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萬擔茶鄉:杭州龍塢茶鎮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龍塢茶鎮位於杭州市西南側,總面積24.7平方公里,離杭州市中心約15公里,錢塘江與西山將之擁抱,山水環繞、森林蔥鬱、茶園連綿、民風純樸,處處呈現出原生態的江南農耕特色,是浙江省首批唯一的茶產業特色小鎮。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小鎮以種植龍井茶為主,有茶園14000畝,耕地983畝,林地16592畝,是西湖龍井最大的產區,近7成的西湖龍井茶產自於此地,素有“萬擔茶鄉”之稱。

根據西湖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全面小康、全域美麗、全民幸福”首善之區的目標,昔日“萬擔茶鄉”已成功蛻變,龍塢茶鎮的規劃藍圖徐徐展開。未來龍塢鎮將成為功能複合、充滿活力的天堂茶鎮。通過3~5年的努力,龍塢茶鎮將力爭建成5A級景區標準的中國美麗茶鎮,成為高端民宿、集團總部的集聚區,更是繼西溪溼地之後西湖區又一金名片。

茶香龍塢:建設美麗鄉村好典範

龍塢,西湖區全力打造全域美麗的一個縮影。從“髒亂差”的小鄉村變成乾淨美麗的特色小鎮,龍塢在整治工作以及美麗鄉村建設上始終不遺餘力。自2015年被列為省級特色小鎮以來,龍塢茶鎮就啟動實施了周邊10個村(社)的整治工作。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原來的龍塢茶鎮,公共服務投入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房屋亂建、電線亂拉、垃圾亂倒現象嚴重。經過一年多的綜合整治,成果喜人,內容涵蓋全域化拆違、強弱電上改下、天然氣進村入戶、截汙納管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農居外立面和庭院改造、公園景觀節點、靜動態交通改造等等。如今的龍塢茶鎮村容村貌已是煥然一新,尤其是生活汙水處理全覆蓋,使得龍塢地區3300多戶農戶受益。村民們都說:“這幾年村裡變化很大,道路變寬了水變清了,原先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也不見了,現在走在村中抬頭可見鬱鬱蔥蔥的茶山,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不僅如此,龍塢茶鎮的全域化美麗鄉村建設的腳步也沒有停歇。按照西湖區“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要求,龍塢已經建成了一批美麗鄉村。外桐塢風情小鎮,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圍繞西山國家森林公園,上城埭龍塢茶村和大清谷旅遊特色村脫穎而出。此外,在之江度假區留泗路整治建設中,還打造了轉塘·葉埠橋雕塑特色街、雕塑創意園。2016年“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榮譽也落戶龍塢。

順勢蛻變:接軌“一帶一路”畫藍圖

“一帶一路”建設,是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建設中國茶業強國的新的歷史機遇,也是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臺。這是龍塢茶鎮的發展機遇,只有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才能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將產業做大做強。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事實上,早在特色小鎮規劃之初,龍塢茶鎮就以“中國第一茶鎮、國際著名茶港”為產業發展目標,立足國際茶產業角度,進行科研、交易、文化衍生等全方位引導,致力於打造成為中國茶產業的重要地標和國際範圍內有一定代表性的茶文化呈現區。

未來,龍塢茶鎮茶產業將圍繞“一帶、兩廊、六區”佈局(文化商業帶,龍門溪和上城埭溪生態廊,茶鎮客廳、國際茶鎮產業港、國際茶道園、茶主題文化園、綠色科技總部基地、生活配套區),以打造“國際茶產業會展小鎮”和“互聯網+茶產業”為抓手,加快實現茶產業三產交融,成為茶產業鏈全面發展的典範。

西湖區負責人表示:“龍塢的優勢在茶,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也是茶。龍塢茶鎮以‘茶產業為引領、茶文化為靈魂、茶生活為核心’,立足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力爭建設成為全國‘茶產業、茶文化、茶生活’的集聚創新平臺、文化旅遊農業融合發展的新樣本。”

的確,如何拉伸產業鏈,實現茶產業多元化發展,是西湖區發展茶產業的重要工作,全區統一思想多措並舉,全面引導龍塢茶鎮茶產業發展轉型升級。今年初,西湖區授予國有獨資企業杭州之江經營管理集團,負責開發建設龍塢茶鎮。集團接手後,動作不斷。2月下旬,與綠城集團、藍城集團等簽訂了龍塢茶鎮PPP項目,項目範圍2.17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51億元,建設安置房、學校以及高檔民宿、景觀綠化等一系列旅遊配套設施。3月底,召開盛大的西湖龍井開茶節,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集中報道。4月初,還聘請了綠城中國董事會聯席主席、藍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為龍塢茶鎮“名譽鎮長”,可謂重拳出擊。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通過科學規劃,一幅龍塢茶鎮藍圖已躍然紙上:先期打造生態茶園和休閒茶樂園、遊客服務中心,通過茶主題旅遊形成強勢帶動;中期建設總部山莊,並同步開展老鎮的整治更新,通過新產業和新風貌推動龍塢發展;未來引入養生度假功能,並對產業園區進行升級提升,發展創意文化產業。規劃統籌龍塢一鎮十村,以鎮區為龍頭,整合周邊資源,力圖打造完整的大龍塢景區。

茶旅融合:打造優勢產業新樣本

新起點、大手筆、高效益,龍塢茶鎮茶產業的轉型升級,還體現在產業功能的重新佈局。小鎮圍繞茶產業為主題,致力於打造集鄉村旅遊、文化創意、民俗體驗、運動休閒、養生健身等於一體的特色茶文化小鎮。

所謂特色,打造精品是核心。在龍塢,茶產業旅遊資源開發已經成為小鎮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龍塢地區的精品旅遊線已初步形成,以“茶園漫步·養生之旅”為主題的特色旅遊線,把外桐塢的“藝術和民俗”,上城埭的“茶、森林、水庫、民宿”,白龍潭的“水、氧吧”,串珠成鏈,深受市場歡迎。

建在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茶園裡的首條標準山地車賽道,全長5.9公里,近年來人氣頗旺,每年單車騎行活動不斷。隨著騎行,龍塢的鄉野農居、山林、茶園、水庫等盡收眼底,成為龍塢茶鎮旅遊的新選擇。不僅如此,上城埭、外桐塢等村社舉辦“採茶節”“年糕節”“國學禮堂啟蒙節”等各種傳統活動,每年吸引遊客達25萬餘人次。

藉助龍塢茶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是龍塢特色的另一抓手。目前小鎮已建成外桐塢村白描、覓渡、畫鄉院,上城埭“原本小築”“貓在瓏塢”“媞姆舅舅”等9家精品民宿,還有數十家民宿在建或已有意向。前不久,西湖區還把百家新聞單位、百家旅行社請進龍塢茶鎮,請他們為茶鎮營造全方位宣傳攻勢,吸引更多遊客觀光旅遊,以及更多投資商入駐龍塢茶鎮。據統計,2016年龍塢茶鎮鄉村旅遊人次從2015年的90萬增加130萬,增幅近50%。待特色小鎮項目全面落地運行,可預見龍塢茶鎮未來旅遊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

案例分析|万担茶乡:杭州龙坞茶镇

小康龍塢:描繪幸福生活新篇章

藉助茶產業優勢,帶動農民致富是龍塢茶鎮的重要使命,也是西湖區建設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隨著宏偉藍圖的繪製,龍塢百姓增收致富已經勢不可擋。

經過綜合整治,小鎮環境優了、產量提了、品質好了,百姓收入增了,已經不言而喻。龍塢茶鎮如何依託原生態環境以及區位優勢再次激發產業經濟效益是下一步龍塢建設全面小康的重點。藉助原生態環境優勢,吸引藝術名家入駐,國畫、根雕、陶藝等特色工作室落戶龍塢茶鎮成為其中的新亮點。外桐塢村率先抓住機遇,將特色旅遊與藝術完美結合,把村子打造成一個“藝術村落”。民房變“藝術館”,人氣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是農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加之遊客紛至沓來,也讓該村集體收入從原來的七八十萬元增長到如今的三百五十萬元。

何家村茶農傅潮榮這樣描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以前我們龍塢茶鎮的西湖龍井,知名度低。現在不一樣了,遊客多了,知名度高了,我們的茶葉根本不愁賣。今年茶葉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三成,收入多了不少。”

在上城埭村,支部書記陳衛的工作比之前也多了不少。隨著龍塢茶鎮的名氣越來越響,一些外鄉投資人都看中這裡的商機,紛紛前來諮詢洽談。陳衛說:“整治之前無人問津,現在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外來客商,他們有的想開民宿,有的打算做茶樓。”

環境好,名氣響,近年來回鄉創業的龍塢人也越來越多,孫春娣就是其中的一個。原本大學畢業的她,在上海的一家房地產企業任職財務經理,年薪豐厚。2年前,她毅然辭去工作,返鄉創業,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她自主設計每一個房間,風格獨特,吸引了不少遊客入住。節假日,她的民宿幾乎全部客滿:“等我們龍塢茶鎮全部建設好以後,到時候相關的配套設施全部跟上,肯定有更多的人流導入進來,所以我計劃再找一處房子,擴大經營範圍。”

同樣看到市場紅利的還有杭州週末風旅遊公司的何鑫,這兩天他公司旗下的隴頭雲龍井炒制中心天天爆滿,還有幾條特色茶體驗線路也都十分火爆。遊客在採茶、製茶、品茶體驗之後,還會帶走龍塢的龍井茶,他笑著說:“這幾天人太多,人手不夠,打算再招幾個員工。”

以“龍井茶文化產業”為主導,集鄉村旅遊、文化創意、民俗體驗、運動休閒、養生健身等於一體的龍塢茶鎮,正以全新的面貌彰顯茶鄉農業生態風情的國際旅遊綜合體,充分展示著人文精神、耕讀文化、旅遊文化、民俗文化。一個未來全國一流的西湖龍井茶集散地和極具茶文化競爭力的特色小鎮正引領著茶產業發展,不斷前行。

陳仁科老師重磅新作

——《文旅小鎮之生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