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作者/ 灯火阑珊_玉

"西塘忆,最忆是长廊。千盏灯笼脂粉色,八方舟楫杜康香。依水看斜阳。"

这优美浪漫的诗句,不知吸引着多少人,怀着对梦里水乡的无限向往,踏上这座美丽浪漫的江南古镇!

十月,趁假期约好友同游西塘。秋高气爽,江南连续下了一周的雨,恰逢放晴,朋友笑说我好福气,天公也作美。来之前已有朋友提醒,到西塘最好去住民宿,故一路上对经过的宾馆酒店通通视而不见。

傍晚到的西塘,买完票停好车,先找住宿。进入沿河小街,过了座小桥,走几步就看到住宿小店,门口小牌子上写着"今日有房"。老板见我们驻足,赶紧上前推售:"是自家房子改造的,价格很实惠,进去看看吧"。

进门一狭窄通道,上了窄窄的木楼梯,二楼两个房间,房内布置还是比较干净清爽,推开花格小木窗,即可看到小街、河道,石拱桥,靠窗户的一串红灯笼已亮起。看到这些心里已是几分欢喜,于是稍作还价当即入住。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夜色中的古镇,小店门口、河道两边,星星点点的红灯笼,与小河倒映出来的多彩灯光,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水彩画。从小桥桥洞映出的弧形灯光,更像一道绚丽的雨后彩虹。街上行人如织,沿街各种特色小店,以及店门口大大小小牌子上充满诱惑的文字,一切都在无声地描绘着古镇的浪漫!

一路走过,发现好多的店门口牌子上都写着"今日有房",看来虽是周末,入住率并不高,难怪前面的老板在我们入住后说,现在店太多生意很难做,不像前些年的钱好赚了。

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西塘,有着著名的三多,即弄多、桥多、廊棚多。"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西塘一百二十二条弄,深幽奇妙,弯曲自如。我们也发现,沿街的两户人家之间,都有一条狭窄的弄,宽度估计像我这样的小个,也难容两人并排而过。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正走着,只见小河上划过来一艘乌篷船,船家在船头上悠闲地摇着橹桨,看上去并不费力。都说来西塘,一定得坐一坐古镇的手摇橹船,于是目光一路搜寻着上船的地方。终于看到船埠头,却发现等着坐船的人早已排成了长队,只好放弃夜游小河的计划,心里不免有点遗憾。

看到有人在古装摄影,穿着古装的美女,打个小油纸伞,往河边石阶上一坐,后面背景是小河上刚好摇过来的小船,配上梦幻的拱桥和或远或近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那个画面不要太美!商家真是智慧,省却了设置布景的繁琐和费用,就地取材,轻轻松松拍出来的效果反而更加灵动优美!

不知不覺來到了酒吧一條街。臨街大大小小的酒吧,吉他歌手或熱情奔放或纏綿傷感的歌聲,吸引著路過的遊人駐足,熱情的帥哥或美女在門口招攬著生意。選了一家人氣比較旺的,进到里面落座,帅哥吉他手正投入地演奏着,听众门一半低头玩着手机,一曲完毕,还是不忘伸出手鼓鼓掌。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回旅店的路上,偶遇了两位巡更的老者。穿着灰布长衫,长衫后背印个大大的"更"字,左手一面铜锣,"铛..."敲一下,拉着长音喊着:"小一心一火一烛!"

站在拱桥上远望,夜色里的西塘,真是美轮美奂。河两边家家户户木楼上的串串红灯笼,水中的倒影,河里摇曳的小船,桥上的行人,街上的游人,忽明忽暗的灯笼,构成一幅幅绝美的图画,一步一景,真是“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如果说夜晚的西塘像一位绚丽多姿、热情奔放的少女,那白天特别是早晨的西塘,更像一位恬淡安静、端庄优雅的小家碧玉。推开小窗,晨光中的西塘很安静,街上有一些早起的行人,太阳和煦地照着,温暖而舒服。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夜游小河未成,上午是怎么说也要去坐船游一番的了。来到售票窗口,告知9点半有一班船,如单独包船是150元一趟,坐到点的船次,只要30元一位,离开船也就剩5分钟,于是欣然选择坐班次的船,如有人同船还可以更热闹一些。

坐上乌篷船,系上救生腰带(船家说,以前都是黄色救生衣,穿上比较难看,现在换成腰带,入水自动膨胀)。船家摇着撸,小船慢悠悠地游在古镇小河上,映入眼帘的是两岸年代久远的青砖长廊、临水而居的人家、"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杨柳。

穿过一座座古桥,每座桥不一样的形状,桥洞有圆有方。据说古镇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坐在船上看风景,果然和在街上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意境。站立船头,想让同伴多拍几张美照,不经意抬头,发现桥上正有人举着相机对着我们。这情景让我想起卞之琳那首著名的诗,"你坐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在西塘,长达1300多米的廊街是其一大特色。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就是不会做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

关于廊街的由来,相传以前这里有一位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

这么一来,王二即可免受日晒雨淋,又能在雨天照常摆摊,两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感觉就像一家人。可喜的是,廊棚建好后,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十年下来,棚屋连成了一线,终于形成西塘独特的建筑式样。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也就是现在的“烟雨长廊”。

走在"雨天不湿鞋,晴天不用晒"的烟雨长廊上,来回的游客摩肩接踵,长廊沿河一侧的靠背长椅上,也是坐满了人,我们想找个空的地方坐一下,一下子还找不到位置。走着走着发现,昨晚我们其实已经来过这里了,只是晚上比较暗,不知自己已经在烟雨长廊,不过白天再游一遍也是不错,看到的自然是和夜晚不一样的美景。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满布于古镇小街、烟雨长廊的各式小店,丰富的特色小吃,诱惑着游人的味蕾,满足着吃货们对美食的垂涎和向往。

行走在长廊,时不时可闻到店里飘出来的臭豆腐"香"味。看到一家写着百年老字号的臭豆腐店,"管老太臭豆腐",看着新炸的臭豆腐色泽不错,买了一份,自己浇点辣油,撒上点葱花,色香味立马就出来了。

作为古镇另一特色的粉蒸肉,也必须得尝一下。刚入烟雨长廊时,有看到一家卖粉蒸肉的,到里面一路走再没有看到这种店,于是原路返回时,特意找了这家店。

古镇的千层羔还是不错的,街上多次见到这种切羔店,芡实羔、核桃羔、籽麻羔,现切现卖。用手撕下一片核桃羔,入口,香中带甜,软糯又带有点嚼劲,口感非常好。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自然,除了特色小吃,古镇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如街上经常看到的民族服饰店、手工陶瓷店、灯笼店、吉他店,还有中国钮扣博物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根雕馆等等。

西塘的一切都是如此朴素,她没有周庄的繁华,没有南浔的富甲,也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西塘自有她的独特魅力,令旅者陶醉其中。

短暂的游历,自然并不能真正地了解西塘这个千年文明的历史古镇,临走时心里不免有些意犹未尽。同伴说,下次可以再来。是的,我一定会再来看你,西塘!

"江南忆,最忆是西塘。阶前流水桨声远,巷月桥影梦里长,晓市闻渔唱。”

最忆西塘,巷月桥影梦里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