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2018土家族織錦技藝首期大型培訓即將開班

张家界:2018土家族织锦技艺首期大型培训即将开班

張家界新聞網5月25日訊 (通訊員 劉瀟 張甜甜) “技藝免費學,產品負責銷,藝高可就業。”筆者日前從張家界市文體廣新局獲悉,為期一月的“匠心﹒傳承”2018張家界(武陵源)土家織錦技藝首期大型培訓將於6月5日在武陵源開班,培訓期間食宿全免,報銷到達培訓基地車費,全程參加培訓合格者發放誤工補助並可進入張家界“乖么妹”土家織錦生產基地工作,月薪2500至4000元左右。

张家界:2018土家族织锦技艺首期大型培训即将开班

土家族織錦,土家語為“西蘭卡普”,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民間四大名錦之一,是湘西地區最具有文化底蘊的民族文化藝術品,其流傳下來的200多種傳統紋樣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具有極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為切實保護、傳承和發展好土家族織錦技藝等為代表的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全市廣大婦女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擴大婦女同胞就業範圍和增收渠道,市文體廣新聯手武陵源區就業、婦聯、工會、扶貧等部門面向全市招收80名農村婦女,在張家界乖么妹土家織錦武陵源基地辦班培訓,已開始報名。培訓結束後將頒發培訓結業證書,並從學員作品中評選優秀作品6幅,設一等獎1幅、二等獎2幅、三等獎3幅,分別獎勵2000、1000和500元。張家界市2015年起每年為農村婦女免費舉辦4期以上土家族織錦技藝培訓班,累計有近1300人免費接受土家族織錦技能培訓,提高了就業增收能力,以土家族織錦技藝為代表的“非遺+扶貧”模式廣受肯定。2017年,全市1463名農村婦女通過入股基地合作經營、個人家庭作坊等方式參與土家族織錦生產,她們生產的土家族織錦產品已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當年參與分紅近120萬元,人均增收800多元並實現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