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日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1926年5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二屆二中全會。譚延闓、蔣介石等9人聯名向全會提出旨在限制共產黨、篡奪國民黨黨權的《整理黨務案》。這個限制共產黨活動的提案蔣介石事先取得了鮑羅廷的同意。《整理黨務案》的主要內容是:限制共產黨員在國民黨高級黨部任執行委員的人數,不得超過各該黨部全體執行委員的1/3;共產黨員不能擔任國民黨中央各部部長;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名單須全部交出,等等。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和鮑羅廷一樣,採取了妥協的態度,出席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的中共黨團內部對是否接受《整理黨務案》意見並不一致,在鮑羅廷的壓制下,指導中共黨團的張國燾要大家接受,使得《整理黨務案》得以順利通過。於是,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部長的共產黨員全部辭職,換上了國民黨右派,蔣介石當上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兼軍人部長。隨後,蔣介石又當上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壟斷了黨政軍財大權。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為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並考慮各國鬥爭情況的複雜,需要各國共產黨獨立地處理面臨的問題,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5月22日,向全世界公佈了這個決定。26日,中共中央作出完全同意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鬥爭中曾經獲得共產國際許多幫助,但是,很久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即已能夠完全獨立的根據自己民族的具體情況和特殊條件決定自己的政治方針、政策和行動。”6月10日共產國際正式解散後,中國共產黨解除了對共產國際章程、決議所承擔的義務,完全擺脫了它的影響。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1953年5月15日,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新建和改建91個工業項目。加上1950年已確定的50項和1954年增加的15項,共156項,列入“一五”計劃。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項,之後再增2項,共174項。後多次調整,確定154項。因156項公佈在先,故仍稱“156項工程”。實際施工150項。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1957年5月15日至25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北京舉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通過了新的團章,選舉胡耀邦為團中央第一書記。25日,毛澤東在接見大會代表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他號召青年們“團結起來,堅決地勇敢地為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1991年5月15日至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對蘇聯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對戈爾巴喬夫1989年5月訪華的回訪,也是中蘇兩國自1989年恢復正常關係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對蘇聯的首次正式訪問。5月16日,中蘇雙方就中蘇邊界東段劃界問題簽署了協定。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2002年5月15日,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8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江澤民在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中國青年運動8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才能大有作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青年一代要承擔起這個歷史責任,就要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四個統一,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成長為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建樹的人。

党史日历丨5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