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国庆期间的外滩,不用多说你们也知道不是光“挤”这个字就能形容的。

可还是有非去外滩不可的理由啊,因为那一带有着无论是不是节假日,都很值得去走一走以及拍各种做作照的地方。

相比外滩一三五七九号万国建筑群旁络绎不绝的旅行大巴和招呼集合的喊声,外滩源有种惹人喜爱的清冷,树丛茂密,游人寂寥,即便国庆期间都没有一支旅行团小旗杆。

掩映在外滩源百年大树中,是英国领事馆最早在上海的办公别墅、别有洞天的女青年会大楼,许多我也叫不出名字的保护建筑,以及,躲在半岛背后窥探黄浦江大转弯的上海外滩美术馆RAM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老实说,即便不看展,上海外滩美术馆这栋楼本身,也值得一张门票。

上海外滩美术馆改造自1932年建成的亚洲文会,大楼青灰色的外观几乎还原了历史建筑的典雅原貌。

当年的亚洲文会大楼,曾是近代中国最早向社会开放的一座博物馆,也是最著名的东方学研究中心,设有演讲厅、图书馆、博物馆陈列室,参观者月均7000人(好一个黄金年代时髦文艺男女的打卡圣地)。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2010年,曾主持柏林“博物馆岛”设计的英国著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对这栋旧楼进行修缮改建,变为一个当代美术馆。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拉开细窄的铁栅栏门,走进80年前打卡圣地,Art Deco建筑对文(pai)艺(zhao)爱好者十万分友好。建筑本身的结构和装修,真的太!适!合!拍!照!了!

感谢大卫•奇普菲尔德,给你打Call!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白墙,照明简洁,陡罅的回旋楼梯,线条挺拔的黑色栏杆,强调对称设计的高窗,营造出一种古典秩序感,随手摁快门都有一幅优美构图,每个楼梯转角都是好照片。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这两天上海下着细细密密的小雨,雾气时有时无,傍晚金碧辉煌外滩建筑群在窗外虚焦成一团昏黄色的光晕,是这栋美术馆终年无休的巨大展品。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黄浦江的风从窗缝中穿过,撩起窗台旁坐客的头发,窗内外都若有所思。(拍拍拍,请继续拍,打卡拍摄不能停)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从顶层透下来的大块天光,又时时提醒来者,这不是30年代的老上海,而是一个走在艺术发展前沿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RAM在魔都算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美术馆,馆长Larys Frogier先生经常策划些大胆创新的展览和项目,去实践艺术家最具雄心的当代艺术。

这也是我很喜欢外滩美术馆的另一个点:看多了梵高、伦勃朗和米开朗基罗,偶尔会想换换口味,看看当代艺术,其实是对审美的另一种补完。

去RAM这天,刚好美术馆在做2017 RAM HIGHLIGHT。

2016年的RAM HIGHLIGHT“张鼎:风卷残云”曾是城中著名热事之一。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今年的RAM HIGHLIGHT取名“错置”,门外巨大的荧光红色告示板上,写着“错置”一周展览表演安排表,总共有10位国际艺术家,甚至有从午夜至清晨连续不间断的演出。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这是让平时不太了解当代艺术的人,也能感兴趣的综合性项目:展览、表演、舞蹈和戏剧诸多当代艺术元素混合,重叠不同层面的视觉元素,营造多元且开放的观看体验。

居然还有半夜演出,买夜票入场,就可以探索美术馆奇妙夜。

对于文艺青年们来说,在夜间探访美术馆真是人间最浪漫的事情。

即便不是文艺青年,想想看,半夜跟艺术家盖盖被(并没有),聊聊天什么的,欣赏一下难得一见的夜舞(这真有),坐着看窗外黄浦江上灯光渐渐亮了又熄,这感觉也实在太高级了!

进门后拿到同样是荧光色的展览介绍:

这一周里总共有莫里娅•埃文斯(Moriah Evans)、contact Gonzo小组、尼基玛·贾古达耶芙 (Nikima Jagudajev)、吴艳丹(Nunu Kong)、阿萨德·拉扎(Asad Raza)、拉菲·拉希德 (Rafay Rashid)、马滕·斯潘伯格(Mårten Spångberg)、唐狄鑫(Tang Dixin)、阿玛利娅·乌尔曼(Amalia Ulman)和安德罗斯·齐恩斯-布朗 (Andros Zins-Browne)十组作品。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去的那天下午,正表演的有莫里娅•埃文斯的《章回与残片》、唐狄鑫的《小偷小放》、吴艳丹的《对不起,没有音乐》、阿玛利娅·乌尔曼的《新世界1717》还有布满整个四楼的阿萨德·拉扎《根序列。母语》。

以舞蹈和交互为表现形式的当代艺术,带给人的视觉感染力相当强。

美术馆里人不多也不少,两百上下吧,刚刚好最适合看带互动的艺术项目。

2楼《章回与残片》大概进行了有一会儿,几位现代舞演员在大房间里做着肢体动作,音乐低不可闻,导演莫利娅偶尔过个几分钟就给一点点新的舞蹈提示,演员们自己创作或者休息。

3楼《新世界1717》,奇思妙想的展示会让你耳目一新。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4楼《根序列。母语》倒是人头攒动,26颗树搭建出来的小树林里,小孩子们跑得不亦乐乎,舞者自由地表演。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莫名熟悉的室内场景让人联想到《Sleep No More》那一幕移动的邓西嫩森林,将森林放进建筑内部,果然是每个艺术家对古典神话与故事相似的致敬手段。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找了个算是空旷的地板盘腿坐了下来看一会儿《章回与残片》,又跑去《根序列。母语》玩玩,晚点再回到《章回与残片》和舞者还有艺术家聊聊天……

RAM HIGHLIGHT整体气氛很轻松,也相当自由,浮光掠影地看不会没收获,呆久了也不会感到特别闷。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要说上海外滩美术馆另一个让人喜欢的理由,那就是楼梯狭窄(而且混响非常足)。

在走上走下的过程中,刮一耳朵其他看客的对话,真是逛当代艺术展最最最最重大乐趣之一没有第二。

随时可以听到交错而过的访客发出黑人三问:

我在干嘛?

他们在干吗?

我要看什么?

以及进阶三问,来自观看者灵魂对Contemporary art的终极拷问:

我在看什么?

这真的是艺术吗?

为什么我要看这些?

没有三问,何以艺术?!

我有一个朋友,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助理馆长,一个艺术历史系的博士生,她曾经就“三问”写过一本介绍Contemporary art的巨著(真的挺厚一本),希望能指引每个在美术馆里的“三问者”,了解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所在。

总结来说,就是相比古典艺术直观的视觉美,Contemporary art更注重“好玩”。

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许多都不是静止的,他们将空间和时间都考虑到艺术品的呈现中,他们关注作品对观看者情感的唤起,甚至观看者的现场互动以及社交媒体互动,都被包含到作品中。

看展览的观众,也从纯欣赏的旁观角色,发展到“欣赏”、“感知”及“参与”并行的多元观看角色中。这次展览中有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艺术家尼基玛·贾古达耶芙带来的编舞作品《路易斯安那》。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这个作品长达四个小时,舞者穿着柔软的睡衣和袜子,轮流交替地在场地里进行演出。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而休息的舞者就会坐到观众身边,跟观众随意交谈。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与其说这是一场舞蹈演出,其实更像是一个社交的聚会。观众成为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他们会跟舞者交谈、互动,他们的情绪流露都会影响着作品的发展。

RAM还曾做过一个展品,堆在进口处墙角一座五颜六色的糖果山,每个看展览的观众都可以随便去拿去吃,从展览开始到结束逐渐消失的糖果山,就是这件作品存在的意义。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今年的2017 RAM HIGHLIGHT,几乎所有作品都有现场表演和互动。

这些互动简直像浸入式戏剧《Sleep No More》里的1:1表演彩蛋,有时候是帅气的男舞者亦步亦趋跟着你,有时候他大声朗读台词,还些人会突然跑到观众来一段即兴舞蹈。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这次遇到的观众还是害羞居多,许多观众看演员走到面前,都会别开脸甚至躲得很远。

我就会心里面在为大家狂叫多可惜啊,《Sleep No More》跪求一个互动都不一定能拿到,观看展览这里想怎么跟演员互动怎么来。现场还是小朋友们更会玩,一个10岁不到的女孩跟男舞者学习和舞蹈,亦步亦趋甚至对舞,气场不输给人家舞者。

不少作品还有社交网络的任务部分,比如阿玛利娅·乌尔曼的《新世界1717》还有《根序列。母语》。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根序列。母语》在社交网络上召集“护树人”照顾大厅里的26颗树,并给与这些“护树人”礼物,完成这一系列有趣而且环保的任务,也意味着参与完成一部分作品。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这些作品同样拥有深意,甚至于因为这些作品是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创作的,所以就存在着只有当时参与的观众才能欣赏到的珍稀性。

比如只此一场的“美术馆奇妙夜”——马滕·斯潘伯格的《夜色》,吸引了将近四百多名观众在深夜十一点造访美术馆。艺术家和他的团队成员进行了长达六个小时左右的黑夜之旅,和观众一起进入一种抽象的永恒。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同样带着这种“限定”标签的,还有艺术家拉菲·拉希德的《粗暴森林》。这更像是一场摇滚乐演出,仿佛一场转瞬即逝的狂欢。离开这一夜,这个作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未来过一样。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差不多也玩得尽兴了。请千万要记得,游荡的最后一站,是必须要停留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天台的。

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天台是这片外滩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站在天台上,向左看是东方明珠和东方三杰金茂、上海中心、上海大厦,向右看是施工现场,夹缝里有老居民楼里晒出来的几件衣服和一双皮鞋。

这座历经了几百年沧桑与繁华的城市,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艺术气息,晚风扑面而来,带着雨水的温柔。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有意思的上海,摩登又美丽的城市。

哪怕我不懂当代艺术,你不懂当代艺术,也不妨碍我们在这个地方去近距离地接触艺术新的面貌与形式。

而且我也为你们准备了20张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参观门票哦!

想要的话,就来跟我说说,你们对上海外滩美术馆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吧!

爱你们!

本期文字协力:徐文瀚

当代艺术?不就是去美术馆欣(拍)赏(照)嘛~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