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北瞻衡嶽之秀,南峙五嶺之衝”,自古以來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東界江西贛州,南鄰廣東韶關,西接湖南永州,北連湖南衡陽、株洲,素稱湖南的“南大門”。

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郴州東西寬202公里,現轄2區1市8縣(資興市、北湖區、甦仙區、桂陽縣、宜章縣、永興縣、嘉禾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安仁縣),總面積1.94萬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郴州總人口約460萬。

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1958年8月,設縣級郴州市,專區仍轄14縣,136個人民公社,12個鎮,1403個大隊,33個居委會,14813個生產隊,321個居民小組。

1959年3月,資興併入郴縣,桂東併入汝城稱汝桂縣,臨武併入宜章縣,嘉禾併入藍山稱藍嘉縣,新田併入桂陽縣,酃縣劃歸湘潭專區茶陵縣。

1960年7月18日,改郴縣專區為郴州專區。

1961年6~7月,恢復原縣市建制,並析資興縣地置東江市。

1962年月12月,撤銷東江市,劃藍山、新田歸零陵地區。郴州專區轄12縣、市,12個鎮,293個鄉。

1963年5月20日,撤銷郴州市,仍為郴縣縣級鎮。

1967年3月8日,專區改稱地區。

1977年12月,恢復郴州市。

1983年5月,耒陽縣劃歸衡陽市。

1984年12月,資興縣改為資興市。

1988年,郴州地區轄2市9縣,39個鎮、209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5個街道辦事處,2950個村、130個居民委員會,30387個村民組。

1995年撤地建市。

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473.1萬人,比上年增加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254.5萬人,鄉村人口 218.6萬人,城鎮化率 53.8%,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市出生人口7.6萬人,死亡人口3.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17‰。

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45億元,同比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2618億元,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4億元,增長1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4元,增長9%;8件具有長遠影響的大事有6件基本完成,5個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十大惠民工程”基本完成;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湖南人口460萬的大市 卻已撤縣升地級市 GDP2445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