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黑哨”为何只盯着中国足球不放?

西亚“黑哨”为何只盯着中国足球不放?

从上世纪80年代及至现在,中国足球在与亚足联的博弈交割中,堪称是一部怨妇般的屈辱史。

亚足联在创办之初,主席由几位香港人轮番担任。60年代,亚足联主席之位到了马来西亚人手中,掌握实权的秘书长也由马来西亚人维拉潘担任,任期接近30年。

当时,在东西亚足球争夺的背景下,东南亚人起到了平衡作用。不过在此期间,西亚国家在比赛上的一些“优势”还能体现出来。1980年亚洲杯上科威特3-0击败韩国夺冠,这场比赛中科威特球员出现双腿飞铲、抬脚过高、甚至故意手球等动作,但当值印尼主裁连一张黄牌都没有出示。

在卡塔尔人哈曼上台之前,亚足联主席一直是个名誉职位,当时的亚足联主席马来西亚的谢赫并不拥有太多的实权,亚足联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副主席和秘书长维拉潘手里,但当哈曼在2002年“登基”之后,这个位置就真正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哈曼拥有对各项决议的否决权,成为亚洲足球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在哈曼近三年的苦心经营之下,西亚势力在亚足联迅速崛起。

2002年,哈曼当选亚足联主席,亚足联秘书长的权力被削弱,话语权进一步落到西亚国家手中。当时,东亚只有郑梦准和小仓纯二进入了亚足联权力核心。哈曼甚至要求亚足联将总部迁往多哈,他们给驻地开出的条件是当地政府提供免息贷款、所有收入开支免税、免费提供土地等苛刻条件,不过吉隆坡最终还是把足联总部留了下来。

2003年首届亚冠大连实德被黑,2004年亚洲杯手球被黑,2005年鲁能惨案被黑、2007年亚洲杯、2008年世预赛……本世纪头十年,除了张吉龙为中国队抽了一支好签外,其余时间犹如被随意宰割的羔羊。

2009年,张吉龙成为亚足联第一副主席,这是南勇支持哈曼连任主席交换回来结果。为此,中国背弃了日韩两国的利益。一直到2011年张吉龙上任亚足联代理主席,国足才从各种黑哨中,气喘吁吁的爬起来。

西亚“黑哨”为何只盯着中国足球不放?

坐了两年的代理主席后,中国足协宣布张吉龙退出亚足联主席的竞选。当时的说辞是,为了所谓的亚足联团结。后来,随着张吉龙临近退休,退出体制,中国足协把张剑推到前台。

国内媒体称,此举是因为体育总局之前跟别人做了“交易”。用张吉龙不参选的方式,换来亚奥理事会对一些中国强项但濒临淘汰的奥运项目的支持。这样东亚最近一次夺得亚足联话语权的机会也失去了。

当时,按照亚足联规定的程序,参选亚足联主席或者FIFA执委的候选人,必须由该候选人所在国足协提名,填写申请表格交由亚足联法律委员会方可完成候选人登记手续。然而张吉龙已经从国家体育总局退休,总局不支持以个人名义参加国际各体育单项组织领导人的选举。

在那个时候,当中国决定放弃亚足联主席、国际足联执委竞选时,中国足球就成为“牺牲品”。

2015年,科威特的艾哈迈德亲王,希望张吉龙以私人名义竞选亚足联副主席。在此情形下,足协不是很情愿地支持张吉龙,最终龙哥成功担任亚足联副主席,并担任裁判委员会主席。

2016年,为了给张剑让路竞选国际足联理事,张吉龙再次退出亚足联,副主席只为落到韩国人郑梦奎身上。后来亚足联与国际足联互撕,我们玩砸了……

貌合神离的东亚人互相倾轧,正好给了西亚人机会。他们大权在握,对亚洲俱乐部赛事进行了很多有利于西亚的改革。2013年后,亚冠被分为东西亚区,这样东西亚球队直到决赛才会相遇,由广州和首尔两支东亚球队打进亚冠决赛的情景再也不会出现了。2016年,亚足联又让亚足联杯(约等于欧洲联赛的赛事)的赛制更加偏向西亚一方:西亚区按原赛制决出一个决赛席位,另一个决赛席位被拆分为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东亚四个分区,四个分区冠军会再进行区域淘汰赛,并最终决出一个与西亚冠军决战的资格。

西亚“黑哨”为何只盯着中国足球不放?

另外,从2005年开始的13次亚洲足球先生评选中,东亚球员只赢得其中4次,而西亚球员赢得7次,近4年的评选全部由西亚球员夺得。不过,赛制改革后西亚球队没拿过一次亚冠冠军,近12个赛季的亚冠冠军被东亚球队垄断了11次。

在与西亚人的政治足球较量中,日韩凭借本身的实力不需要所谓的“公平”环境就能掌握自己个的命运。唯独中国足球,一而再再而三地沦为陪葬品,这种或主动或被动地丧失话语权的过程,也和不停折腾的中国足球互为一致。

我想说的是,中国足球屡屡被西亚“黑哨”照顾,并不完全是肮脏的政治手腕造成的。你所遭受的最坏结果,还不是亲手造成的。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