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政和重和樣)

朋友圈裡,老李又在“吆喝”他的徽宗小版。

這樣的現象,他也早已雲淡風輕。

老李是我最早玩宋版的朋友之一,

經歷過批量撿漏,經歷過價格暴走,

也自然能經得起現在的薄涼行情。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北宋·徽宗版別)

乾隆母只賣3500,嘉慶胚只要1700。

某平臺上,五爺又在直播著砸筒子。

他每次直播,都能吸引來海量觀眾,

都自帶花生,瓜子加啤酒。

短短一個小時工夫,

兩斤清筒子就出了一堆“大珍”,

不是母就是胚,不是胚就是樣。

觀眾嘖嘖感嘆,也很是過癮。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清·嘉慶通寶)

宋版已死,宋母不死

前陣子買過老李一些徽宗小版,

什麼宣和短寶大字,肥字圓貝,狹通隔輪...

還有政和短寶狹穿,深字,狹通中禾等等

雖然都是七級起步,

但是均價卻不到25。

和同級別的宣和美製,政和重和樣之類的一比,

價格實在是辣眼睛。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北宋·宣和長通)

老李能賣到25,

得歸功於品相。

要是品相再不好,這些六七級版,根本賣不過那些極美的十級屌。

老李能賣到25,

還得歸功於徽宗,

要是辣雞元祐元豐熙寧皇宋,就是三五級,沒名氣也通通沒戲。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北宋·政和通寶)

和宋版相反,宋母卻愈加堅挺。

幾年前,有人偶爾提及宋母的概念,

大夥兒都是不屑的,

依據沒有譜,

考證全靠估,

自然沒人認也沒人理。

那時候,宋母還是過街老鼠,

即便有人想宰,也沒人願挨。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北宋·拓片)

現在,宋母遍地都是,

有了自己的微拍專場,有了自己評級專屬。

一個字穿乾淨的宋屌,

一經包裝,

也能賣個三五百,

而且趨之若鶩。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北宋·大觀通寶)

到底什麼是宋母,

母錢的標準是什麼?

賣家知不知道不好說,

相信大多數買家是不知道的。

但是那又怎樣?

和動輒天價的清母比起來,

三五百也能買個母,

夠吹牛夠裝逼,就夠了。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南宋·淳熙元寶)

一次母,二次母,N次母

在五爺的開筒子直播中,

幾乎每一連筒子都有兩三個母,

整個過程下來,

據不完全統計,

至少有10多個母,20幾個母胚,以及數不清的樣錢和初鑄。

如果沒記錯,他總共才開了兩斤。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清·順治通寶)

我身邊也有個朋友,

經常神神秘秘的跟我展示他地攤撿漏的母,

問他怎麼判斷是母,

是一個字也掰不出來的,

或者就一句,主要看氣質。

讓他看字口好點的清錢,

也不是樣就是母,

明顯已中毒。

可就是這樣,他自定義的那些母,

也經常能賣個好幾千,

只能是大寫的服。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清錢)

在清錢暴漲的當下,

幾乎所有的品種都變得利可圖,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母。

一次母,二次母,

母胚,樣錢,初鑄,

成了賣家張口即來的描述。

那些鑄工精美的乾隆嘉慶,康熙東臨,

為什麼動輒天價,

似乎也解釋得通了。

三五年後,只要一包裝,

未必不可能是新一代的“母”。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清錢)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版別正在死亡,

這樣的現象何止宋版。

泛泛如開元乾元,萬曆天啟,順治康熙,

冷門版無人識,無人認,無人買,

已成常態。

但凡跟知識沾邊,一眼認不出來,不好看的,

都成了門檻。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西漢五銖版式)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母錢正在泛濫,

這樣的現在何止宋清,

甭管是翻砂,失蠟,範鑄,都有了母錢,

什麼五銖半兩,開元周元,宣德嘉靖,

統統都有了母。

但凡別人說,評級定,自己不用動腦子的,

都值得信賴。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歷代美品)

母錢正在泛濫,版別正在死亡

或許有些母真的存在,

或許有些冷門屬於必然,

但是這似乎並不是問題的關鍵。

人們開始不去學習,不去思考,

簡單的收藏,從眾的心態,

是否預示著古錢幣人云亦云,

沒有標準的時代,

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