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南峪村,61歲的蔡景蘭一個人在忙碌著。雖然有一雙兒女,但不幸的是,女兒從小失明。丈夫徐振海在外打工,每月四五千的收入,讓家庭還能看到一些希望。然而造化弄人,丈夫又被查出尿毒症,每月透析就要花上最少2000塊。為了讓這個家儘快好起來,蔡景蘭在村裡的農家樂旅館當起了一個“管家”。


河北保定市南峪村,61歲的蔡景蘭一個人在忙碌著。雖然有一雙兒女,但不幸的是,女兒從小失明。丈夫徐振海在外打工,每月四五千的收入,讓家庭還能看到一些希望。然而造化弄人,丈夫又被查出尿毒症,每月透析就要花上最少2000塊。為了讓這個家儘快好起來,蔡景蘭在村裡的農家樂旅館當起了一個“管家”。

南峪村地處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一處山窩裡,山的另一邊就是首都北京。儘管景色很好,空氣質量很高,但是由於交通不便,遊人很少,村子一直都是有名的貧困村。2016年,村裡進行開發,6旬的蔡景蘭每天幫人家蓋房子,一天能賺個100多塊錢。

64歲的徐振海在08年患上腎病綜合徵,後來轉為尿毒症。曾經為了省錢,徐振海用了漏氣的透析液,導致局部發炎,花了3萬元才出了院,現在每天仍然要做4次透析。

每天大早,蔡景蘭都要早起給老伴熱牛奶、做透析。對於丈夫的病,最好的辦法就是換腎,但是不管是換腎還是之後的護理,高昂的醫藥費都是他們家承擔不起的。

徐振海生病之前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勤快人,生病之後,他無法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只好在家手工打磨一些筷子託賣給農家樂。一個只能買一塊錢,一天最多的時候賣了50塊錢。

路邊的箱子都是從保定醫院寄過來的透析液,住不起醫院的他只好選擇在家治療。雖然每年的醫療花費可以報銷80%,但對於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而言,也是不小的負擔。路過的村民看到總是跟他開玩笑,說他是“花錢保命”。

2017年,村裡建了民宿,蔡景蘭從20人裡脫穎而出,負責做飯、保潔和招待客人。儘管一直小心翼翼,但還是有一次被客人指著鼻子罵。不過臨走時,客人的家屬誇她服務最好,讓她有了些許安慰。

蔡景蘭忙的時候一天要工作14個小時,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需要為客人準備一日三餐和下午茶。不忙的時候,蔡景蘭喜歡坐在民宿的窗臺前曬太陽。她說自己在山裡生活了一輩子,從未好好看過風景,只有坐在這裡時才欣賞一下。她說在老伴確診尿毒症的那天,她覺得天都塌了,甚至想過跳樓。但是兒子抱著她,哭著和她說:”你要倒下了,我可支不住了,不管怎麼說你都要撐著。”因為這句話,她才一直堅持到現在。

和丈夫結婚幾十年,二人從未吵過架。雖然蔡景蘭的脾氣有些急躁,但是丈夫總是會包容她的一切。每天出門,丈夫都會叮囑妻子把衣服拉鍊拉好,以免感冒。


晚上回家,蔡景蘭提著母親專門給她留下的瘦肉,等過兩天不忙了,準備給丈夫做一頓好吃的。

估摸著妻子快下班回家了,徐振海就站在門口等著妻子回家。在他住院的時候,蔡景蘭每晚回家,看到屋子是黑的,連門都不想進。如今很辛苦,但是回到家有人暖好了炕,燒好了水,還是覺得很溫暖。

2018年1月31日,村裡舉辦了分紅大會,貧困人口每人都分到了1000元,蔡景蘭和老伴一起領了2000塊。

蔡景蘭每月有保底工資1850塊錢,全勤獎100元,來一撥客人可以提成50元,在客人最多的時候,蔡景蘭一個月也可以有3000多的收入。對於她而言,不用離開家就可以有穩定的收入是最好不過的。她也希望民宿越辦越好,自己也能存點錢,讓自己和老伴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