休閒廣場上,跳廣場舞的大媽在比賽。有遊客說,明天他們要到遊園和農業科技示範園逛逛,八月還要來賞荷花。

逛久了有些餓,遊客可以到能一次性容納300多人的農家院品嚐美食,油烙餅炒雞蛋、豬骨頭燴酸菜……滿口生香間讓人流連忘返。

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現代新村遊人多

公田村民俗院


村裡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公田村位於前旗西小召鎮東8公里處,是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國文明村、農業部“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全村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萬畝。包蘭鐵路、京藏高速、110國道、前旗至西小召鎮二級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1067戶村民,共4268人,中心村有衛生院、敬老院、幼兒園、辦公樓、沼氣站、排汙站、供熱站等服務機構。

以農業為主的公田村,主要種植花葵、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年產花葵3000多萬斤;林業發展和農田開發、中心村建設同步進行。多年來,公田村通過實施水利提水工程與新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建設,形成渠、路、林、田、排網絡化格局和以中心村為集中居住地的田園風貌的新農村。

村民郭小武說,這裡人均純收入從1989年的68元增加到現在的11500元。“我是最大的受益人,以前我們還在貧困線上掙扎,近年來的改革可是不一樣了,家家富裕,人人手裡有錢。”郭小武說,以前公路不暢通,賣糧難是最大的困擾,現在多好,公路四通八達,農民再也不為賣糧難發愁了。

全國勞動模範、村黨委書記鄔志光,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他介紹,公田村集體獲得過多項殊榮,是全國文明村、生態村、誠信村。村裡能有今天的成績,全靠黨的好政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公田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產從一窮二白髮展到現在的5000多萬元,私營小型企業及門點增加到40多家,規模養殖戶達50多戶,農業種植合作社4家,百畝以上種植大戶500多戶。近年來,公田村走農村城市化、小村並大村、建設中心村的路子。幾年來,通過移民搬遷和危房改造項目,村民住房為平房50%、獨體小二樓50%,實現了農村集鎮化,使農村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公田村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活動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中國特色村、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全國計生協會先進單位、內蒙古誠信第一村、自治區生態文明村、全區十佳文明村、全區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內蒙古民俗第一村、內蒙古自治區模範基層關工委、“五個好”嘎查村黨組、全市高標準“五個好”嘎查村黨組織等多項殊榮。展覽館2010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全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被市環保局定為第一批環境教育基地。公田農莊2012年年底被命名為自治區級3A級旅遊景區,2013年被命名為國家級3A級旅遊景區,2014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

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現代新村遊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