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5月21日,就在中美官方宣佈貿易戰停止的第二天,科技部、國資委便聯合下發文件要求:

央企科技研發將納入業績考核,中國2018年度1.98萬億科研資金,要用對、用好。

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大背景下的“亡羊補牢”。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然而,就在貿易戰中國科技之觴未愈,就在科技部、國資委的吶喊近在耳邊時,一群“碩鼠”,卻已經迫不及待的朝著1.98萬億國家科研資金,伸出了自己骯髒的雙手!

5月21日,發改委官員秦某,因協助企業詐騙國家1300萬科技補貼入獄;

5月23日,北京市科委對18家企業“科研騙補”項目予以駁回,並請求司法調查;

1.98萬億科研資金是一塊肉,它在滋養科技發展時,同樣也招來了一大群的臭蟲蒼蠅。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從工信部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知道:去年,僅僅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國各部門被騙科研補貼便高達92億,而在信息軟件研發上,即使拋開歷年總額上千億的科研浪費,有據可查的科研騙補事件便高達近十起。

2017年,美國的科研轉化比為1:30,而我們,卻只有1:0.7!風險高、週期長、回報低、轉化慢...

種種缺點,成了中國科研的頑疾,而面對嚴重浪費,我們除了加大整治管理以外,對於科技預算,政府決策依舊不惜成本,年年攀升。

那到底是怎麼造成這樣的現象?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關乎中國高新科技發展的三大產業說起....

中國高新科技=中國發展的未來

2017年,中國的國家科研投資總額是1.75萬億,2018年是1.98萬億,2019年,一定會更高...

正如國家科技部長王志剛所說:科研投入不是經濟題,他是戰略題,發展題!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要命的電腦操作系統

2013年斯諾登透露:微軟曾與美國政府合作,幫助美國國家安全局,獲得互聯網上的加密文件數據。

事實如此:透過Windows系統,美國要挾了全世界,偷窺了全世界!

虛擬網絡中,全球超過95%的計算機均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而對於任意片區的用戶是否繼續提供服務支持,則全部取決於美國意志!

現實世界中,微軟公司理論上可以偵測到一切用戶的敏感信息和網絡活動,在大數據的分析下,美國政府對任意地區的社會活動分析,將優於大多數的當地政府!

換一句話講:對美國人而言,中國的一切網絡往來,都是不設防的,這其中包括了97%的民用計算機、95%的政府計算機以及70%的軍用計算機...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和平時期,可以任意分析你的政治、經濟、輿論大數據,並將其運用到針對中國的戰略領域;

緊張時期,可以惡意洩露安全漏洞發動網絡攻擊,癱瘓甚至直接服務關停!

因此,在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的研發上,我們雖然耗資近百億,雖然幾十年波折不斷處處碰壁,但是我們依舊堅持投入,始終不懈的砸人砸錢!

新世紀的運載工具

不可否認:直到此刻,石油這隻手依舊牢牢的掐在我們的脖子上,對於中國而言,傳統燃油汽車的能源消耗,從來就不在多與少,而在能與不能。

2017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17億輛,這一數值,距離第一的美國,相差只有3600萬輛...

然而,與美國人均擁車0.8輛所不同的是,人均擁車不過0.16輛的中國倘若要達到美國的比例,那麼中國的汽車數量,將膨脹為11.2億輛,這意味著全球汽車的數量將翻上一番!

環境我們可以不管,外國佬的抗議我們可以不聽,但是如此海量的燃油,就算我們買得起,但是我們又該從哪裡去獲取?我們又該如何保證他能夠持續的供應?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正如前文所說,這不是經濟問題,這是戰略問題,是發展問題!

而這一切要如何解決?減少燃油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比例。

列車加速,中國加速!

時間是什麼?時間是金錢,時間就意味著發展!

過去60餘年的經濟建設表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國土遼闊的大陸國家而言,最經濟,最可靠地運輸方式,絕對莫過於鐵路運輸。

但是,同樣是鐵路上跑的“火車”,60年前和60年後,卻有著天壤之別!

中國第一代蒸汽機車解放號,最高時速80千米/小時;

中國第二代內燃機車巨龍號,最高時速120千米/小時;

中國第三代電力機車韶山號,最高時速170千米/小時;

去年投入使用的動車復興號,最高時速400千米/小時;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60年前,歷經50小時顛簸從廣州運到北京的荔枝,即使被賣到了2元/斤(相當於現在600元)的天價,還不夠支付鐵路運費。

60年後,僅用9個小時就出現在北京市場的成噸荔枝,即使只賣20元,中間的水果商人依舊有的賺。

低效率帶來的時間損耗和運輸成本,是60年前荔枝天價而不得賺錢的根本原因,而如今隨著鐵路運輸效率的提高,過去註定血虧的遠距離運輸,早已成為歷史!

試問,小小荔枝尚且如此,今天中國動輒萬噸的全國貨物往來,動輒百列的對外貨運班列,倘若還是依靠60年前的“解放號”機車,又會是什麼場景?

因此,面對關乎國民經濟命脈,面對撐起了中國當下經濟半邊天的鐵道機車,中國又如何不甘願耗費巨資科研呢?

中國高新技術,被這些人敗壞

正如上面所說,以上三個產業決定了國家的命運,影響著十萬萬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按理說在這幾個方面,我們不是老大也應該是老二。

可願望是美好,現實是殘酷的。

近二十年來,中國投入了數十萬億,扶持了近千家企業,但是我們收穫的卻並沒有想象的多。

為什麼?那是因為咱們很多企業鼠目寸光,只求賺快錢。結果就是,不管政府怎麼扶持,總有那麼一群付不起阿斗的人在禍害整個行業!

國產系統之殤——銀河麒麟

在信息化技術的建設上,中國一開始是後知後覺的。

Windows誕生的15年,中國方面才意識到自主系統的重要性。

當時的中國高層這樣說道:“若再不行動,中國國防安全將岌岌可危,國產系統研發勢在必行!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為了加快國產系統的進程,上面特事特辦,各種繁複手續一律砍掉,各種補貼一應俱全。

在項目篩選中,國防科技大學與聯想集團共同研發的國產操作系統項目——銀河麒麟成功入選863優先攻關項目,國家撥款啟動資金7000萬

那可是2001年,當時的7000萬可是一筆不小的鉅款。

可誰也沒想到,這項被中國寄予厚望的國家項目最終卻落為他人的笑柄,被國人稱為“中華之恥”

事情是怎麼回事,聽老鐵慢慢道來。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前面說到,銀河麒麟這個項目國家是撥了7000萬鉅款,還只是啟動資金。然而他們給聘請的工程師開出的工資竟然是試用期1000元,3個月後轉正2000元。

要知道這可是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他們所聘請的都是當時國內計算機領域的天子驕子,人家隨便做一項科研都不止這個價,你說這樣的薪酬能幹出什麼?據說後來一干精英大多選擇離開,只剩下寥寥幾個學生苦苦堅持。

更氣人的是,國家好不容易等來了銀河麒麟的誕生。結果被人曝出抄襲美國某著名電腦系統FreeBSD。

舉報人之所以敢這麼說,原因就是他們連人家的logo都沒有去掉,直接套用上去。後來的“漢芯”差不多也是這麼幹的。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這件事曝光後影響巨大,銀河麒麟官方不得不承認源代碼抄襲,向公眾做出道歉。

這起造假事件直接導致後來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電腦系統得不到資源以及抄襲和剽竊被大肆吹捧,使得中國整個計算機科研界風氣浮躁,再無先進的國產系統產出。

中國“霸主”的憂慮——新能源汽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一直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但是,咱這個霸主做得有點丟臉,體量是有、價值也最大,但是沒高端市場。

特斯拉都知道吧,咱打了這麼我們打了這麼多年,還沒從特斯拉手裡搶到高端市場的一席之地。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國務院決定,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和用戶,進行財政補貼。

以一輛6~8米的電動中巴車最高可申請60萬補貼。只要你企業賣出去了,就可以申請這六十萬。

一輛車的補貼都六十萬,這對車企而言,簡直是天價!

於是,在利益的驅動下,那些奸商開始算計國家的錢。但他們一不想踏實搞技術,二不想誠信做品牌,咋搞呢?騙補啊!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蘇州有家新能源車企叫吉姆西,他們膽子相當大。一般來說,新出廠的車要先上VIN碼,賣出去後再上牌照。這家車企倒好,連VIN碼都不上直接先套牌照,偽造出售證據,然後去找交通部要錢。

據統計,“蘇州吉姆西”在沒有現車的情況下,大量虛報合格證,串通好客戶向政府遞交補貼申請,粗略地算了個帳,按照12月當月提交了2900多個合格證來計算的話,這些補貼將會超億元。

當然,蘇州吉姆西並不是個例。自補貼政策出臺以來,全國共有72家車企騙補,涉及金額高達近百億元。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一群蛀蟲,在短短數年時間詐騙了國家近百億人民幣,這股風氣帶亂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除了吉利和比亞迪,沒幾個安心搞技術,結果中國在高端市場領域被美國越甩越遠!

被自己人玩垮的中國動車——中國之星

2000年的時候,中國列車的平均時速才到60公里。國內有些線路,300公里的距離,要花費10多個小時。這個速度,遠遠低於國際水準。提速迫在眉睫。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華之星”動車組項目誕生了。

中華之星立項後,鐵道部立馬撥款4000萬元。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結果北車和南車那幫大爺,科研啥都沒做,直接跑德國買來受電弓和控制系統,再抄襲一下日本的拖車轉向架和德國的動力轉向架。

最後套上中國的殼,得,這就是早期的中華之星動車。跟三哥那LCA沒啥區別,真正的萬國牌!

成功後,那幫人前去鐵道部邀功,又要了5000萬經費下來。經費給了,樣車做了,接下來總該實驗了吧。

2002年11月27日中華之星首次試驗,創造了312.5公里的最高時速。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鐵道部領導一聽,我去,這玩意這麼牛逼,果斷驅車視察。結果,中華之星當場就掉鏈子了——

軸承溫度達到109攝氏度,完全超標,車輛一級報警,趴在了鐵軌上。然後一幫專家跳出來說,這個故障恰恰說明我們的安全性,並威脅鐵道部:你要是敢把“中華之星”的下馬,你就是搞垮民族工業的罪人!

得,連民族罪人這頂帽子都扣上了,還能咋辦,讓他再跑一次唄。

最後,在秦沈客運專線一天跑一個來回,試運營2年零8個月。單單是2006年上半年,就發生59項故障:A級故障31項,B級故障22項,C級故障6項。

02年出事,06年還是那個熊樣,即便是下血本,不惜豆腐花了肉價錢,甚至是降低驗收標準,讓它勉強矇混過關,依舊逃不過實踐對它的檢驗。白白消耗了1.3億的研發資金。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南北倆車這麼一折騰,咱算是對國產化動車沒啥念頭了,只有找上歐洲和日本。前後扯皮算下來,中國鐵路高速化延遲了整整五年!

留給中國發展的時間不多了

中國高新技術發展也快到了二十個年頭,雖然我們做出了很多不小的成就,但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卻一點不少。

為什麼我們的國產電腦系統還這麼爛?

為什麼我們的國產芯片還落後十五年?

為什麼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還賣不出去?

這裡面,企業有責任,資本也有責任!

眾所周知,這次中美貿易戰最大的收穫就是成功阻止美國打掉“中國製造2025”。換言之,我們用自己的龐大市場換來未來中國二十年的技術發展時間,這個代價是來之不易的,更是不可複製的!

如果我們再繼續浪費下去,

靠作假、靠騙補貼、靠買辦思想,那麼就是再給我們一萬年也換不來一個強大的中國。

所以說,我們是時候自查自醒,針對上面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比如,加大補貼監管及懲罰力度

2015年,拿到國家新能源補貼的93家車企中,有72家存在騙補現象,騙補車輛7.6萬輛,涉案金額92億元。平均一家車企騙補1億元以上,平均一輛車騙了12萬!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騙補曝光後,雖然他們得到了處罰,但處罰力度還遠遠不夠。72家車企騙補,被罰的只有10多家

在這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德國。

大眾速騰曾曝出斷軸門的醜聞,直接被歐盟開出400億歐元罰單,從此立馬老實,再不敢犯。

現在我們不糾結你的騙補金額,直接盯著銷售總額處罰,但凡亂吃一口,多的都給你弄出來。

財政部沒收補貼資金攔不住你們的話,紀檢和法院總能收拾你們吧!

不把套取補貼的企業打痛,補貼不但起不到作用,沉下心做事的企業還會寒了心。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當然,方法還有很多,這只是諸多方法中的一種,最關鍵的還是要政府起到監管的權威作用,企業自身更要潔身自好

我們要清楚,現在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容不得半點浪費,如果任由行業亂象繼續下去,中國製造2025的進度勢必受到影響。發展不了高新技術,中國經濟的軟肋就會一直存在,中興被制裁的慘劇隨時都可能在其他行業上演。

與其搞出一堆廢物,讓別人砸成一堆垃圾;不如從一開始,就樹立嚴格的標準,一步一步的夯實中國未來經濟的地基——高新技術產業。

今天,我們所有中國人都要明白:我們的復興之路任重道遠!


貿易戰第二天,中央就砸下1.98萬億,有些傢伙又流口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