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市天才經驗分享: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看懂少走十年路

“有莊的股票是個寶,無莊的股票像根草。”買莊股,跟莊走,才可以在市場中獲勝,在場中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莊家與散戶是不共戴天的敵人,莊家有雄厚的財力,有專的人才團隊,他們能夠做到審時度勢,逢低吸納,逢高減磅。用戰略投資組合來規避風險而對散戶而言,資金規模小,技術工具缺乏,信息不暢,時間精力不足,操作水平不高。

有這些,註定了散戶不可能戰勝莊家,莊家每一次成功的坐莊,都是一次欺騙散戶的過程但是莊家的弱點是1.船大難調頭,因為持倉太重,要想成功兌現出局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股價在走勢的過程中,莊家要玩弄很多花樣,使用許多指標。但是如果被散戶識破,不受描述的美好前景的誘惑,不肯再遠離股票價值的高位接過最後一棒,莊家是無可奈何的。

時候莊家就會被關在自己編織的套子裡面。考對倒維持股價,而聰明的散戶早已把這個燙的山芋甩給莊家。2.資金成本壓力大。3.技術指標露蹤跡。而我們散戶的優勢是1.船小掉頭。2.操作成本低。3.時間優勢。我們既然認識到自己的優勢,那麼就要充分利用好。要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模式和投資方式。堅持執行買點入場,賣點出局。堅決執行止盈和止損寧可錯過;不可做錯;寧可錯賣;不可錯拿!該買的時候一定要買,該賣的時候一定要賣落袋為安,見好就收;積小勝為大贏!

一位股市天才經驗分享: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看懂少走十年路

牢記三大紀律

投資股市獲取一定的投資收益,是件既不神秘也不復雜的事,完全有章可循。我們只要認真學習,不斷實踐,注意學人所長,避己之短,自會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回顧自己在股市搏擊的十幾年歷程,我體會到,在入市的時候,有這樣三大紀律一定要遵守。

一、不滿倉

在具體實戰過程中,很多人喜歡滿倉操作,這樣往往把自己置於被動之地。據觀察,能夠做到買上股票就一路上漲的概率非常小,絕大部分投資者買入後,或是當日或是次日,都有被套的經歷。如果滿倉操作,股票被套之後,就只有著急後悔的份了,從而失去了再次低點買入攤低成本的機會。我的經驗是,決定介入某隻股票的時候,先買入60%的倉位,然後根據該股日後的技術圖形和大盤的狀況,在其上下%左右的空間裡,再買入30%的倉位。此後,無論是該股如何上漲,都要留有10%的資金作為機動。

在股市裡,沒有永遠正確的操作,動輒一次性滿倉殺入的操作方法,顯然是盲目和不理智的,堪稱炒股第一大忌。

二、不逆勢

投資股票就如同開車在馬路上行走一樣,必須沿路順行,遵守紅綠燈的節制,才會安全到達目的地,才會避免交警的罰單。也就是說,投資股票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大勢,要在大勢確立上升的初期介入,從而確保一路綠燈暢行。如果違背了這一根本,在大勢逆轉的時候也要買入股票,就如同開車逆行,即使沒有交警處罰你,又有誰敢擔保,你不會和疾駛而來的物體發生摩擦呢。果如是,不但受傷的是你,而且責任也全在你,必是得不償失。

在股市裡,沒有永遠的幸運兒,不要心存僥倖。順勢者昌,逆勢者傷,堪稱是股市中的金科玉律。

三、不貪婪

追求炒股利潤的最大化,是大家共同的心願。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卻又敗在了追求最大化這一目標上。我們股民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本來買入這個股票後,我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獲利了,可是,還沒有漲到我的理想價位,沒賣,結果又跌了回來,又被套了。“可以說,我們手中大部分被套的股票,在起初介入的時候,都有過或多或少的盈利,正是由於我們的貪婪,沒有及時止盈,最終轉盈為虧,直至深套。因此,如何掌握股市技術指標,戒掉貪婪,適時止盈頗為關鍵。


在股市投資中,有一個”吃魚“的比喻比較耐人尋味:不祈求吃到魚尾,不奢望吃到魚頭,只取魚的中間部分。這種投資方法,不失為大智若愚之上策。

莊家和散戶是股票市場的對手,也是死敵。因為股票市場的財富基本是穩定的,不是莊家的鈔票裝入散戶口袋,就是散戶的鈔票裝入莊家的口袋。莊家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散戶怎麼樣才能從莊家口袋掏錢呢?總體上,我們講究先發制敵,讓莊家為我們服務,莊家拉抬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盈利,莊家打壓是為了我們更好的建倉,莊家出貨我們早就逃之天天。更具體的說,我們需要三個注意:

1)買股時注意其基本面。莊家選擇坐莊目標時,最主要是考慮其基本面,考慮該股票有沒有中長線價值。我們和莊家同步,我們也要留意哪些會成為莊家建倉的目標,好的股票不怕沒有莊家欣賞。注意其基本面的同時,再留意其技術面,如果出現共振,就可以逢低介入。

2)持股時注意技術面。從量價關係往往可以看出莊家意圖,一般低位放量說明莊家建倉,高位放量說明莊家出逃;上漲無量往往說明上升動能不足,下跌放量往往說明拋壓沉重。莊家坐莊的唯一目的都是為了獲利,漲幅越大,說明離莊家出逃時間越近,風險也越大;莊家拉昇前一般都要充分洗盤,縮量下跌往往說明莊家只是在洗盤,這是加倉的好時機。

3)賣股時注意消息面。莊家往往在消息渠道方面佔有優勢,一般都可以預先知道消息。利好出貨是莊家最常用的出貨手法。如果出現利好出臺個股放量不漲或下跌,那麼這就是明顯的莊家出逃跡象。我印象很深的就是08年上半年,在馬英九當選臺灣領導人以後,“三通板塊紛紛放量跌停。因此,利好出臺時,散戶都要多個心眼,借利好出貨、和莊家保持高度一致很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天下散戶都能做到上述三點,莊家恐怕就像當年的日本鬼子,陷進人民戰爭的海洋,進退維谷了!

一位股市天才經驗分享: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看懂少走十年路


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

莊家在決定對一隻股票進行炒作以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吸收籌碼。莊家剛開始入莊時只是少量買入籌碼,而吸籌則是開始大量買入籌碼,只有在吸收到足的籌碼後,才會真正啟動股價的行情。鎖倉部分一般佔個股總流通量的20%。

在流通籌碼中,最活躍的浮動籌碼約佔總流通量的20%。如果能把這20%的浮動籌碼全部吸收了,市場上就很少有浮動籌碼了。加上鎖倉的20%,莊家實際控制了大約40%的流通籌碼。這時候的股性最活,莊家大體能夠控盤,但浮籌較多,上升空間較小,拉昇難度較高。在剩餘60%相對穩定的籌碼中,莊家如果再吸收三分之一,也就是總量的20%,加上先前的40%,那麼莊家實際控制了60%的籌碼,莊家就能夠相對控制股價了。這時候這隻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上升空間很大。若莊家再吸?總籌碼的20%,也就是莊家實際控制了總流通量中80%的籌碼,就是絕對控盤。雖然此時股票的活躍程度較差,但是上升空間極大,莊家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

在長期的操盤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能做得起來。如果控盤不到20%,原則上是不可能坐莊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隻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大多數都是?線莊家;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一般來說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說,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

我們在分析中發現,一隻股票佔流通盤總數的20%左右一般是鎖定不動的,無論行情怎樣變化,這部分籌碼也不會跑出來,這是因為,一隻股票總有人要做長線,無論股價如何暴漲暴跌,他們就是不走。或者說,有一部分人在高位深套,“死豬不怕開水燙”,把股票壓箱底了。或者投資者出差或出國了,或者投資者忙於其他事情忘了買股票等。這部分籌碼大約佔整個股票流盤通20%左右。這些人等於為莊家鎖倉,莊家想把他們手裡的籌碼騙出來非常難。前幾年曾經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在億安科技漲到100元的時候,某大證券報曾報道有個70多歲的股民老太太手裡還握有2萬股億安科技,已經買了好幾年。營業部查出股票來,但卻找不到老太太(地址已變更)。這個例子中的股票就屬於這20%裡面的數。

流盤盤中除了20%不流動的股票,剩下的80%是流動籌碼。在這部分籌碼中,屬於最活躍的浮籌只佔流通盤30%。當莊家把這部分最活躍的浮籌賣完,如果不考慮股價因素,市場中每日賣出的浮籌就非常少了,所以莊家持有30%的籌碼就能大體控盤。其餘50%是相對穩定的持有者,只有在股價大幅上漲或行情持續走低時,他們才會站出來。如果莊家在剩下的50%浮籌中再控制20%,手裡的籌碼就有50%,莊家基本上就可以隨意做“圖形”了。

所以,一隻股票的籌碼從流動到穩定分佈是這樣的:30%是浮動籌碼,最容易流動;20%是相對穩定的,只有大漲或大跌時才會賣出;15%是穩定部分,只有漲的時間長了才賣出;還有15%更加穩定,只有技術形態變壞了才會賣出;最後20%是長期穩定,漲也不賣,跌也不賣,基本上處於死亡狀態。

一位股市天才經驗分享: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看懂少走十年路


散戶看清主力洗盤伎倆的十大招數:

1、技術表現:量堆

當個股在底部出現“量堆”時,一般來說是有實力資金介入,儘管短期內股價波瀾不驚,但是有可能意味著拉昇只是時間問題。“量堆”表現為成交量在持續低迷後突然出現連續和放量形態。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量堆”的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投資者可以分批逢低買入,只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那就耐心等待吧。

2、技術表現:影線試盤

影線是觀察阻力和支撐力度的工具之一,不過也經常被大資金操縱。上影線長的個股不一定面臨巨大拋壓,下影線長的也不一定就有很大支撐。試盤是上影線的一種成因。主力在拉新高或衝阻力位時都可能試盤,以試探上方的拋壓大小。如果上影線長,但是成交量並沒有放大,同時股價始終在某個區域內收帶上影線的K線,那麼主力試盤的可能性就很大。震倉也是上影線的成因,特別是對剛啟動不久的個股,主力可能用上影線將不堅定的持股者嚇出局。

3、技術表現:縮量下跌

儘管圖形被資金操縱的可能性較大,但成交量卻很難偽裝。因此從成交量辨識洗盤很重要。如果伴隨著股價破位下行,成交量從放量到越跌越縮量,其中,很可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那麼洗盤的可能很大。如果是變盤,那麼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4、技術表現:上升三角形整理

上升三角形是由於股價每次上升到一定價位即遭遇拋壓,意圖將籌碼從散戶的手中洗掉,主力則在一定的低位將其接住。這種情況下,股價不用跌到上次低點就開始反彈,由此低點不斷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上升三角形的上漲高點基本水平,而伴隨著低點的不斷提高,浮動籌碼越來越少,成交量會不斷萎縮,而在向上突破壓力線時需有回抽確認。投資者可以適當地波段操作,以短暫地做空順應主力洗盤的要求。

5、技術表現:委比大買單多

賣盤上掛有大賣單是否就說明賣盤多呢?未必。如果在關鍵價位賣盤很大,買盤雖然不多但是買入成交速度很快、筆數很多,同時股價也不再下挫,那麼多數可能是震倉。委比較大是否就說明買單強勁呢?也未必。主力出貨時可能在賣盤上不掛大賣單,但是下方買單反而大,以此顯示委比較大,造成買盤多的假象。

6、技術表現:關鍵價位

對主力來說,一般洗盤時某些關鍵價位不會跌穿,這種關鍵價位可能是上次洗盤的起始位置,因為已經洗過無需再洗,同時護著這個價位也意味著不給上次被洗出局的人有回補的機會。這種手法將使K線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7、技術表現:重心不下移式洗盤

重心是否下移也是判別洗盤與出貨的顯著標志。主力在洗盤時,並不希望將便宜的籌碼交到別人手中,因此會反覆地震盪,用難看又雜亂的圖形將投資者震盪出局。如果是洗盤的話則無論日線收烏雲線、大陰線、長上影、十字星等,或連續很多陰線,但重心始終不下移,即價位始終保持在某個區間之上運行。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逢低介入,但跌穿了該區間則需考慮可能是變盤。

8、技術表現:橫盤整理

長期盤整的洗盤方法多見於白馬股,由於其價值被一致看好,採用打壓方式洗盤則籌碼會被散戶或其他機構逢低買入。在整理洗盤的情況下,主力通過長期盤整製造出該股類似於“雞肋”的假象,打擊和消磨其他持有者的投資熱情和信心毅力。從成交量上來看,在平臺整理的過程中成交量呈遞減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投資者能做的只有“捂緊”一招。

9、技術表現:箱型、旗型整理洗盤

箱型整理指當股價上行到某價位時即遭到主力打壓回調,下行到另一個價位時又有主力護盤或新多頭吸納。上檔高點連接形成的水平阻力線和下檔低點連接後形成的水平支撐線水平平行。旗型整理指股價在上升到相當的幅度後主力開始控盤打壓股價,但股價下滑不多後主力開始護盤或者新多頭入駐,股價繼續上行。散戶如果吃透主力意圖,則可以享受可觀收益。

10、技術表現:W底、頭肩底震盪洗盤

如果確認W底突破,一則需要在上揚時突破頸線,二是在第二個底部右側的量需要超過第一個底部左側的量。頭肩底圖形中價格一旦升穿阻力線(頸線)則出現較大幅上升。當價格向上突破頸線後,再次回落至頸線支持位,然後才大升。最後逆轉訊號是在價格向上穿破頸線後,把握時機入貨,若未能跟進則在回試頸線支持位時買入。這兩種形態的波動幅度較箱型整理更大,主力會以較深的跌幅將散戶“逼入絕境”。

一位股市天才經驗分享:為何在“吸籌”之後滿倉,看懂少走十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