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送給社會人,《小豬佩奇》教會了我什麼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電視裡播放著《小豬佩奇》,小萌寶搬著自己的小椅子,像個大人一樣,端端正正地坐著,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


看,佩奇和喬治馬上就要往豬爸爸身上澆水啦,這是小萌最愛看的一集,每當看到這裡,小萌總會咯咯大笑。


坐在一旁的八十多歲的太奶奶第一次看這個動畫片,指著豬爸爸告訴小萌,“看,戴眼鏡的豬八戒。”


小萌懵懂地看了一眼太奶奶,伸出右手食指,指著電視中的豬爸爸,咿呀咿呀地擠出兩個字,“粑粑”。


雖然“爸爸“和”粑粑“的發音還分不清,小萌可能是要告訴太奶奶,那不是戴眼鏡的豬八戒,那是她最愛的豬爸爸。


小萌萌喜歡豬爸爸,大家都喜歡豬爸爸。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至少在家裡循環播放一年了,因為小萌寶吃飯、睡覺、拉粑粑,都得依靠豬爸爸來哄。


孩子的玩具、衣服、餅乾什麼的,上面都是佩奇、喬治、蘇西、瑞貝卡、佩德羅、丹尼、艾米麗、理查德、坎迪、蘇怡,甚至還有羚羊夫人和公牛先生。


Oh my god, 請原諒我一口氣說出來這麼多人的名字,不是我記憶力好,而是我敲字的時候,佩奇和她的朋友們都在冰箱貼上看著我呢。


豈止是人名記得全,隨著無限次的循環播放,好多內容都早已爛熟於心,甚至我這把年紀了,都會莫名其妙的盼著來場暴風雨,好給家附近砸個泥坑出來,然後有機會穿上靴子去泥坑裡跳來跳去,只可惜,北京到處都是一塵不染的水泥地,實在找不到像樣的泥坑。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記得剛開始看《小豬佩奇》的時候,小萌寶的媽媽問我,“看完這個動畫片,有什麼感想啊?”


“感想就是兩個字,有錢,感覺豬爸爸一家豪有錢,自己和父母都住著獨棟別墅,帶院子和花園的那種,出門就是敞篷汽車代步,豬爺爺還有私人小火車和遊艇,隨便發個疹子就有私人醫生棕熊醫生上門,不用許願就能當地大明星土豆先生尬聊,車子陷泥坑了有兔小姐開直升機救援,上私人訂製的幼兒園,參觀高大上的博物館……”


萌萌媽給我扔過來兩個字:膚淺。


待我跟著小萌一遍又一遍看過之後,我還真覺得用“有錢“去形容佩奇一家,真是太膚淺了,拋開”有錢“這個事不談,豬爸爸、豬媽媽、豬爺爺、豬奶奶,還有他們的街坊鄰居,其實教了我們不少人生道理,特別是豬爸爸。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豬爸爸是一個上班族,豬媽媽一看就是從小被富養的公主,擅長高雅的小提琴,而那擁有別墅、私人小火車和遊艇的豬爺爺,其實是豬爸爸的老丈人,按我庸俗的理解,豬爸爸就是一典型的鳳凰男。


這個鳳凰男運動細胞強大,長跑、游泳、跳水、滑冰樣樣精通,還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音樂細胞同樣不少,手風琴拉得有模有樣,架子鼓打得鏗鏘激昂。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豬爸爸還特別愛吹牛,總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是專家,比如,他對各種路線瞭如指掌,但只要他指路,從來都把地圖倒著拿,而且總會迷路。


就這麼一個吊兒郎當的選手,從來不跟家人發脾氣,表面看起來糊塗,內心卻很有分寸,隨著跟豬爸爸接觸越來越多(其實就是陪著孩子一遍一遍地看),我慢慢覺得,這才是一個男人、一個父親應該有的樣子。


愛,需要表達


豬爸爸和豬媽媽從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表達愛。


豬媽媽過生日,佩奇和喬治把媽媽推到客廳,然後回廚房和豬爸爸一起為豬媽媽準備生日驚喜。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一家人忙前忙後為豬媽媽準備生日禮物和驚喜,佩奇問,“媽媽幾歲了”,爸爸在她耳邊說了一個數字,然後說,“這是秘密,我們就給媽媽插三根蠟燭就好啦。”


好溫馨有沒有。


等蛋糕、彩旗、氣球都準備好了,媽媽一進來,就被朋友和家人包圍,但這不是結束,她開心地拆開禮物,發現是一條漂亮禮裙,再一轉身,豬爸爸已經西裝革履等著她,手裡拿著兩張戲劇票。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還有一次,豬媽媽在豬爺爺家的花園裡摘藍莓,一不小時掉進了藍莓叢裡,豬爸爸化身“王子”,拿著豬爺爺給的剪刀當寶劍,在荊棘遍佈的藍莓叢中勇敢地救出了“公主”豬媽媽,然後,他們在佩奇、喬治和豬爺爺面前,甜蜜地擁吻。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好浪漫有沒有。


“這種溫馨浪漫的場景,在結婚之後,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有多久沒有出現過了?”每次將要播放到這些“膩人”片斷的時候,我得先找個地方暫時迴避一下,以免被萌萌媽問得無言以對。


愛不需要回避,愛也不能羞澀,愛需要表達,愛需要行動,像豬爸爸一樣,大大方方做一個溫暖的好男人。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約會,看著爸爸化身“王子”救“公主”媽媽,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愛的種子,這顆種子會給他們一個範本,未來自己有了家庭,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彼此相愛。


愛,不要藏著掖著,而需要表達出來,這正是豬爸爸教會我的。


包容,從不抱怨


如果問《小豬佩奇》教會了我什麼,第一是愛需要表達,第二則是包容和不抱怨,包容孩子的調皮搗蛋,理解長輩的生活習慣,對麻煩事兒從不抱怨。


有一次,豬爸爸種了一個大南瓜,並且特別喜歡這個心愛的大南瓜,有一次,佩奇學騎兩輪自行車,剛學會騎就不小心給爸爸心愛的南瓜撞碎了,豬爸爸只是安慰孩子:“佩奇,你沒事就好。”


還有一次,豬爸爸決定洗車,佩奇、喬治和豬媽媽都過來幫忙,喬治不小心把海綿掉到泥坑裡,用髒海綿把車擦髒了,豬爸爸豬媽媽沒有大聲訓斥他,只是默默把車再擦乾淨。


緊接著,喬治又把髒海綿放在了清水裡,把整桶手都弄髒了,佩奇又來神助攻了,她把這桶髒水又倒在了剛擦的車上,車子白擦了,豬媽媽都有點忍不住了,說道:“佩奇,你不該……”。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豬爸爸趕緊說,“沒事,用清水衝一下就好了。”接上水管後,佩奇又好奇地拿著水管,弄了家人一身水,大家衣服都溼透了。


像這樣的“不聽話的熊孩子”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佩奇家裡發生著,比如,剛換上的新衣服就被弄得滿身泥,剛收拾好的房間就被扔得一片狼藉,剛買回來的新玩具就被拆壞了……這些場景,是否感覺很熟悉,就好像是每一天都發生在每一對父母身邊的事。


每次看到這裡,我就在想,如果換作是我,我能像豬爸爸一樣心平氣和嗎?


前兩天和朋友聚會,朋友感嘆,真懷念從前沒有孩子的日子啊,現在的孩子兩歲就開始叛逆,忙碌一天之後回到家,孩子又給添亂,能一點兒都不煩躁、不抱怨嗎?


豬爸爸從不煩躁,也從不抱怨,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他從不跟孩子生氣,永遠和顏悅色、不慌不忙,豬爸爸從來都只會說“沒事”、“這麼小的事就不要抱怨了”、“至少乾淨了一小會兒”之類的話安慰別人,頂多也就是溫和的批評一下而已。


但是,千萬別覺得豬爸爸脾氣好,就覺得他是一個常年窩在家裡的面瓜,豬爸爸在外面也有一幫兄弟,會經常去踢球,還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當有人來挑戰他的紀錄時,本來已經掛靴的豬爸爸在豬媽媽和佩奇的支持下,準備重新回到賽場贏得榮譽。


一切就緒,就要上賽場了,豬爸爸才發現怎麼也找不到他那雙冠軍金靴了,而他必須得穿上那雙曾給他帶來幸運和榮耀的靴子,怎麼辦呢?


繼續找咯,打電話給豬爺爺才知道,那雙冠軍靴子被他的老丈人給當成了花盆,種上了蕃茄。


接下來,豬爸爸到了賽場,沒有靴子,還好老丈人及時趕到,將種了半年蕃茄的冠軍靴子送到,豬爸爸成功衛冕跳泥坑冠軍,贏得佩奇的崇拜和全場觀眾喝彩。


類似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


比如,上一輩的人,生活節儉慣了,有些習慣可能你根本就看不慣,甚至想去改變,可他們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下來的,你能改變得了嗎,唯有包容,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事情也許沒那麼糟


學一學豬爸爸吧,他老丈人都把他的冠軍靴子當成花盆了,在關鍵時刻還差點毀了他的重要比賽,可人家豬爸爸一句抱怨都沒有,這哪是一般的鳳凰男能比擬的。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有趣,大智若愚


“愛和包容”,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能擁有這兩條已經足夠好了,如果還要加上一條,我想應該是“有趣”。


是的,有趣,一個有趣的靈魂,也正是像我這樣慢慢步入中年的男人正在消失的東西。


有一次,佩奇一家四口吃完飯,遭遇了停電,佩奇連續發問“還可以開燈嗎”、“還可以看電視嗎”,待都被否定後,佩奇陷入了小沮喪。


這時,豬爸爸來招了,“不如佩奇來為我們播報今天的天氣好了”。


於是,一家人把一個大廢紙盒子剪出了個洞當做電視機,豬爸爸舉著手電筒照著佩奇,佩奇興奮地坐在“電視銀幕”裡,模仿新聞主播,準備開始自己的“停電播報”。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就在此時,來電了,佩奇很失望,按照我們一般的思維,來電了就趕緊開燈開電視回到正常生活啊,這點小把戲立刻消失,但是請注意,豬爸爸沒有這樣做,他說,“親愛的,我們繼續來播報吧”。


於是,豬媽媽輕輕地關掉了燈,一家人假裝還在停電,愉快地欣賞起佩奇的“停電播報”。


有沒有電不重要,生活的秩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快樂,一個有趣的靈魂可以製造快樂。


生活中的意外,對無趣的父母是煩惱;對有趣的父母,是給孩子製造難忘回憶的契機。


不僅有趣,而且還經常“糊塗”,這個經常被佩奇嘲笑的“糊塗的爸爸”,

為了給孩子們找彩虹,開好遠的車程到下一個山頭;


為了滿足佩奇餵鴨子的願望,餓著肚子把剩下的蛋糕貢獻出來;


為了答應佩奇不破壞汽車上的蜘蛛網,寧願騎車上班也不開車;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為了安慰滑冰摔倒的佩奇,親自示範摔倒來告訴佩奇,摔跤不併不可怕,重新站起來就好;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為了讓佩奇用豬爺爺家的望遠鏡看星星,破例第一次在晚上外出,給平淡的生活帶來驚喜。


。。。。。。


這樣的情節不勝枚舉,表面上看起來“不務正業”的豬爸爸,內心卻很有分寸。


那個經常吹了牛就打臉的豬爸爸,那個研究大數據的豬爸爸,那個愛老婆愛孩子的豬爸爸,那個一直童心未泯的豬爸爸,著實帶給了我許多溫暖和感悟。


我也期待成為萌寶的那個豬爸爸,用寬容的心,愛人的心,對待家人,對待生活,讓人生充滿樂趣,讓家人更幸福。


掌声送给社会人,《小猪佩奇》教会了我什么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