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十位西班牙華商慘遭劫殺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中國僑網5月25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5月19日,西班牙塞維亞Carmona市的一名華商慘遭劫匪割喉殺害。而歹徒對華人店主殘忍地痛下黑手,僅僅只是為了一瓶啤酒。驚人的慘案發生以後,旅西華商極其嚴峻的安全形勢也引起了西班牙眾多媒體的關注。5月22日,西班牙電視四臺和五臺分別以《近四年來西班牙已有十名華商在遭到搶劫時被殺害》,以及《Carmona市一位同胞被殺害後恐懼在華商中蔓延》為題,報道了西班牙華商在日常經營中所面臨的各種犯罪侵害。

四年十位西班牙華商慘遭劫殺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報道中說:“這個已經習慣了各種暴力搶劫案件和無數偷盜的群體,對自己所受到傷害的容忍度已經達到了極限。由此,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最易受到傷害的人群,沒有得到當地社會的有效保護。”

兩家西班牙媒體說,在最近四年中,已有至少十名華商慘遭劫匪殺害。在許多情況下,歹徒只是為了一點點不起眼的東西,就大開殺戒。像這次慘案,兇手僅僅是為了搶一瓶啤酒!

其實,一直以來,華商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旅西華人所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不僅西班牙當地的不良青年經常上門搗亂,而且那些持刀拿槍的各路劫匪也總是讓人防不勝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僑團和機構也曾多次聯繫過西班牙警方高層進行過座談,但華商所面臨的嚴峻安全形勢依然無法得到有效扭轉。華人在暴力犯罪中遇害的案件,依然時不時的發生。

“四年十位華商慘遭劫殺”。面對如此可怕的狀況,大家在痛心和憤怒之餘,更要集思廣益,並採取切實而有效的措施,來避免慘案的再一次發生。否則,此次塞維亞華商的遇害案,不僅在旅西華人中不是第一次,而且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為何華商是最易受到傷害的群體?

談起旅西華商所面臨的嚴峻安全形勢,許多人都將其歸結為西班牙寬鬆的法制,認為其無法有效打擊犯罪,保護民眾安全。在此次塞維亞Carmona市華人慘案發生之後,連當地市長Juan ávila也質問道:“為什麼一個劣跡斑斑,有著一百多項犯罪前科的案犯,能夠自由地出現在街頭,繼續行兇殺人?”

雖然西班牙寬鬆的法制的確是造成華商安全形勢嚴峻的原因之一,但要想在短期內改變這一狀況並非易事,尤其是旅西華人作為言輕勢微的外來移民群體,想要在西班牙的法制上推動變革,無異於是“天方夜譚”。此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放眼西班牙社會上的其他群體,特別是外來移民群體,大家會發現,他們所受到的犯罪傷害要遠低於華商。

同樣,在旅西華人內部,那些從事零售行業,直接面對街頭消費者的華人店主們所受到的安全威脅,與百貨批發、旅行社、代書樓等行業的華人從業者相比,要高出許多。由此可以看到,在目前的西班牙社會現實中,一些華商屢屢受到犯罪傷害,與其從業狀況有著很大的聯繫。

因為商業定位和麵臨的顧客群不同,許多華人食品店、百元店的店主們每天都要面對街頭的各色人等,特別是社會底層的三教九流。在這種情況下,就難免要與“酒鬼”、“癮君子”,以及雞鳴狗盜之徒打交道。俗話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的?”與那些“危險人物”整日地接觸,並且要點燈靠油地熬到深夜,於是食品店等行業就變成了危機重重的“危險行業”。由此,華人店主三天兩頭的捱打,隔三差五地就曝出被害慘案,自然也就成了“職業病”式的正常現象了。

面對以上種種狀況,一些華商應該考慮逐步放棄問題多多危險重重的原有行當,進行商業轉型與升級,提高自己的經營定位,將顧客群定到素質更高、購買力更強的社會群體上去。實際上,近些年來,華人食品店等行業的發展一直是舉步維艱,不僅安全問題突出,而且市場飽和,競爭加劇等問題也日益嚴重。如此,一些華商就必須要另尋出路,尋找那些既有市場又可以安全經營的新行當。

雖然不少華商在轉型上都面臨著自身素質有限,缺乏可投入的大量資金,以及機會缺乏等困境,但與“冒著生命危險,堅守日暮行業”相比,逐步放棄問題多多的原有行當,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和領域,就是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了。

四年十位西班牙華商慘遭劫殺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為何伸向華商的“黑手”總是這麼狠?

社會治安和犯罪問題是各個國家都會遇到的社會問題,西班牙同樣也不例外。雖然從最根本上說,旅西華商屢屢受到傷害和劫殺,是當地社會治安的惡化,以及在青少年教育、對待移民態度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但華商成為犯罪分子的首要作案目標,並且歹徒下手時異常猖狂和狠毒,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旅西華人來到異國他鄉闖蕩,除了要立足發展、發財致富以外,當然還希望被當地社會所接納,並得到尊重和認可。雖然是外來移民,許多人的駐留具有一定的臨時性,但就像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一樣,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給他人留下好印象,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潛意識需求。

由此,一些華人的事業稍有成功,物質生活相對富足以後,就會以一種扭曲和錯位的價值觀,高調顯富:住豪宅、駕名車、戴名錶、穿名牌等等。這種標榜自己是“成功人士”的做法,用許多華人的一句口頭禪來說,就是有“面子”。對他們來說,有錢,也就有了“面子”;而有了“面子”,也就意味著自己社會形象和地位的提升。在這種“以金錢論成敗”的價值觀下,不少華人也會鋌而走險,從事各種違法的勾當,甚至是到了屢禁不止的地步。如最近頻頻被打掉的華人種大麻團夥,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華人在違法犯罪中往往會利慾薰心地不顧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華人全體的利益。

然而華人“有錢”並不會得到所期待的讚美、羨慕和欽佩,更多的時候,往往是引來妒忌和怨恨。從種種情況來看,一些華人展示“成功”的行為,不僅不會在西班牙社會中贏得尊重,反而會造成一種反感。在這種情況下,與華人謀求認可和尊重的心態及行為相伴的,就是針對華人的犯罪活動的增加;西班牙媒體極力的“揭露”和抹黑,甚至是西班牙執法部門一次又一次聲勢浩大的打擊,而這些打擊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西媒對華人問題的炒作和喧鬧。華人在西班牙當地的形象也因此變得破落不堪,甚至成為可以肆意“幽默”博取廉價一笑的“小丑”。

正如西班牙社會無法避免犯罪現象的發生一樣,旅西華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群體,同樣也面臨著一些人的犯罪問題。對此,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客觀看待。但是在西班牙媒體,乃至一些執法機構的眼中,卻是可以大做文章的話題。他們用偏見當放大鏡,進行不切實際的誇張和放大,把“個別”說成“全體”,把“特殊”渲染為“普遍”。在這種做法的背後,其實就是一種對華人的排斥和歧視。

實際上,西班牙一些媒體對華人的態度,就是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群對華人印象和態度的一個縮影。由於媒體具有傳播和放大等功能,西班牙社會對華人這些潛藏的負面東西,就會被清晰而高調地表現出來。有時候,不用媒體傳播,一些突發的社會事件就已經能證明華人所面臨的排斥和歧視。從不久前馬拉加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受辱事件,到瓦倫西亞大區政客在當地議會上侮辱中國人,都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在社會“部分人群”,包括上到一方政客,下到“黃口”未成年人,與西班牙媒體的“互動”中,西班牙社會對華人的負面情緒和印象會變得更嚴重,更廣泛。接下來,一些不良青年和歹徒對華人的肆意欺辱和傷害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一旦發生衝突,對於“又有錢”、“又道德敗壞”、“又猥瑣不堪”的華商,毫無顧忌地痛下黑手也是順理成章。此外,對於這樣“不堪”的外來人,是否值得警察等執法機構去竭盡全力的保護呢?這也是一個問題。

四年十位西班牙華商慘遭劫殺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避免傷害和殺戮要綜合治理

旅西華商所面臨的嚴峻安全困境,是有著複雜而深刻的社會和自身原因的。這其中既有外在的客觀現實,以及相關的敏感因素,也有華人內在的素質和觀念上的不足與落後。所以,要避免傷害和殺戮,就得從多方面著手,綜合治理。

作為華人,自己所能掌控的,除了規範自己的行為,贏得尊重;積極進行產業升級,遠離低層次人群;努力融入,加強安全防範以外,華商還要進一步求助背後已經變得日益強大的祖國,在尋求當地社會和執法機構加強保護,給予應有的尊重上,拿出更多的精力、勇氣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