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什么是收藏家?不就是买东西很多的人嘛。有钱人都可以成为收藏家吗?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有时候,大藏家会和冤大头画上等号。


如今的拍卖场上,刘益谦是公认的大手笔买家,他是收藏家吗?埃斯肯纳齐、张宗宪呢?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翻出刘越老师的一篇文章,写于2016年,虽是旧文,但观点和见解依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如今的刘老师很惬意,最新的微博显示,他正带领粉丝团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看瓷器,让人馋的流口水。


偶尔,刘越老师也会抽身放松一下,拍个抖音,跳跳舞......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微博截图


刘老师的这篇文章,为我们专业分析了古董收藏圈的三类角色:玩家、行家和藏家。


读后才明白,原来里面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啊。尤其文末有关国宝帮的解读,没有偏激的观点,温和而鲜明,令人佩服。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正文开始——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著名古董经纪人埃斯肯纳齐在香港苏富比拍场

盗图@大象项立平新浪微博


玩家是最先登场与最先出局的人。


就我的理解,成为一个玩家比成为一个藏家容易得多,因为条件更宽松,玩家大多以“玩”为旨,图的是乐。


在上世纪90 年代早期的小型拍卖会上,我们的客户中有不少是玩家,他们的身份各异,大多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一点闲钱和多一点对古玩的兴趣。


他们今天买明天也可以卖,高兴就买,不高兴就卖,但如果是心头好给再多钱也不卖。


这就是玩家,不强求系统收藏。在那个信息不对称的时代,玩家们如鱼得水,买得容易,卖得开心 。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张宗宪新书发布会现场


2003 年之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增长,更多的人投身进来,购买古玩需要更多资金和更多精力的专注投入,不够专业和专心的玩家队伍,缺乏持续竞争力,被逐渐边缘化了,此时成为了行家的天下 。


2003 年至2011 年这八年,古玩价格的不断飞涨和海外淘宝市场的全方位开拓,给了古玩商们迅速发展做大的机会,同时这也是拍卖业、画廊业野蛮生长的年代。


那时候好东西出来得多,国人在世界各地寻宝,掀起了文物回流的大潮。行业里资金和货品周转快,今天回想起来,当时不少精品的价格,远没达到它该有的位置。


真正的好东西,一旦钻进收藏家的保险柜,就不知何时才能再进入市场了。


在2009年后,宏观经济变化,艺术品市场的泡沫不断累积,同时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很多当时进入的艺术基金,在今天看来,进入的时机和运作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只是当时人们投资或投机热情的高涨,使市场早已忽视了这些风险 。


2012 年之后,随着经济下行,市场进入调整期,古董行业也在进行自我调整。行家中很多人资金周转不动,或严重亏损,前些年囫囵吞下的钱,一部分又吐了出来。


有些行家逐渐淡出了,有些仍活跃着,但对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小。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拍卖界大佬董国强与收藏界大佬刘益谦

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的艺术品市场,基本被重量级的大藏家和顶尖拍卖行主导,逐渐成为私人美术馆或企业收藏的顶级藏家、还有“发烧友”级别的专攻某一领域的专项藏家的天下。


如今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藏家,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


不仅要喜欢,而且要相当有钱,每年没有几个亿的现金流那就是“浮云”。


关键还要建立成体系的收藏,买完后要能留得住,一点点攒。


有时不见得多喜欢,但为了凑上品种,或者为了美术馆的藏品级别规划,也会买。


为了等件大东西,有时会惦记好多年,真正等到了,未必拼争得下来。


最关键还要遇对人,跟对朋友圈。很多想成为藏家的收藏爱好者,都牺牲在了收藏圈的边缘 。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国宝帮”们在我们看来,可能是遇错了人,进错了圈子。但相比之下,他们的朋友圈,其人数、势力甚至资金,都可能比我们的圈子更为庞大。


但是,在信息通道已经全面打开的今天,他们的日子应该也没有那么好过了,假文物的任何一次丑陋出镜,都可能引发公众媒体事件,遭到有正义感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者的揭露和围攻。


但我也会思考,过多过频的负面报道,对于这个行业的伤害程度,会不会使更多围观者望而却步,使新人失去方向 。


现在很少有被捡漏的机会,精品的价格还在不断上涨,这是我们行家圈子的共识。正因为如此,我们虽然苦、虽然难,但始终抱有信心和乐趣 。


我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十五年了,但我知道我的资历还算浅,九十岁的张宗宪先生还在拍场举牌,五六十岁的老行家们还有很多奔波在路上。


我只是中途停下来,短暂休息片刻,调整方向再出发。在这期间,写了两本书,建立了骨董时光微讲堂,群友们通过分享收藏经验,探寻更好的收藏方向。不懈努力的人只要方向正确,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功 。


老树哥哥曾赠我一画,画上题道:“应世无非进退,人间哪有坦途,简净存乎心里,风雨乱在江湖。”我发了朋友圈后,好友创新兄评道:“应世进退求自如,人间何处无坦途?简净常放在心里,管他风雨乱江湖。 ”


这也是我想说的话吧。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刘越:著名瓷器鉴定专家、作家。曾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陶瓷部总经理,出版有畅销小说集《骨董时光》和《龙缸》,以及在多家媒体和杂志开设专栏,发表陶瓷类研究文章。


有彩蛋:

天工开物—初夏底价回馈专场

正在进行中......

等你!

近期热文链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