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在評價一張照片的時候,絕大多數朋友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評判:這張照片畫面看起來很乾淨,這張照片的通透感很強。那麼,該如何理解“乾淨”“通透感”等等呢?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其實,這類表述的含義是一個意思:

一層意思,指的是畫面顏色看起來不雜亂。一張照片,存在的顏色過於多、過於花哨,看起來會雜亂無章。不管在前期拍攝還是後期修圖的環節,正確的思路是畫面中存在的雜色越少越好。我們來看一個反例,如下圖,夜晚街道,我們不難發現,畫面中顏色很多,造成遠處河流看起很雜亂。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另一層意思。指的是與拍攝主體相關的元素的排列是否整齊或有序,是否為多餘的元素。再來看一個反例,下圖中,背景的元素雜亂,過於搶眼,主體不夠突出。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綜上所述,在進行人像拍攝時,為了讓出片的質量更高,如何做到畫面“乾淨”“通透”,一個方法是,我們可以根據拍攝的主題和風格,去選擇和尋找拍攝環境,比如,拍攝風景人像,可以去風景好的景區或公園;比如,職業形象照的拍攝,去專業的攝影棚或自己搭設背景幕布。但是,平時的拍攝,環境往往都不會達到完美,那麼,大家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景深的控制

景深的控制:景深,即拍攝時畫面清楚的一段距離,清晰的距離之前,為前景虛化,之後,為背景虛化。感光元件到鏡頭中心點的距離為焦距。對焦距離,即被攝體距離,指鏡頭中心到對焦點/對焦平面的距離。如下圖: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在拍攝時,我們要手動控制景深,讓景深變淺,得到我們想要的背景和前景虛化,虛化模糊可以淨化畫面,讓照片更“乾淨”。那麼如何得到淺景深?

①在對焦距離和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淺。如下圖: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②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如下圖,對焦距離為1.5m的景深要比3.0m的景深淺。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③光圈不變的情況下,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如下圖: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通過以上的分析,如果拍攝環境過於雜亂,我們可以嘗試控制景深,通過淺景深帶來強烈的虛化,來淨化拍攝的畫面。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2.拍攝角度的選擇

在人像拍攝時,我們通常選擇拍攝的角度是與正常人眼看過去的角度齊平的,這樣拍攝能夠滿足我們絕大多數時候的拍攝需求,而如果環境太過雜亂,並且,設備器材條件的限制無法制造理想的淺景深時,我們該怎麼做呢?不妨嘗試一下仰拍或者俯拍,同樣可以淨化背景很多雜亂的元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由以上兩張樣片我們不難發現,俯拍可以淨化背景,同時,俯拍也可以修飾人物的臉型,製造瓜子臉。不過,要注意的是,俯拍的角度,一般情況下不能過高,鏡頭焦距不能用廣角。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仰拍要注意人物臉部位置,拍攝時配合側面。在我們人像攝影構圖課程中為大家單獨介紹了適合人像的構圖,要知道如果單純地從下向上拍攝,會把人物臉拍得很胖。所以配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側臉,會讓畫面更生動。仰拍還能製造大長腿的效果,這也是非常受女孩子歡迎的拍攝角度。

3.人物服裝搭配與照片風格一致。

如果我們拍攝的主題是小清新、快樂、陽光、積極向上的主題的時候,畫面整體以明亮色調為主,那麼在服裝配飾上的選擇,要以淺色、亮色為主,如下圖: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如果我們拍攝的主題是低調的風格,如表示傷心、寂寞、陰沉、黑暗孤獨等負面情緒時,在服裝配飾的選擇則要以深色為主,如下圖: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讓照片乾淨通透 前期拍攝需要做好這些 著名攝影師於鵬告訴你

以上,就是這次為大家總結和分享的攝影知識,前期拍攝時,如何讓畫面“乾淨”,如何淨化與主題無關的環境因素。後期如何操作此文不再贅述。希望本文能給朋友們在人像攝影帶來幫助。

玩攝影,我們是認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