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山溝的故事(三)—秋天裡的協奏曲

夏陽的火爆脾氣日漸消散,它日益柔和了,這時夏雨也走了。天高氣爽了,天那麼高、那麼藍,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雲。秋風吹拂下,秋陽溫和的審視著這條溝,看清楚溝裡的萬物後,它分門別類的給山溝薰染上金黃色、紅銅色、枯黃色和土褐色。這條溝裡的萬物經過夏天的喧鬧後也變安詳了,像農婦一樣不慌不忙的登臺展示自己醞釀的果實。那掛滿樹頭紅紅的一串串的是熟透了的山楂,旁邊那個頭稍小顏色粉粉的是熟透了的野山楂,那橘紅色的像燈籠似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是熟透的柿子,那紅紅的圓圓的是熟透了的蘋果,那紅紅的像珍珠似的是熟透的野棗子,那紅黃綠一體橢圓形的是熟透了的山秋桃,那渾身長滿刺的黃球是熟透的栗子,還有那田地裡一片片耷拉著金黃腦袋的是熟透了的穀子,那一片片挺拔在頭頂的紅是熟透的高粱……漫山遍野的野草也由綠變黃,隨秋風不停的搖晃著乾癟的身子,在搖晃身子時不忘把草籽隨風搖飛,把種子散滿山坡。

溝底裡的小河變瘦了,草木變稀了,小夥伴們又敢踏進深溝裡了。歡悅地夥伴們像猴子一樣爬到了各種果樹上,這些果樹的枝蔓大都長的又繁多又粗壯,兩三下即可竄到大枝杈上,隨風在上面搖擺,搖搖晃晃的樣子像極了猴子。有時像孫悟空一樣坐在枝杈上隨心所欲地挑選著果子,看那個果子長的順眼,伸手摘下來放進嘴裡,秋天的果子無一例外的好吃,一聞就清香撲鼻。

比小孩們更忙的還有那些鳥兒,瞧,鳥兒也在不同的果樹間飛來飛去。有的鳥兒比如麻雀還會挑食,它們吃夠了果子,就會把目光放到那成片的穀子上。大人們為了不讓這些麻雀搶穀子吃,會扎制幾個稻草人放在地裡嚇唬麻雀。那些麻雀遠遠望見那身披長袍隨風搖擺的稻草人會膽戰心驚,可它們很快就發現那些稻草人老站在原地不動,膽大的麻雀就偷偷的潛進谷地邊偷吃,邊吃邊望望稻草人的反應,那些稻草人還是一動不動,麻雀明白了,它們成群呼啦啦的衝進谷地裡歡快的吃起來,吃飽了,還惡作劇般在稻草人的身子上拉上一攤攤鳥屎。

夥伴們吃夠了果子就會想起新的吃法,自發分好工後,各自回家開始偷東西,有偷油的,有偷鹽的,有偷小鍋的,有偷火柴的……哈哈,夥伴們要在溝底野炊了。夥伴們也會從地裡挖來地瓜、花生、土豆……就近在小河裡把它們清洗乾淨。然後挖好土灶臺,支起鍋子,點燃木柴,鍋子裡放進水、油和待煮的東西。鍋底的火苗噼裡啪啦的響著,鍋裡的水咕咕的翻滾,小夥伴們的心焦急的等待著。當香氣散漫時,小夥伴們就迫不及待地掀開鍋子,品嚐那香噴噴的地瓜、花生、栗子……能進入野炊大餐的還有那些螞蚱,秋天的螞蚱又肥又大。小夥伴們把它們捉住後,放到鍋裡炸著吃,那炸熟後金黃的螞蚱,吃起來奇香無比,是最美味的野餐食品了。後來,大人們陸續發現了家裡少了各種物品,一位回家偷油的小夥伴被家長逮住了,野炊的秘密也曝光了。

收穫地的季節,連大人們也不肯錯過山溝奉獻的每一樣東西多。在月圓明亮的夜晚,大人們會拿著手電筒沿著溝底的小河捉螃蟹,河蟹白天會藏河底的洞裡,夜晚它們就會紛紛爬到河岸邊找食吃。只要手電筒的光亮一照到它們,它們就慌不擇路地往深水處跑,大人們眼疾手快,迅速把它們捉住放進手裡的水桶裡。通常沿河溝走一次,就可捉到大半桶的螃蟹,把這些螃蟹拿回家研製成美味的醉蟹,也可出售到鄉鎮上飯館裡。

在秋風的吹拂下,一天天變冷,秋雨來了,樹葉紛紛的飄落,像下了一場場葉子雨,樹枝光了,秋天也落幕了。

一條山溝的故事(三)—秋天裡的協奏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