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航母下水試航的日子一步步臨近,不少軍迷朋友們的內心還是很激動的,有消息稱會在4月23號海軍節這一天下水試航,眼看著日子就在眼前,讓我們拭目以待。國產航母能有今天的輝煌,自然離不開那些背後為其默默付出的人,潘際鑾院士就是這樣一位默默的傳奇科學家,他的出現讓中國國產航母提前出現30年。


隨著國產航母下水試航的日子一步步臨近,不少軍迷朋友們的內心還是很激動的,有消息稱會在4月23號海軍節這一天下水試航,眼看著日子就在眼前,讓我們拭目以待。國產航母能有今天的輝煌,自然離不開那些背後為其默默付出的人,潘際鑾院士就是這樣一位默默的傳奇科學家,他的出現讓中國國產航母提前出現30年。

如今他已是一位91歲高齡的老人,但是他的傳奇一生卻讓人讚不絕口。前些日子,這位科學老人搖身一變,成了“網紅院士”,因為它給中國有志青年上了一堂人生課,激勵青年們的愛國熱情。潘際鑾院士曾用30年的時間,成功攻破了一項價值千億元的技術,用青春和汗水詮釋了什麼是愛國。

潘際鑾院士是中國頂尖的焊接專家,也是如今中國身價最高的焊接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幫助中國在焊接領域一舉打破西方封鎖和領先的局面。他研發出了一款能自動焊接類如航母、運載火箭等大型設備的智能焊接機器人,這一發明,讓很多焊接工人再也不用承受強光帶來的眼睛損傷,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質量。


91歲高齡的潘老可以說是我國焊接技術的奠基人,上個世紀50年代時,潘老就已經開始研究焊接技術了,但是當時實驗條件比較簡陋,但是潘老從未說過放棄,在研製出第一項焊接技術時他立即投入生產應用,一刻不敢耽擱,因為需要尋找出不足再去改進。

潘際鑾院士也是當今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焊接專業的創始人,很多人都說,焊接是個又髒又累的苦差事,這麼好的大學應該開設高大上的專業,其實你錯了。大型機械化武器或者裝備都需要用到焊接專業,行業無大小,技術無優劣,正是這個不起眼的焊接技術,解決了我國很多大型工程難題。

我國第一條高鐵、第一座自行建設的秦山核電站,無一不留下了潘際鑾老院士的足跡。沒有他和他的焊接發明,還真未必能進行的這麼順利。他開創了高鐵鋼軌的焊接技術,讓中國高鐵引領世界;他擔任了秦山核電站的唯一焊接顧問,讓中國的核電能源走向世界更強。


當然,潘老最突出的貢獻領域當屬造船業了。美曾做夢都想挖走這位焊接奇才,美專家稱如果中國沒有潘際鑾,也就沒有第一艘國產航母。91高齡的他,仍然騎自行車堅持上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截止目前,這位科學老人的發明總價值已經在千億元以上,但是自己依然艱苦樸素過著平淡的日子,不為名,不為利,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給祖國帶來興旺。

根據國際航母造價的綜合算法,我國改造瓦良格號航母和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的總費用約為180億美元,加上人工費用以及養護等等,預計達到2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500億以上。但是潘際鑾老院士的航母焊接技術,卻給我們省下了一大筆錢,俄專家認為僅花了1000億元左右,足足給祖國省下了500億,剩下的錢都可以再造一艘航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