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年輕時,你是中外追捧的“夢女郎”,

你包容古典與現代,鄉野碉樓,中西合璧。

你演繹魔幻與現實,時空交替,和諧統一。

年老時,你是被人遺忘的“桃花源”,

不溫不火,不急不躁

你擁有時間應有的樣子,洗盡鉛華,素面朝天。

你享受著古鎮的靜謐與孤寂,歲月安穩,心無波瀾。

你也曾意氣風發,大家族,為鄉土,競相生長。

你也曾鬥志昂揚,七烈士,保家國,英勇抵抗。

談不上,一眼萬年,

只希望,陪你靜看:漳江東流,江水悠悠。

小鎮 赤坎 滄桑 至美

赤坎古城有著中國最大的碉樓群落,它拋棄了那份雕欄玉砌的精緻,勇敢地接納西方奔放自然的建築風格,讓小鎮推介人李健彷彿穿越到上個世紀,感受到物質與信仰完美的結合。也讓幾位前來探索的高知學者感受到赤坎的中西合璧,古典與現代的矛盾統一。

“文化+旅行”,彰顯歷史厚度和文化溫度

古鎮之所以“古”,是因為它經千百年歷史的演變,卻始終保持著原有的形態或意識。千百年來,或許風景變了、人文變了,但它卻在歷史長河中塑造更具有底蘊的美,一行一態都是文化美的寫照。透過江蘇衛視《小鎮故事》,赤坎讓中國觀眾得以窺探到這個嶺南風情與歐洲美學無縫對接、中西文化碰撞交匯的瑰麗古鎮。“文化+旅遊”模式的創新讓《小鎮故事》擁有了一種不同於尋常旅遊節目的歷史厚度與文化溫度。赤坎小鎮的中西合璧之美也驚豔了李健領銜的“智囊團”,學者們精到的解說,為觀眾呈現出這些“跨界”中西的獨特建築背後的往事與傳說,在這段與眾不同的小鎮之旅中,旅者們深深沉浸在赤坎那古典與現代的矛盾統一之中,透過一座不一樣的小鎮,去探索深藏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中的一段不一樣的風土鄉情。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電影,是赤坎的另一張名片。佇立在小鎮最高處的銘石樓就是電影《讓子彈飛》中的著名場景。赤坎是名副其實的影視之鄉,它憑藉著古樸的地域風貌和特色鮮明的碉樓群落成為國內許多影視導演的鐘愛之地 。無論是苛刻的姜文,還是文藝的王家衛都對這裡一見鍾情。如果說碉樓體現出赤坎中與西的空間交錯,電影這張名片則為小鎮披上了一層勾連古今的神秘感。《小鎮故事》全面地捕捉赤坎這座小鎮的特質,以更加全面的角度展現小鎮的魅力。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小鎮是充滿詩意,充滿東方色彩的詞語,現代化已經不足以吸引我,生活的魅力在於多樣性,城市生活大同小異,小鎮生活卻各具百態,能夠保持一個千古延續下來的生活方式,包括對社會的認知。”在李健眼中小鎮的物質形態包裹的是故鄉的內核,那些獨具特色的物件或者裝潢在外人眼裡是匪夷所思的東西,或許只有故鄉人才會懂。在赤坎小鎮裡你會看到一些從來沒有看見過的現象——“雞的圖案被雕在了牆上”、鎮上每戶人家基本都會出現“獅子踩地球”的圖案,這些都是赤坎特有的文化,它們背後代表的是“雞有五德”“獅子代表東方人要走遍全球”的文化象徵,營造出了獨特的精神原鄉,傳遞著小鎮所承載的人文精神。

“音樂人+高知學霸團”,一場有趣的文化探秘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李健所召集的高知學者、學生代表等成員,也憑藉深厚的文化積累、多維的觀察視角給每一趟小鎮之旅帶來更多的樂趣。以往的文化探索節目更多的形式是專家學者們走馬觀花的打卡式體驗,或是棚內座談。但在《小鎮故事》中,學者們的加入卻將小鎮之旅變成了一場有趣的文化探秘。智囊團的各位學者與小鎮民眾深入互動,探訪考察,最終讓一段段迷人的小鎮往事浮現在觀眾面前。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學者們的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也得以呈現。紀連海初入小鎮時興奮得像個老頑童,他蕩著代表邊界線的“兩國鞦韆”,讓同伴給他在邊界線內外拍照。在立園裡他看到帥氣的家族照時會像個小迷弟一樣接口讚歎“實在太帥了 !”這些讓觀眾看到了紀連海老師不同於以往學者風範的童心未泯。而在他以回憶錄的形式去解讀南樓往事的歷史本身時,我們感受到了他沉穩的一面。他始終不明白抗日戰爭已結束,為何中國還會被日本主動侵佔,一個赤坎怎麼就保不住?以事件的多面性做支撐,彰顯了 “老頑童”和沉穩的雙面性,也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紀連海。哲學博士陳果與學生代表李詩穎在節目中也拿出做科研的精神,二人在參觀碉樓的過程中互相交換觀察體驗,與當地大叔交流碉樓的分類,共同協作探尋赤坎古鎮的奧秘。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人文探索+歷史表達” 有所看,有所思

從節目形態上來說,《小鎮故事》也是一種慢綜藝,古樸的鄉村、靜謐的鄉野、神秘的碉樓、悠遠的鐘聲。然而不同的是,節目不僅有洗滌心靈的文化元素和“柴米油鹽”的生活細節,更有故事性的人文探索與歷史表達。

第二期節目中,通過探訪立園和司徒氏圖書館、關族圖書館這些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來表達對當地人文情懷的探索。立園作為當地私家園林的代表,外洋內中,佈局優雅,營造出一種園中有園 ,景中有景的格調。會讓人不禁時光倒轉想起當年遠赴海外留學深造的赤坎青年,他們將習來的西洋建築風格帶回家鄉,進行中西文化的交融,開拓了當地人的視野。而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族圖書館的歷史故事,則在時空轉換恬靜自然的環境中,讓觀眾感受當地人崇文尚義的思想,以及兩大家族對這片土地和家族的一種責任心。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而在歷史表達上,《小鎮故事》的每一期節目或厚重或深沉或意味綿長。第一期節目中的愛國群體南僑機工,他們滇緬修路、支援抗戰、集中力量保家為國,引起了觀眾對這類鮮為人知群體的關注。第二期節目中的南樓七烈士,堅守南樓七天八夜,視死如歸,赤坎人用責任與擔當詮釋了家國精神。往事蜉蝣,戰爭早已遠去,被模糊在歷史裡被人們或解構、反思或銘記。而《小鎮故事》文化探索的定位,用民族本身更懂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傳統文化,體現了節目作為一個文化平臺的擔當、情懷與表達,也起到了良好的承接以及歷史沉澱作用,提醒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這些小鎮火了,來看看詩人歌手李健如何當導遊,帶你嘗美食學知識

一個充滿了故事的目的地,一群學識淵博的有趣旅伴,也許這就是完美旅途應有的模樣。《小鎮故事》以探索中國的精神原鄉為初心,憑藉巧妙的設計,讓觀眾通過綜藝銀屏體驗一趟深度的文化探索之旅。在慢綜藝不斷升溫的趨勢下,《小鎮故事》以“文化+旅遊”的全新視角,開拓了人文探索慢綜藝的全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