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北京密云的山间小道上,游客在享受着惬意林间午后的时候,很少会注意这里崖壁上的独特小木箱。这些涂着颜色的木箱其实是中华蜜蜂的“家”。而颜色是为了方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而这片以冯家峪镇西口外村为中心的山地还有另一层身份——中华蜜蜂保护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崖壁式景观蜂场。


行驶在北京密云的山间小道上,游客在享受着惬意林间午后的时候,很少会注意这里崖壁上的独特小木箱。这些涂着颜色的木箱其实是中华蜜蜂的“家”。而颜色是为了方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而这片以冯家峪镇西口外村为中心的山地还有另一层身份——中华蜜蜂保护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崖壁式景观蜂场。

在这片保护区内,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它们被称之为蜜蜂保姆。聂小虎就是其中一名“保姆”,他是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员。他介绍说:“我们的工作,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除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体力好。因为中华蜜蜂的生活环境都在上百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所以每天走几个小时山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负重。”

近日,记者就跟随聂小虎和他的团队上山安装新的蜂箱。安装一个蜂箱远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合作社专门从重庆请来了蜘蛛人团队配合他们完成工作。42岁的杨南平是蜘蛛人团队成员。据他介绍,在服务蜜蜂的工作前,他们主要是从事崖壁防护网的安装以及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清洗。这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搬运的蜂箱中都有蜜蜂,所以更加小心谨慎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蜂箱为什么不能在地面安置,而要舍近求远?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小力介绍说,其实这是在复原中华蜜蜂的正真生活场景。中华蜜蜂又称土蜂,是我国最早驯化的蜜蜂品种。但是由于上世纪大量引进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它已经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目前,在这些蜜蜂保姆的努力下,中华蜜蜂在北京地区的数量已经恢复到10000群以上。而且,随着蜜蜂的繁育,也在给附近加入中华蜜蜂养殖的农户带来经济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