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

2002年我在當地一所中學就讀中學一年級,那時候的通訊還不是很先進,平日裡看不到手機的模樣,最多有一個BB機就已經很牛了,而對於網上的通訊,也只有最初的1999年騰訊推出的QQ聊天工具而已,那時候對於網上聊天並沒有那麼熱,但是很好奇,對於電腦又是很陌生。

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偶爾的一次星期天,我去了一次網吧,跟著註冊了一個賬號,很快學會了網上聊天,加了幾個網友,其中和一個網友聊了一會,她問了要了家庭住址,說是寫信給我,還問我郵編是多少?我那時候傻的可以,我回復:我沒有郵編!她打了一句"呵呵",問問你旁邊的人。我問了網管,郵編是什麼?

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過了一個星期,我果然收到了一封信,當時班級裡很是熱鬧極了,我都沒見信封,就被同學撕開唸了起來。對於一個14歲農村的孩子,第一次收到信,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喜悅,當我還在意味中無限遐想時,聽到一學生喊道,還有一張照片呢,是個女孩,全班又是一陣噓聲!我聽到立馬把照片和信奪了過來,教室裡更是熱鬧了,一會班主任來了,大家才平靜下來。我一字一字的讀著來自一個武漢小姑娘寫的獨白,看著一張大概只有八九歲左右的照片,心裡想:那裡的天氣和風景人情是不是跟這一樣?甚至建築是不是一樣?應該不是像我們這裡房子都是泥土蓋的吧!

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我第一次去書店買了好看的紙,工工整整寫下自己的簡介,以及自己所在的地方學校,貼上一個八角錢的郵票寄了回去,信封在兩地之間飄啊飄,承載著兩個人的友誼,同樣也牽動著兩個人的心。很快一個星期過去了,星期天我去了趟網吧,登上QQ,打開對話框:信,你收到了嗎?就這樣,兩個人寫信來往了中學三年時間,很快到了"中招",她特意寄了一封"超大厚"的郵件,信封上有十幾塊錢的郵票,裡面全部是試卷和資料,我心裡滿滿的感動,信中她鼓勵我加油考試,期待著以後的相遇。多少次,坐在教室裡往外望去,心裡便遐想:遠方的你,在幹嘛?彼此相隔千里,我們會見面嗎?

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中考就這樣結束了,我沒有如願考上縣重點高中,去了一所私立高中,學校還算不錯,但是從鄉下去了縣城,地址改變了,便再也沒有收到她的來信,也沒去過網吧一次。

後來QQ被盜了,過了半年來再也沒有收到來信,直到有一次我翻開所有以前的信封,找到了最初的一封信,上面還記著最初她的QQ號碼,我重新申請了賬號,加了好友,說了身份。她:"你去了哪裡?我沒了你的地址,給你寫了好多信,卻沒有收到你的回信。我每天都會在特定的時間點等待你的回覆,等了一個月一直沒有迴音。"我看到這些信息,心裡咯噔了一下,說實話心裡挺想念她的,便給了她新的地址。

我的年代有一種朋友,叫“筆友”就這樣我們又通信了三年,那時候已經有了手機通訊,但是我們彼此還是比較懷念寫信的方式,並不是因為學校不讓帶手機,而是更覺得寫信是傳達情感的最好的方式。而那時,我們都已成年,兩個人的情感在慢慢發芽,信中的言語開始變得曖昧,那時候的我不懂什麼是愛,只知道,我很想她。

還有很多次,我在想距離那麼遠,或許這輩子只能是一場夢而已,卻永遠見不到她真人的容顏。

有一次連著兩個星期沒有收到回信,就當有還在苦想時,終於收到她的來信,她在信裡寫到:我們一起努力考武漢大學吧!

有了新的目標,可我卻心有餘力不足,或許這場賭注註定是失敗的,但心中還是充滿憧憬,現在回憶起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用盡全力去爭取。

後來高考沒有如願的考上武漢大學,這是意料之中的,我就讀了省師範大學,而她也守著自己的城市....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