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繼《釜山行》這部喪屍災難片在國內外大獲成功後,其製作公司N.E.W.再接再厲,又推出了一部重磅級的災難電影《潘多拉》。

該片由曾執導《鐵線蟲入侵》的樸正宇編劇並擔任導演,他透露,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很多國家都在使用核能,韓國更是全世界核電站密集度第一的國家,核洩漏的隱患幾乎到處存在,他希望這部電影能引起觀眾的思考。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影片一開始就由幾個小孩子的對話,揭開了對核電站的辯論,正方認為核電站生產了源源不斷的電流,支撐起了現代人的整個生活,而反方認為核電站是一個危險的存在。

這時,反方往往是無力的,畢竟在沒有發生危險前,只能看到核能帶來的好處,而無法想象它的危害,所以當反核團體出現在核電站門口示威時,工作人員的一句:“難道你們不用電嗎?”聽起來鏗鏘有力。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隨後影片通過解說,闡釋了核能發電相較於其他發電方式的種種優越性,這一切展現了,何以反核呼聲這麼高,世界各地依舊如此多的核電站,因為在沒有事故發生時,它的確表現出眾。

這種出眾包括被低估或隱瞞的潛在隱患。

果然,一次6.1級的地震過後,核電站立即陷入了危機,而此前核電站宣稱可以抵抗7級地震。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影片沒有空洞的描述這種危機,而是詳細的解釋了諸多細節,如冷卻水洩漏引發的核輻射擴散、反應堆接觸空氣後如何引發爆炸等等,情況如同打開的潘多拉盒子一般,迅速惡化。

當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平時被吹的固若金湯的防護措施,其實脆弱不堪,而發生事故後的一系列所謂急救措施,根本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可行性。

如果核能是一團危險的火,沒有安全保障的情形下建立核電站,就是玩火,玩火的行為,往往比火本身更危險。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影片雖然沒有《2012》、《末日崩塌》那樣的大場面,但具象化的危機描述,產生了極強的代入感,讓人真實體會到什麼叫大難臨頭,瞬間理解了反核團體平日的呼籲,並非危言聳聽。

任何現代化設備都有出事故的可能,火車會脫軌、飛機會墜機,為什麼沒人反對呢?因為火車也好、飛機也罷,其發生的事故是侷限性的、人類可以承受的,而核電站的致命傷,那就是它一旦發生事故,涉及之廣無法控制,後果也不堪承受。

核電站的存在,如同鋼絲上行走,稍有閃失,全盤皆輸。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至此,導演所希望引發的思考,已經完成,但故事還在繼續。

實用主義的總理支持犧牲小部分村民,而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總統,希望不放棄任何人,為此二人在是否要在村民疏散前就釋放有毒氣體,緩解反應堆壓力,產生了爭執。有趣的是,這種類似電車難題的糾結,也被應用到近期口碑不錯的院線電影《天空之眼》中。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我們能否為了救多數人,就犧牲少數人?這樣的道德困境,其實是無解的,世界並不是黑白分明這樣簡單。

隨著核電站的一聲轟鳴爆炸,實用主義貌似佔據了上風,總統的人道主義情懷不但沒有挽救小部分村民,反而讓全國都陷入了危難中。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核電站反應堆爆炸

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回想影片開始時,正是總理的實用主義,讓不安全的核電站方案得以通過,正是實用主義的橫行,促使各國政府傾向於玩火,而令反核的呼籲被置若罔聞。

實用主義只適合用於短期的妥協,從來都不是長遠打算的良策。總理短視的逐利行為,葬送了整個地區的未來。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隨後,在是否需要公開事故真相的問題上,總理和總統又陷入爭執,總理對事實的一再隱瞞,使得事故迅速惡化,也再次暴露了實用主義的短視,直至總統鼓起勇氣,公開認錯,正視事故,局面才恢復了控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好的故事,總能給人以不同層次的體會,《潘多拉》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在引發了對核電站安全隱患的思考、探討了實用主義利弊之後,故事在潛移默化中,自然的切換到了下一個主題:英雄主義和人類情感。

作為主角的宰赫一開始,被塑造成一個吊兒郎當,沒有責任感的人,父親和哥哥的死,讓他對核電站非常恐懼,他曾想拋下一切,遠走他鄉,出事故的最初,他的第一反應也是拔腿就跑。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打算逃命的宰赫

然而,隨著事件的推進,這個看來沒有擔當的年輕人,展現出了深厚的情感,為了朋友,他返回現場救人,為了家人,他自告奮勇去搶救設備,最後,在事故不可挽回之時,選擇了犧牲自我。

宰赫身上體現出的英雄主義精神,並非來自對危難的無所畏懼,而是源於一腔濃濃的愛,為了愛,他從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變成了一個可以赴死救場的英雄。他的身上有人性的脆弱、自私,更有在愛的驅動下,展現的光輝,這樣不完美的人物,往往比超級英雄更能打動人心,因為他真實,因為他展現了人性之美是如何戰勝自身的不足。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影片的巧妙之處,在於不管故事講到哪個層面,都會時不時的進行點題,宰赫犧牲的一刻,除了展現親情、愛情的交織不捨,也再次詰問了建造核電站的政府,他哭喊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不想這樣死。”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犧牲前的宰赫

作為一個反核人士,他卻為核事故買了單,大人物的錯誤決定,都是由小人物來承擔後果。不論是核電站附近的村民,還是負責搶修的救援人員,都是大人物利益考量下犧牲的小人物。

故事行至尾聲,一排排犧牲人員的遺像排列成行,事故發生的村莊成了禁區。核事故,人類不能承受之痛。

沒有電,我們不會死,但核電站出了事故,整個地區都完蛋了,然而世界各國,還有如此之多的核電站存在,真是令人想來就毛骨悚然......

腦殘師兄核電廠預言引災難,苦命小哥棄女友悲壯救國家

不要因為害怕,就閉上雙眼,不要因為畏懼,就堵住耳朵,面對核電站的危害,永遠要正視,而不要回避,今天的迴避,就是明天的災難。

整個故事圍繞主題層層推進,讓人看來滋味無窮,顯然這是韓國電影繼《釜山行》後,又一部能引發深刻思索的災難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