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窮”女孩的故事

两个“穷”女孩的故事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1113個作品

物質的貧窮讓人自卑,精神的貧窮讓人自大。

作為一個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身份的認定讓小東膽小與孤獨。

小東父親八幾年就在城市裡務工,那時候當一名工人還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小東父親光榮的從小東爺爺手裡接替過令人眼紅的工人職位,或許是運氣不好、又或許是情商人脈不足,戶口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因此小東父親只能做一個"臨時工"。"臨時工"的角色一直困擾著小東一家,究竟有多困擾,舉個例子吧,逢年過節,小東家收到的福利總比正式工少一些,小東上學要交學費,而正式工的子弟是免費入學。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小東家的主婦總有怨言,不過也只能發洩到小東父親身上。

小東算是第一代"北漂"的獨生後代吧,假如父母狠心一點小東就成了留守兒童。但是北漂生活對於小東來說也並不好過。父母忙碌到沒有時間整理家務,髒衣堆成山,小東就一人在這堆山裡藏來藏去。6歲的小東獨自在家,獨立買飯,能發出聲音的朋友是電視機。

所以小東經常奇怪:為何別的小朋友的校服總是白得耀眼,而她的校服總是發黃;為何別的小朋友的鞋底,即使是下雨天也都是乾乾淨淨的,而她的鞋則滿是泥巴。後來她才知道,白色校服是一個不用上班的媽媽洗的,家境優渥;乾淨的鞋是因為這個小朋友家裡有專職司機負責接送他,他從來不走路上學。

小東也常常責備卻也能夠體諒媽媽的粗心大意,記得她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小東媽媽永遠都是那個最後來接孩子的家長,有一次竟然晚到離譜,全園只剩小東和一名陪著她的老師。老師責備起小東媽媽,但又有什麼用呢,她確實照顧小店忙不過來,缺勤一分鐘就少掙一分鐘的錢。的確,在小東最需要父母照顧的時候,父母沒有能夠積極回應她的需求,以至於小東在長大後也不太積極與父母溝通。

另一方面,小東的小家似乎缺一位能主事的家庭主婦,或是父親的收入不足以支撐一個擁有家庭主婦的家,又或是媽媽更愛能獲取收入的感覺。90年代,物價沒有飛漲到嚇人,沒有磚家鼓勵買房炒房,父親當工人母親開小店就讓租來的小家很富足,小東可以擁有班上最貴的手錶,但物質上的富足並沒有讓小東在其他當地同學前多麼耀眼,相反,沒有本地戶口這件事有時卻會讓她很難堪。

小東超級怕查居住證的警察,雖然在課本上警察本應是保護她的人。她也不知道究竟被查到會怎樣,他也很納悶她們一家都是老實巴交的好人,為何還要害怕警察呢?也許別人根本不在乎你擁有哪裡的戶口,但是小小的又敏感的她已經將沒有本地戶口的自己認定為一個異類。尤其是每次開學交學費,小東總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單獨去交,還要經受收款老師的質疑的眼光。

即便如此,小東仍感謝父母將自己留在大城市,這裡無疑有更多的知識和機會,她學聲樂、接觸藝術,雖然70年代高中畢業的父母並不能準確說出為什麼而學,但起碼這樣的做法對培養一個淑女還是有用的。

然而到了房價飛漲的年代,小東父母發現已經無法適應這個世界的節奏了,當工人開小店已經淪落到了社會的底層。而十八歲出落成大姑娘的小東,拿著父母賣房的錢走上了留學的道路。

在城市裡沒有家,又賣掉老家的房子,小東父母拿自己的後路賭小東的遠大前程。20年了,小東父親還是那個沒有頭腦的工人,他能想到的籌錢的辦法,也只有這些了。

當小東學成歸來,小東盤算著究竟需要多久能換回來父母賣掉的房。她走得這幾年,正是房價飛漲的時候,也許那些錢用在炒房上他們還能小賺一筆,可偏偏小東一家用在了投資女兒身上……那些等待的歲月在漲價中逐漸發酵,讓躊躇滿志的小東發現無論她做些什麼項目,最急缺的、最急需解決的,其實是錢。而這種感覺讓她認定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窮人,一定時期內也無法擺脫了。相反,與她年齡相仿的拆遷小主們,已經可以拿著厚厚的資金,隨便加盟一些線下門店了,這就是輸在起跑線的感覺吧。

在小東當小北漂的時候,她與曾是房東的女兒小西成為了發小。城鄉結合部的房東一家,靠給別人打工過日子,後來,城市的高樓大廈佔據了他們的村莊,他們平白無故得擁有了很多房子,銀行賬戶平白無故加了好多零,接下來再沒有給人打工的必要了。

一切來得太快,來不及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頭腦暫時還匹配不上這些財富。小西經常對小東八卦他們村裡的光怪陸離,精彩程度簡直堪比狗血電視劇呢。她某個同學的爸爸在外面和酒店小姐又生了一個孩子,她的親姑姑揹著老公與自己家的司機好了,誰與誰復婚了兩次,誰為了多得到一份人頭錢離婚了或者提前剖腹產了……

金錢考驗著各種關係,哪怕是剪不斷的親情,聽上去他們好像都沒有經住這種考驗。然而這樣的錢,卻是小東夢寐以求的東西。

逐漸不缺錢的小西父母,開始逐漸包辦小西的一切:上學、工作、甚至是婚姻,卻從不培養小西應有的技能。小西從沒上過任何興趣班,她的興趣就是看偶像劇。小西接受父母給予她的一切,自然也不敢頂撞父母。這竟然讓小東有些羨慕,因為小東從小就自己拿主意的人生讓她累覺不愛。

小西常向小東炫耀父母準備讓她進某事業編,哪怕是個收費站的收費員她都覺得非常自豪。小西對小東描述她眾多的相親的對象,一定要介紹男方的父母和親戚如何有錢或有權,這樣她和他的價值才能夠體現出來。

雖然不苟同小西的炫耀理由,但是有人給你包辦的感覺真的讓小東感覺好極了。不過小東卻勸說小西,你現在之所以總在享受父母給予的一切,是因為你自己還不夠強大,靠你自己還得不到他們能直接給你的東西。如果有一天,你能證明靠自己完全能得到比他們給的更好的東西,那麼他們就不會再瞎叨叨了。

小西不懂。繼續接受父母安排的一切,和看韓劇。

越走越遠的她們,不僅僅表現在地理上,更多的是三觀上。太久不聯繫,小東猜小西應該到了準備嫁妝的日子,然而發消息過去,卻回覆她已經離婚了。僅僅是一段為期20天的婚姻,而這期間她卻經歷別人了7年之癢才有的水深火熱。

小西懷疑男人出軌,找證據、查電話記錄和開房記錄,她用她的思維這些證據串聯起來編成一個故事,大鬧男方工作單位,男方被開除,他們也終於離了婚。

這個場面像極了小西曾對小東講的,村裡人光怪陸離的故事啊。小東雖然很同情小西,卻沒有站在小西這一邊。小東沒說幾句安慰的話,反而一直勸說小西要認識自己的不足,努力成長。

小西也坦白,直到如今,她也看到很多努力的人境遇都還不差,她原以為她令人豔羨的拆遷身份就能幸福一生了,可是很多通過自己努力而有所收穫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你記得嗎,你初中說你長大了必須要出國,師夷長技以制夷,當時我以為你在吹牛,而現在,沒想到你真的實現了。

小東無奈地笑笑,其實心底卻正在盤算小西家的幾套房產和地產最近又漲錢了吧。

小西依舊從事重複性的工作,依舊不斷地接受相親。當90後的小西說出,她是否還有人要的時候,讓小東恍如隔世!她似乎已經看到了小西今後生活的樣子,找個人結婚、生子、今天重複昨天的工作、30歲如此、50歲亦如此……

小東和小西是發小好朋友,一個向東走,一個向西走,她們很想成為越來越好的朋友,但現實卻是越走越遠。她們偶爾也會聯繫一下,寒暄之後,就沒有了下文。因為小東說的事情小西不懂,小西的八卦新聞小東也不想聽。唯有女生之間的情誼還在,讓她們無論遠在天涯海角,仍能在特殊的時刻,想起對方……

"喂?你,還好嗎?"

/

『有故事的人』長期徵稿,稿酬600元/篇。

一經採用,即可獲得鳳凰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客戶端、企鵝號等中國知名網絡媒體等大量強勢的傳播資源,並有機會被改編成廣播劇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故事酒吧》(調頻FM95.4)播出。

審稿週期30天,歡迎長期關注、來稿。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 故 | 事 | 的 | 人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