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不如意事,你就讀讀這首詞吧!定風波·蘇軾

霽雲收,山間料峭的寒風吹來,使得全身淋溼的詩人酒意全消,微覺寒冷,這時候,前路山頭,夕陽斜照,迎接詩人的,已是風雨過後的一片光明。

如遇不如意事,你就讀讀這首詞吧!定風波·蘇軾

〖 定風波 〗

宋 ·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 釋

  • 定風波: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卷春空、醉瓊枝。雙調。此詞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韻二仄韻,後段六句二平韻四仄韻。

  • 三月七日:指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

  • 沙湖:地名,在黃州城東南三十里,又稱螺師店。

  • 吟嘯:吟詩長嘯。

  • 芒鞋:草鞋。

  • 料峭春風:帶著寒意的春風。

  • 蕭瑟處:指方才遇雨之處。蕭瑟指雨聲。

賞 析

這首《定風波》作於元豐五年的三月七日,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個年頭。在這期間,詩人的心靈傾向於逐漸獲得解脫,但生活的負擔卻越來越沉重地壓在他的身上。

為了生活下去,他先是託老友馬正卿幫忙拿到城東的營防廢地數十畝,墾闢躬耕,是為“東坡”。後來他又在黃州東南三十里的沙湖買了一些土地,並親往相看。本詞題中所說的“沙湖道中遇雨”,即指詩人前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的事情。

這本來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出行在外,難免途中遇雨。攜帶雨具的僕人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被淋得狼狽不堪,可是唯獨蘇軾從容不迫,毫不介意,似乎身邊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堅定地向前走去。詞中通過這一極為平常的生活細節的描寫,表現出作者對於生活的樂觀堅定的態度,和豁達坦蕩的胸懷。

“莫聽穿林打葉聲”,作者在詞題中說,“餘獨不覺”——他認為這點風雨是微不足道的,不過“穿林打葉”而已,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所以依然故我,“何妨吟嘯且徐行”,一副閒適從容的樣子,似乎毫不經意。

接下來的三句,是對前面兩句的內容的一種補充、一種深化。“竹杖芒鞋輕勝馬”承第二句,是對詩人形象的進一步描繪:他手拄著竹杖,腳踏著草鞋,步履輕鬆得如用騎著馬兒一樣,但他卻並不急於趕路,去尋找避雨之所,而是吟詩長嘯、緩緩而行,這就更生動地刻畫出詩人不為風雨所動的從容意態。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呼應第一句,更深入地揭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原來,詩人一的一生就是在無盡的“風雨”中度過的,他早已拋卻了憂懼之心,不再害怕什麼,他豪邁地宣佈,自己早已做好了準備,著一襲蓑衣,聽任一切“風雨”的來臨!“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句所包涵的象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到這裡,一個在人生道路上履險如夷、從容堅定,不為任何苦難所動搖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已經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但是,“不畏風雨”並不是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最主要的思想,他對人生的理解、他賦與此詞的主題,都比這要深刻得多!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三句,是寫風雨停息之後的情景。雨霽雲收,山間料峭的寒風吹來,使得全身淋溼的詩人酒意全消,微覺寒冷,這時候,前路山頭,夕陽斜照,迎接詩人的,已是風雨過後的一片光明。

詞寫到這裡,讀者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接下來的三句,一定是寫戰勝風雨的豪邁或雨過天晴的欣喜,可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結尾的三句,作者的感情卻相當的冷雋:“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當他回首方才的遇雨之處,準備歸去的時候,他的心胸已經十分沖淡,以至雨也罷、晴也罷,都完全無縈於懷了。

這種人生姿態,比起前面的“不畏風雨”的姿態來,具有更深刻的哲理內涵。劉永濟在《詞論》中說:“予最愛東坡《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雨》詞,能於不經意中見其性情學養……誦之數過,而禍福不足搖之之精神自然流露,其沖虛之襟抱,至今猶能彷彿見之。”其中“禍福不足搖之”一句,極其準確地抓住了作品的精神實質。

在日常生活中,遇雨無所畏懼,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遇晴則喜,那就說明在風雨面前的從容鎮定,仍然不過是一種姿態而已,他的內心並不平靜。只有遇雨無所怨尤,遇晴也無意外之喜,對風雨陰晴的變化安之若素、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堅定者。

蘇軾的這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生活態度,顯然是受了老莊的齊得喪、等榮辱的思想的影響。蘇軾當時正在貶謫之中,他把榮辱、得失置之度外,不悲慼、不沉淪,始終以超脫恬淡的胸懷來迎接著生活中的一切。鄭文焯說他“坦蕩之懷,任天而動”,劉永濟說他“禍福不足搖之”,都對此詞的積極意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風雨也罷,晴天也罷,我都淡然處之,這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