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遼下八品:

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遼下八品為重熙通寶、清寧通寶、鹹雍通寶、大康通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乾統元寶、天慶元寶。

近兩年東北所出的遼下八品,均是用普通五銖,開元和北宋錢等熔後翻砂鑄成,在市場上常能見到,網上也屢屢出現。

主要特點:由於遼錢文字大多較淺,所以翻砂後文字多帶隱起,散漫不精,鏽色單一,多為通體綠鏽,沒有層次感。

袁大頭:

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的俗稱。“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袁大頭假貨很多,並且從民國的時候就開始作假,加上各種軍閥版、私版,更真假難測。隨著現代加工技術的提高,只要肯用料肯用心,做工上完全沒有問題,再養十幾二十年包漿,高仿大頭成為收藏屆的頑疾。

,康熙羅漢:

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清朝康熙年間鑄的一種特別錢,個子也和普通的康熙錢一樣大小,只是“康熈”的“熈”字左邊少一直畫熙,銅的顏色特別黃,看起來有點象黃金,被稱康熙羅漢錢。清代康熙通寶羅漢式背滿漢套市場價格為172016元。

在21世紀初羅漢錢價格不貴,造假不多,但由於受到藏家的熱捧,造假風行,有的挖去普通錢“熙”字一撇,有的直接做假錢養包漿。目前市面上充斥大量的羅漢錢,一般新人很難分辨。

淳化元寶供養版:

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淳化元寶供養版是宋太宗淳化初年,太宗深感江山不穩,尤其當時宋與遼金沙灘大敗及楊敬業慘死,親自督工鑄造並送至五臺山窖藏,希望保佑大宋國泰民安,帝業萬代不斷。正面淳化元寶雋永灑脫,清麗不凡,為宋太宗御書,背面為“童子拜觀音”向,栩栩如生,該錢為金質,華光普定該錢為一級品。

1988年一隻建築隊在五臺山翠巖峰施工中無意挖出一千多枚窖藏幣,後被私分販賣到香港,當時就能兌換一輛高級轎車,咂舌之餘更為國寶流失痛心疾首。國內這種假貨不少,大多都是銅製,利用佛像美好寓意也欺騙不少初學者。

,大清雙龍壽銀幣:

古錢幣鑑賞 5種市場上的最常見的翻砂鑄成的假幣

迄今歷朝鑄造的銀、銅幣沒有哪一種可以與壽字七錢二相比。一方面該幣幾乎每一筆筆畫鐫刻以及紋飾均難以模仿;另一方面銀幣背面雙龍刻畫的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是十分優秀的盤龍浮雕作品。清代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拍出了470.00萬元的高價。

真品的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光緒元寶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初,廣東省為紀念慈禧六十壽辰而鑄,本來鑄造了三萬枚作為賀禮要送慈禧太后,後來極有可能由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慈禧的生日慶典被取消,三萬枚全部被銷燬,僅僅留下十餘枚作為樣品封存參考。輾轉反覆,目前世界公認有八枚被故宮博物院及海內外幾名收藏家珍藏,各個有名有姓,流傳有序,真品應該在千萬人民幣以上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