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文/馬慶雲

《歡樂喜劇人》第四季剛剛謝幕,郭德綱與合作衛視平臺便聯手宣佈,即將上馬一檔主打相聲綜藝的喜劇節目《中國相聲人》,並且這檔節目將在5月和8月之間播出。這一消息,意味著,這檔節目將以綜藝節目慣有的12期的方式進行。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然而,5月份已經行至過半,郭德綱和《中國相聲人》方面卻遲遲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郭德綱在早前的宣發發佈會上聲稱,這將是一次德雲社成員們的相聲盛宴,大量德雲弟子上場。也許,正是因為這句話,讓老郭面對了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

14日下午,合作衛視平臺宣佈,將進行《相聲有新人》的全球海選活動,歡迎單口、對口和群口相聲,值得注意的是,脫口秀也在行列之中。顯然,郭德綱即將主持並擔綱導師的《中國相聲人》倒掉,並且以《相聲有新人》的方式涅槃重生。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關於這次改名,目前官方並無任何準確回應。《中國相聲人》的“中國”二字,顯然充滿了德雲社與郭德綱的霸主野心。老郭方面,這些年在振興相聲行業上,功不可沒,從早前已經沒什麼人聽相聲了,到最近幾年的相聲票也能一票難求甚至單張票價上萬的奇蹟出現,均是郭德綱帶領德雲社打下的戰果。乃至於全球海外的多地多場次巡演,也是中國相聲第一次以賺外匯的方式走出去。

若以此來論,郭德綱當然當得起“中國相聲人”幾個字。然而,在衛視平臺播出的節目中,有一個明文規定,綜藝節目儘量減少地域名詞,尤其是大部頭的地域名詞。對於“中國”二字,顯然是這次改名風波的重要因由。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主流相聲界方面,顯然並不認可郭德綱可以代表“中國”相聲。因此,早先這檔節目的名字,還是存在不小的爭議的。一旦《中國相聲人》上馬,是否意味著不參與這檔節目的相聲演員就不能算在中國相聲人行列之中呢?這種暗鬥,也直接造成郭德綱方面很難在各家相聲演員中求取平衡。

中國相聲非常講求門派觀念,師徒傳承明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當年郭德綱與徒弟曹雲金還是“患難之交”的時候,曹雲金代表師父門面參加央視相聲大賽,在眼看著即將奪冠的節骨眼上,郭德綱強令曹雲金退賽,徒弟也只得聽從師父的命令,與這項可大可小的榮譽失之交臂。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這次的《中國相聲人》,在演員招聘方面,也一定面對相聲門第之間的是非紛爭。曾公開批評郭德綱相聲走三俗路線的姜昆,在《中國相聲人》爆出新聞之後,選擇默不作聲。這種不做聲,才是最為讓人要使勁推敲的。這種不表態,更像是一種不支持,與當年姜昆親臨高曉攀喜劇人舞臺之旅截然相反。

這意味著,姜昆及其徒弟們,是很難參與到這檔相聲比賽當中來的。而苗阜方面,也在近日發了一頓感慨,不能撐死自己,餓死同行。這句看似無傷大雅的話,實則對整個相聲行有著觸目驚心的觀感。苗阜及其青曲社,估計很難參與到《中國相聲人》當中來。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而撐死自己餓死同行,之所以觸目驚心,實在是打在了德雲社這次相聲綜藝節目的軟肋上。無論在節目宣傳上,還是節目的具體運作方面,都是主打郭德綱與德雲社旗號,德雲社的演員成為這次綜藝的重頭戲,不少相聲團體亦有為德雲社小字輩演員做配菜的擔憂。自己為了露個臉而給別人當了配菜,更是一種技不如人的觀感,尚且不如不去湊這個熱鬧。

德雲社在相聲行業一家獨大的局面,也造成了它十分孤獨的尷尬處境。因為相聲門派林立,而各家師父又都不願意成為被郭德綱餓死的那個同行,所以不會輕易允許自己的徒弟去參加比賽。這也便造成,《中國相聲人》雖然名頭很大,但卻除了德雲社之外的相聲演員,根本找不到其他知名相聲人士。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如果只用德雲社幾百號演員上場,當然也能實現一臺較為完美的綜藝相聲秀。但這多少違背了“中國”二字,尚且不如叫“德雲相聲人”了。藉此可知,老郭實際上有些騎虎難下了。當年勒令曹雲金退賽的師徒制度,造次作用甚至說是報應在自己的綜藝節目頭上。

更名為《相聲有新人》,期待在新人演員裡邊海選一些面孔出來,正是要繞開這個師徒制度的煩擾,讓那些沒有太大師徒名分羈絆的演員出來湊人數與撐場面。相聲行業,本身與脫口秀表演屬於兩種娛樂形式,但這次的《相聲有新人》也開始大張旗鼓地鼓勵脫口秀演員參賽,目的十分明確,繞開相聲老人,像一個沒有門派的團隊進軍,保障節目不至於淪為德雲社秀場。

郭德綱《中國相聲人》慘遭改名,相聲流派或恐集體死掐德雲社

以上這些,實在是給郭德綱與德雲社敲響警鐘。真正困擾相聲發展的,並非主流還是非主流之爭。當下的相聲困境,依舊在於門派林立,師父限制徒弟,各家往來太少,缺少有效的實質性的市場溝通。我們不妨換個思路。

已經運作成熟的演唱會經紀,會在一個秀場裡邊招到各家娛樂公司的藝人,進行拼盤演出。而門派觀念非常的相聲行業,卻嚴重缺失這種市場機制。德雲社演員一輩子也不會與青曲社演員站在同一個秀場裡邊。真正作祟的,還是那些門派後邊的師父們。

所以,如何將相聲門派正規化、公司化、市場化,如何讓相聲人才在各大相聲公司之間自由流通,才是振興相聲的重中之重。經此一難的郭德綱,希望他能想清楚這一點,不要繼續拿著古代的師徒制度抱殘守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