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雙面人”孩子

前幾天,小孩幼兒園開家長會。會後和老師、幾個媽媽一起閒聊。

老師說:“某某很熱心,主動協助老師搬桌椅,幫同學拿飯菜。就是話不多。”

孩子的媽媽聽了,立馬露出一副特別吃驚的表情,但礙於是老師,忙用笑容掩飾過去:“那就好,那就好......”

我們一起走回家,她忍不住吐槽:“老師說的還是我兒子嗎?話少?媽呀,在家一天從早到晚,吧啦吧啦不停地說。在家懶的要命,吃飯穿衣都得我們幫忙,一到學校就變勤快了!”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很熟悉,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爸媽前後完全兩個樣,有時搞得我們以為自己養了個“假孩子”。

美劇《破產姐妹》第1季17集中,Max和Caroline為一個猶太家庭男孩的成人禮做蛋糕。媽媽在時,兩個猶太小男孩溫和靦腆,禮貌懂事。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媽媽一走開,就滿嘴髒話,甚至調戲起Max和Caroline。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如果不是看到,父母應該很難相信孩子會有這樣驚人的反差。

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人格

我們在一些“熊孩子”霸凌同學的案例中,看到他們父母無奈的哭訴:“孩子在家很乖、很聽話的,我們根本沒想到,他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他們有可能是在推卸責任,但確實還有一種可能性,他們在家裡只看到了孩子的一種人格,一種孩子想讓他們看到的人格。孩子其他面的性格、行為都被刻意隱藏了。

我們可能不願接受,但這的確是事實,孩子會在不同的情境中發展出不同的自我,表現出不同的人格,而且他們很擅長從一個人格轉換到另一個人格,即使學齡前兒童都能做到。

一項瑞典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孩子要麼在家裡挑食,要麼在學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挑食。

再試想一下孩子玩過家家時的表現。

他可以一邊扮演醫生給我們看病,很“專業”叮囑我們:“病人,你感冒了,要多喝水、按時吃這個藥片。”

也可以馬上從“醫生”的身份中抽離出來,提醒我們:“媽媽,現在你該說,‘謝謝你醫生’了。”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孩子之所以能做到在不同環境之間自由切換“人格”,一是因為,他們敏感聰明,能覺察不同環境對他們的期望,也清楚知道不同環境可接受的底線,進而懂得拿捏尺度,表現出相應合適的態度和行為。

媽媽們在這點上的體會應該最為深刻。老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說好帶的孩子,為什麼一到自己手裡就成了“磨人精”?吃飯要喂,睡覺要陪,稍微一點不如意,就撒潑耍賴。

因為孩子很清楚,我們很愛他,在反覆試探之後他還會發現,相比其他照料者,我們對他更有耐心,對任性行為的容忍度更高。所以,在我們面前,他更能肆意地表現“天性”,更少約束自己的行為。

二是因為,孩子在某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個情境。

就如學習理論專家道格拉斯·萊特曼所發現的,當兩個情境不相似時,孩子不會自發地將在某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他們會維持兩個情境的相對隔離,並在其中分別開展相應的學習。

久而久之,孩子的態度、行為在不同情境中的分化就出現了。

來自移民家庭的孩子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例子。比如,一個年輕的華裔美國人。她的父母是來自香港的移民,只會說粵語,家裡完全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但這並不妨礙她現在說一口流利的美語,不帶任何口音,聽起來和美國本土年輕人沒有區別。

後來,她去哈佛大學讀書,回家時用粵語和父母談論健康、天氣和晚餐等日常話題,但無法和他們交流上課和研究領域的情況。不是她不樂意,而是她完全不掌握相應的粵語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養不是萬能的,光有家裡的書房是不夠的

“孩子有多重人格”這一觀點再往下推論,將說明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教養不是萬能的,孩子變壞(好)並非都是父母的錯(功勞)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他們能映射出父母的好和壞。這話沒錯,但孩子不是單面鏡,是多面鏡,他的身上不但有家人的影子,還會有老師、同學、朋友等等和他相關的人的影子。

比如,當孩子走出家門,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他們就開始了社會化的過程。他們要學著適應群體文化,使自己的行為和同伴的行為更相似,從而獲得同伴的認同和接納。

孩子長到青少年階段時,這一願望會愈加強烈,同伴對他的影響力增強了,父母的影響力相對降低了。遇到好的同學、朋友當然最好,萬一遇到態度有問題、行為不端的,那就很難說了。

所以,古時的孟母三遷是非常有道理的。

家裡學校兩個樣,孩子,請問你是雙面人嗎?

所以,我不贊同“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的說法。重點不在於要不要學區房,而是光有家裡的書房是不足夠的。

沒有否認家庭教養重要性的意思,它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我想說的是,除了家庭教養之外,還有很多環境因素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顯著的影響。

有些,我們有能力施加積極干預的,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如給孩子選個好學校。有些,超過我們影響範圍之外的,就Let it go吧,不用為此有負罪感。

很喜歡朱迪斯•哈里斯寫在《教養的迷思》中的最後一段話:“愛你的孩子,因為 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所 知道的一切。放輕鬆點,他們將來如何並(完全)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 你既不能使他們變得更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 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