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文| 周燚

因為題材和形式的特殊性,《東方華爾街》在開播前就備受業內關注。因為缺乏土壤和創作經驗,內地劇集市場幾十年來鮮少有一部講述金融財富戰爭的“純商戰劇”,來滿足市場剛需。

《東方華爾街》開播一集後,因為其不摻水的劇情、扣人心絃的商戰橋段、精緻的畫面和富有藝術氣息的風格,迅速發酵,被觀劇後的觀眾輪番安利。更為難得的是,受眾的外延不斷擴大,多名經濟學家也參與到這個劇的討論,為這個劇打call。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截止目前《東方華爾街》在豆瓣已達8.2分,足見品質的優良。隨著之後播出和發酵,評分還有上漲的空間。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東方華爾街》從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是對當下網劇市場的一種試探,即通過特殊的題材和優質的內容從口碑突圍,而從目前的播出效果來講,《東方華爾街》已經達到了“小眾爆款”的表現,後續還有成為“大眾爆款”的潛力。對於主創和製作方來講,這種嘗試無疑是成功的,且對網劇市場是有先鋒意義和啟發價值的。那麼這部劇的魅力到底在何處,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將全方位深度解析,一探究竟。

狂飆金融術語,經濟學百科全書

《東方華爾街》的主體故事有三條時間線背景: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8年的當下經濟環境。

吳鎮宇飾演的主角葉抱一原本是大學金融教授,教學期間他提倡“政府不干預理論”。 “讓市場自動調節”是亞當·斯密《國富論》裡“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言論,屬於“古典經濟自由主義”。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而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以後,葉抱一決定拋棄理論付諸實踐,走向市場並積極地去人為干預,扭轉頹勢。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東方華爾街》就像一部經濟學百科全書,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讓普通觀眾遠感覺知識儲備不夠。就前兩集而言,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初步統計出的經濟學詞彙就有:槓桿債券、大富翁、圖標派、瓶頸線、補倉、洗錢、炒市、壟斷、洗錢、散戶、外匯儲備、期指、借貸、自由市場、銀紙、聯繫匯率、迷離債券、經濟學多米諾骨牌效應、音樂椅原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第一集裡重點提到了[槓桿債券],什麼是槓桿債券?它其實是一種放大母基金漲跌幅的基金,這一種是含有槓桿的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在某一區間,這部分份額享有一定的槓桿收益。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第二集重點提到了[大富翁],那麼什麼又是經濟學中的大富翁咧?大富翁是1903年一位女經濟學家伊麗莎白.馬姬所發明的,一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就是鼓勵大家平均創造財富來完成這個遊戲,當然這個版本不受大家歡迎,留下的版本就是:壟斷!當時香港所有的地產開發商都是用同一方法,買下整條街,先壟斷,再決定怎麼發展,一個人獲勝,其他人破產,大富翁這個遊戲就結束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很多觀眾一直吐槽,之前國內的“假行業劇”經常被無聊的感情戲稀釋,掛行業的外衣講瑪麗蘇的劇情,《東方華爾街》則在體現“行業”環境這一重點上開足了馬力。

我隨意截取一段劇中的臺詞出來供感受:

文啟山:我和阿堅有一筆現金放著不動,就好像我的血管一樣堵著了,你幫我把它多滾一點,洗白一點。

韋航:開盤吧,有多少人頭戶可以用?我只需要半天,保證金交易也不用,[5201確飲鍵]半新股,現在掃貨,我保證一點鐘一定升。

老爺:還有十分鐘就休午市了。

韋航:利通1200,保盈750,你400,開工,大膽點做,併購,賺不到錢你才是傻子。

短短1分鐘的臺詞,呈現了豐富的行業信息量。對於一部商戰戲來講,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戲份裡講述

怎麼商?怎麼戰?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開播的2集裡面,有幾處商戰橋段充滿了創意。比如藉助媒體的力量,用謠言和假新聞就可以輕易地把一隻股票炒熱。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還比如把股份換算成演員的片酬,在合法的情況下,通過拍電影的方式炒股賺錢。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該劇監製劉德華曾表示“像《大時代》那樣的劇集,體量比較大,觀眾需要多一些時間慢慢了解每個角色。這次我們著眼在整個時代的改變,在改變中,先給大家一種氛圍,希望以後能夠跟觀眾一起去研究金融世界裡那些真正的趣味”。

筆者看過《創世紀》和《大時代》兩部劇全片,這兩部其實是“家族+商戰”結構的搭建,其實商戰的正面較量戲份並不如感情戲的戲份多,因為這樣的家族劇是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跨度去鋪設人物的成長曆程的,觀眾還是跟著裡面的人物走而不是商戰走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網絡劇的“短”和“快”對新時代的商戰劇提出了更高的創作要求,《東方華爾街》在創作方法上其實在“剋制”和“濃縮”,因為全片一共才5集,這就需要《東方華爾街》必須乾脆直接,在有限的戲份裡去放大商戰正面較量的戲份,濃縮出精華。從這一層面來講,《東方華爾街》對故事的調度和節奏的把控是做得很出色的。

充滿野心的世界觀裡,人物有厚度、主題有深度

《東方華爾街》是一部很有野心的劇,這一點,從整個劇集世界觀的構架上就可以看出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故事發生的主體背景是高雲城,劇中提到的機構有:經濟發展部、立法院、財政部、金融部、證監會、公民連線部門、衛生管理局,還有正在立項討論的金融數碼城、以及東文地產和永門建材兩家企業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東方華爾街》的視野甚至是國際化的,1997年金融風暴的時候,葉抱一團隊面臨的對手是國際炒家。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該劇導演黃國強曾表示:“雖然一共只有5集,但相反這次野心更大了,像講一個年代跨度很大的故事”。1997年金融風暴到2018年,時間跨度超過了20年。所以《東方華爾街》用了多線索、多時空、交叉剪輯的方式來講故事。

這樣一種沉甸甸的年代環境下,人物的塑造充滿了厚度。《東方華爾街》裡面沒有一個臉譜化、單調的角色。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我們拿葉抱一這一角色來進行解析,葉抱一一開始是遠離塵世的大學教授,因為心中的正義感和使命感,選擇入市。因為外部環境的壓力,而不得已走上了一條和韋航對抗的道路。他最後選擇了做官,為什麼要做官?因為當官有權,有權了就可以動用政府資源,就會有錢。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人在金錢的誘惑下,是會面臨各種選擇的,這種選擇即是《東方華爾街》深刻的主題之源。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東方華爾街》講到了人在利益面前的信任和背叛。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同時,第一集的時候,《東方華爾街》就通過韋航的一句臺詞傳遞了一種主題:遠離股票

這和韋家輝當年寫《大時代》時把商戰寫成一種“俠義精神”的理念不謀而合。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大時代》結尾,商戰中獲勝終極秘訣就是四字真諦:及早離去

迷你劇探索市場新形式,和英美劇製作水準接軌

當然,《東方華爾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源於它優質的製作資源。國產劇要和英劇美劇接軌,首先在製作硬件上要和優質劇本相匹配。

《東方華爾街》在畫面構圖上堪稱“細節控”,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截取了劇中幾個畫面。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這些都體現出了精緻的黃金分割和藝術性。

劇中這兩個畫面似乎是對港片《無間道》的一種致敬。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劇中這個重疊的畫面配上王菲的《暗湧》,播出後迅速登上了熱搜。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另外,“美劇模式”是需要優質演員來貢獻表演的,《東方華爾街》啟用了吳鎮宇、張孝全等殿堂級的電影演員參與演出。

拿劇中一場吃麵的戲份來說: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兩位主演將充滿煙火氣、又暗處驚風雨的臺詞,通過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節,表達得張弛有度,沁人心脾。

總之,《東方華爾街》的出現證明:只要匠心長存,市場永遠都會留出一份特殊的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