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然後呢?他們說你的心似乎痊癒了,也開始有個人為你守護著,我該心安或是心痛呢?……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最近朋友圈被這句話瘋狂刷屏。

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之前看到網上說,“如果一部電影上映後,所有的人都在刷著一句話,那麼,它一定是部爛片,不值得去看了。”可是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或許,這就是共鳴吧。影片中的隔板房,那簡陋的環境,兩個人共吃一份泡麵,捨不得打出租車,寒風中等公交……這種類似經歷,似乎,北漂青年更有共鳴吧!愛情與麵包的抉擇,友情的考驗,親情的羈絆,只有那些有同樣經歷的人才更有發言權吧!所以,這種兩極分化的影評,我一點都不意外,甚至覺得很正常。

《後來的我們》更多的是回憶,是一種情懷,可是我又覺得它不僅僅是情懷,它更想讓人們明白的,是珍惜,是要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黑白色調裡兩人的邂逅,是彩色光影裡兩人的認真告別。”看完電影后在各個平臺上看到過很多人寫下自己對林見清與方小曉之間感情的見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句話了。方小曉很認真地問見清“如果,伊恩找不到凱莉呢?” “那這個世界將再也不會有色彩了”他回答道。影片中彩色鏡頭跟黑白色調的轉換令人唏噓,彩色光影裡的他們歡笑過,哭泣過,爭吵過,可最終歸於平淡,各自回到自己的黑白色調中認真生活著,她可能還在繼續尋找著,與此同時,他努力地盡著一個作為丈夫跟父親該做的,他也會給自己的兒子蒸著那令人想念的黏豆包。

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 ◆ ◆ ◆ ◆

說實話,我覺得整部影片都充滿了淚點,如果有著同樣的北漂經歷跟同樣刻骨銘心的感情的話,應該會真的從頭哭到尾吧。或許是因為我自身經歷沒有很多,所以我哭泣的地方也沒有很多。

第一次落淚,是在跨年的時候,當見清拿下小曉頭上的假髮戴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我哭了。因為,我從見清的眼神中看到的不只有心疼,心疼小曉的一場“空歡喜”,我還看到了他的保護欲,他真的想把這個女孩子放在手心裡寵,自己一直放在心尖尖上的人,怎麼就被別人傷害了呢!

第二次落淚,是他倆在租車在雪地裡走不了,坐在車裡談話的時候,我哭了。兩個人微笑含淚談著現在,內心回想過去,彷彿昨天就在眼前,曾經那麼好的兩人,怎麼就變成了現在的境況了呢?“你愛過我嗎?”“我一直都愛你。”多麼蒼白又無力的對話呀,就像見清說的一樣“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我沒有權利悲哀,而且我也沒有資格為你做任何事情”。或許,她永遠是他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第三次落淚,就是結尾處的林爸爸的信了,相信看到這裡好多人都流淚了吧,因為信中的那份真摯。“就算你倆走不到一塊兒,我們也是家人”這種融進親情的感情真的讓人淚目。就像林爸爸說的“感情這事兒,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或許,這就是成長吧。這些年,見清也變了,他不再是那個高喊著“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青澀少年了,這麼多年過去,他也變成了那個會耐心教兒子怎樣調電視的大人,變成了那個會給兒子包著黏豆包的成熟男人。

◆ ◆ ◆ ◆ ◆

就像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的一樣“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也許方小曉就是林見清那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吧!

——如果當時我們沒分手

——那我們後來也會分手

——如果當時你陪我堅持下來

——那可能你就不會成功

——如果我當時就有房子

——那你現在應該找了不下十個小三了

——如果……

——如果,沒有如果

哪有那麼多如果啊,或許,他們的愛情本就不會有後來。當初的方小曉想要房子是真的,可她願意陪林見清一起住隔板房、吃泡麵也是真的;她不捨得打出租車,寧願在那麼冷的晚上等公交,只因為省下的錢可以吃兩頓飯了。畢竟,那時候的她是那麼地愛他。

終究,她還是胸口的硃砂痣

只期待,後來的你 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 最想的,後來的我們 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尋了……”

後來,沒有了後來。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既然轉身就別留戀,已經分開就別想念。雖然偶爾會想起那段記憶,但早已經沒有資格去緬懷祭奠。向之前的他和她告別,能做的只是珍惜眼前人,過好現在。

方小曉:“I miss you.”

林見清:“我也想你。”

方小曉:“我是說,我錯過了你。”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圖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