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土地扶持政策為企業節省用地成本近百億元

去年8月,廣東出臺《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實體經濟十條"),至今落實情況如何?

據悉,在"實體經濟十條"中,涉及土地扶持的共有兩條,包括降低企業用地成本與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

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不乏政策"大招",其中備受關注的莫過於屬於廣東省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製造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別對應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楊林安透露,自"實體經濟十條"發佈之日起,全省共有137宗地享受了該優惠政策,面積644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6億元。

同時,廣東有51宗地享受了彈性出讓地價優惠政策,即市、縣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政策,合理縮短工業用地出讓年限,合計面積942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36億元。此外,先租後讓方式供應的工業用地,至今租賃工業用地1宗,面積6.3897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625萬元。至此,上述優惠政策已為廣東企業省了近百億元的用地成本。

在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方面,"實體經濟十條"允許製造業企業的工業物業產權、高標準廠房這些工業項目按幢、層等分割轉讓。據統計,目前全省共分割工業物業產權2470宗,分割面積達196萬平方米;辦理高標準廠房產權分割業務1405宗,分割面積為112萬平方米。

楊林安透露,為推動土地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省國土資源廳先後對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多省市開展了多輪次的調研和學習。提出了多項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工業用地出讓底價;鼓勵按彈性年期出讓工業用地;推動工業用地租賃市場發展;鼓勵項目提高利用效率等。

依據"實體經濟十條",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指導東莞市試點解決重點製造業企業上市融資涉及的土地資產處置問題、歷史用地補辦供地手續和登記問題。

東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傑介紹,對於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東莞一方面延續已建房屋補辦用地政策;另一方面支持原流轉使用的集體工業用地徵收為國有用地後協議出讓;同時還在市鎮兩級的"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內試行零星用地補辦供地手續。"東莞市承擔的重點製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