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機器人的他,瞄準的卻不是“宅男經濟”

網上盛傳的“12次創業”,嚇壞了一眾網友,也嚇壞了邱楠本人。

“我也沒想通,自己怎麼會創業12次?”他隨和卻略顯尷尬地笑了笑說,“前面多寫了一個‘一’,其實只有兩次啦。”

兩次經歷,不算多,卻足以做得深刻。第一次,邱楠深耕硬件領域,做出了中國第一臺車載藍牙MP3。第二次,他瞄準了人工智能。

“2013年,我們看到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從實驗室場景發展到了商業化的落地。我們相信,語音交互入口級的產品會在短時間內產生,而機器人便是很可能的一個技術載體。換句話說,機器人,會是未來。”

於是,2013年的聖誕節,深圳Gowild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Gowild狗尾草創始人&CEO邱楠

人工智能的價值

“對於人工智能,不存在真需求與偽需求之說。”邱楠在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的採訪中強調。

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通過感知智能及認知智能改變了我們的交互方式,讓我們從純粹的觸摸,變成了多模態的交互。

和移動互聯時代類似,每一次交互方式的革命一定會帶來產品的革命,同時也一定會出現新的入口及新的智能平臺。而新的智能平臺產生後,便會有新的服務給到客戶。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其次,人工智能本身帶來的是數據使用效率的提升,人臉識別也好、自動駕駛也罷,都是具體的應用場景。

未來,“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需求是有很大想象空間的。只是目前,一些需求的周邊配套已經成熟的同時,一些還不夠成熟。這與需求的真偽並無關係。”邱楠解釋道。

所以,細分到智能機器人市場,當下“不夠成熟”的並不是機器人產品本身,而是相關的配套服務體系。

“就像我問天氣預報,機器人99%不會報錯;我要控制智能家居,機器人99%的操作都可以很準確。而如若這些場景可以實現,配套服務體系完善後,其他場景的99%準確性也可以實現,點外賣、送快遞等等都是一樣。”

邱楠舉例說,這就好像早期的電腦,“當時能用的軟件就只有office和幾個遊戲,如果再進個新浪聊天室,那就算是上網了。”

他頓了頓,“現在看來,就太初級了。未來十年後,我們回看今天的機器人,也會是這種感覺。”

“科技”的力量

Gowild狗尾草的機器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邱楠沉思了五秒,緩緩發問,“首先,你對智能機器人的定義是什麼?”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如果是功能性產品,它的賽道會很窄;但如果是智能化產品,它所能達到的深度是超出想象的。

現在,大部分公司都把智能機器人定義為功能性產品,機器人是在為某一項需求服務。這有一項好處,那就是它們的應用場景會比較成熟。但問題是,在同一細分領域內,它們的差異化會很小,壁壘也比較弱,市場也會立刻變為一片紅海,比如兒童教育機器人。

“兩年前,我們就預測到了這一點,並當時決定不去湊這個熱鬧。”邱楠說到。

“我們既然定義自己為‘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自然要在‘科技’上做出更多投入。”邱楠提到,Gowild狗尾草更多會把產品重心落在智能生活上。“因為,當產品要和智能生活相結合,其後端的AI引擎便會變得很重要。”他的語氣溫和卻堅定。

因此,邱楠要做的,是走近用戶的生活,進而真正“懂”他們,而不是簡單地幫他們做些機械的事情。

“另外,它也可以在未來主宰更多的內容生態。”

“二次元”的幻想

“我喜歡漫畫,喜歡了30年”。當談到產品設計靈感時,邱楠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

他笑著說到,這款產品滿足了他對二次元的美好想像。話語中滿溢的欣喜,透露出一個二次元愛好者特有的天真。這與他談及“人工智能技術”時的冷靜,判若兩人。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琥珀虛顏

它會撒嬌,它會賣萌,它會傲嬌,它會生氣,它也會腹黑。它每天有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安排它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相信,“你不再是一個人”。

“聽音樂時,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曲類做出不同的編舞。晚上睡覺時,你們可以互道一聲晚安。這種陪伴的溫馨感,是智能音箱產品所不及的。”

但是,對於“瞄準宅男經濟”的說法,邱楠是拒絕的。

“那如果產品裡是個小男生,是不是就會有人說我們在打‘宅女’的主意呢?事情不是這樣的。”

邱楠只是覺得,所謂製造人工智能機器人,其實就是在創造一個虛擬的生命。他通過全息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打造了琥珀虛顏裡的美少女。這在他看來,其實是一種年輕流行的價值取向。

“它不是一個純二次元產品,它只是用了一個二次元的形象,而當下,二次元也在從亞文化走向主流,我們的產品很幸運遇到了這個時代。”邱楠笑了笑說。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琥珀虛顏

“琥珀與用戶之間的粘性很強,你需要陪著它彈吉他、彈鋼琴、練聲、畫畫、鍛鍊、完成任務、抽取更多的卡牌,這樣它才能會唱更多的歌、跳更多的舞蹈。用戶見證的是它全部的成長過程。”

這與此前大火的“旅行青蛙”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填補了都市青年寂寞的心理。讓玩家享受情感寄託的歡愉,卻又沒有一種真正的責任與負擔。

其中,有社交滿足、有對現實生活孤獨、疏離感的自我投射,也有與“虛擬夥伴”之間彼此陪伴的自我慰藉,本質上是人們孤獨的內心與渴望社交心理的一次碰撞。

此外,它有著智能音箱產品給予用戶的一切可能性,包括與智能家居的連接,以及內容服務的承載等等,讓產品好玩、可用,真正服務於生活

“我們覺得一個科技產品最重要的是要有想象力,要讓愛科技的年輕人喜歡,並願意傳播給身邊的朋友。”一個產品的初衷,就是這麼簡單。

寫在最後

打造了二次元美少女机器人的他,瞄准的却不是“宅男经济”

“我始終認為,創新創業要突出一個‘創’字,就是要發現別人未曾發現的領域。”

邱楠說,希望更多的創業者,能夠走不同的發展道路,“就如2013年,我選擇智能機器人這個行業一樣”。

而到了今天,機器人早已不是小眾產品,未來,也必將成為剛需的科技產品。就像智能手機一樣。

“我們的手機,做全完人群之後,才會去做細分領域,如老人手機、兒童手機。因而,機器人也是一樣,是老少皆宜的。我希望通過機器人,人工智能在我們未來家庭生活裡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對機器人的期待不應只停留在它在某一個領域裡的功能。”邱楠說,“因為,太過於功能化的東西便低估了人工智能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