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文|小呂

◆◆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於天才是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則是一個萬丈深淵。

人生實苦,但要把苦難與挫折變成財富,變成墊腳石。

蔣子龍在《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告訴我們,當面對挫折和苦難時,要建立與保持對周圍環境的信念控制能力,一種能穩住一切、從容應對一切的積極心態。

做不到這點,就只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逆來順受,情況只可能越來越糟。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還警惕我們,面對挫敗有兩種態度最要不得,分別是自卑和抱怨。

自卑容易導致過度自責、意志消沉自暴自棄,而抱怨,則意味著全力為自己開脫,全怪外部的環境。一味抱怨,不行動而長久憋屈,輕則誤事,重則折壽。正確的做法是,

要理性分析陷入逆境的起因,並甘願承擔應該的責任。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人生沒有永恆的夜晚。不要認為逆境將長時間持續,不要絕望,不要認為再無前途。

在不公平或不順利的處境中,必須能夠及時地採取有效行動,在跌倒處再次爬起來。

丘吉爾說: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第一個秘訣。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要求我們建立願景,永遠擁抱希望,因為激動人心的遠大目標,既是挑戰困難、屢敗屢戰的內驅力,又是使內心時刻長久地充滿光明,在逆境中驅逐心理陰影的法寶。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21歲的霍金,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卻不向命運低頭,成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貝多芬,父親酗酒,常被歐打。慢慢長大,痴迷音樂,決心畢生獻給音樂,卻突然兩耳失聰,他雙目圓睜仰望蒼穹,爆發出“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吶喊!

確實,不是每個身處逆境的人都能成就偉大,但是隻有敢於直面慘淡人生的人,才能昂首挺胸!

美國管理學者保羅·斯托茨提出了一個概念:逆商。逆商(AQ)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一直以來,智商(IQ)和情商(EQ)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而一個顯見的事實是,有的人雖然有較高的智商與情商,但當遭遇挫折、困難等逆境時,往往就扛不住了,要麼行為失態,發揮不正常,屢出錯招;要麼輕易認輸,放棄目標。

正是由於認識到這點,《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表明一個觀點,即情商和智商可以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獲得幸福,但逆商卻決定一個人的格局和他的人生高度。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試圖告訴我們,逆商(AQ)對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諸多方面有重大影響。

如果做事淺嘗輒止,經過短暫的爭取,不見效果就偃旗息鼓;或一陷入困境就心懷恐懼,不再敢於直面問題,致使一生碌碌無為。

人生充滿逆境,但請努力奮爭,充分調動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去應付困難局面,要相信做到這些終能有所作為。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請足夠相信,不屈服、不抱怨、不放棄,成功機會就越大,幸福感就越高。沒有任何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萬物皆有裂痕,但請足夠相信,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人生實苦 但請足夠相信》為著名作家蔣子龍的人生隨筆,薈萃了作者執筆40年來優質散文,這些文章或者寫人生經歷,或者暢談生命哲思,又或者表明對某種狀況的情感態度,都非常引人入勝。他的筆就像一面鏡子,我們或許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樣子。

人生沒有永恆的夜晚,你要的歲月都會給你。想要的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