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傑拉爾德勒伯

紐約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兩旁是陳舊的摩天大樓,這條街上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等金融機構和美國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這條街承載著太多的輝煌。而從這條街中走出了無數的金融大鱷,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傑拉爾德•勒伯。

人物簡介

傑拉爾德•勒伯(1899年7月—1974年4月13日)是著名的金融作家、證券經紀人以及短線高手,並且是經紀公司e.f.hutton&co.的創始合夥人。他的經典著作有《投資存亡戰》和《股市利潤之戰》。與眾所周知的價值投資者相比,勒布提倡的市場觀點認為長期持有股票風險過大。

名人傳記——傑拉爾德勒伯

《至高無上:來自最偉大證券交易者的經驗》書中,傑拉爾德•勒伯被列為5位最偉大證券交易者之一。

人物經歷

1899年,傑拉爾德•勒伯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1921年,勒伯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在舊金山一家證券公司的債券部工作。

1924年,勒伯移居紐約後加入e.f.hutton&Co.公司。

1929年,勒伯是為數不多的安全度過股災的投資者之一。在當年的9月3日,他即認為股市已經達到了最高點,這比之後的大崩盤整整早了2個多月。雖然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個人損失,但1929年的華爾街崩盤極大地影響了勒布的投資風格,使他對長期持有股票持懷疑態度。

勒伯在《巴倫雜誌》、《華爾街日報》和《投資者》雜誌的書籍和專欄中提出了反向投資的觀點。《福布斯》雜誌稱勒伯是“華爾街上說話被引用最多的人”。

1935年,勒伯的第一本書《投資存亡戰》在大蕭條時期賣出了超過20萬本。 勒伯在《投資存亡戰》裡就已經明確指出:在日趨成型的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眾心理。

名人傳記——傑拉爾德勒伯

《投資存亡戰》 是這樣描述的:我預見到1929年股市見頂,並及時拋空了股票。我能回憶起來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時,所有的股票並不是同時達到最高價位。在那年,我不僅不 斷變換著手中交易的股票種類,而且股票的數量也在減少。當手中一隻只的股票開始“表現”不佳時,我就轉向其他表現尚佳的股票。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1957年和1965年,勒伯兩次更新了這本書,使其成為了金融投資經典著作。

1962年,他成為了e.f.hutton&Co.公司董事會的副主席。

1971年,勒伯出版了《爭奪市場利潤的戰役》,作為他原著的後續,他將市場描繪成戰場。

名人傳記——傑拉爾德勒伯

勒伯的書至今仍被廣泛閱讀,並被許多人譽為投資專業人士的必讀作品。

勒伯的職業生涯並不像之前介紹的那些大亨一樣耀眼,但其對於市場的認知備受推崇,對於大眾心理的研究,使其登上投資界的巔峰。他嚴守交易規則,視市場為“戰場”,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賺得數百萬美元。在當時的數百萬美元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投資理念

勒伯認為,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公眾心理,我們就來看看其對於公眾心理的認知。

勒伯說:“形成證券市場形態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眾心理。”心理狀況驅使人們在某種條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購買一隻股票,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卻又拒絕以10倍及以下PE購買同一只股票。有時,股票的價值持續幾年被大眾高估,人們一直給出一個比理論估價高出許多的價格。同樣,理論上的價格低估往往也會持續多年。無論自己怎麼想都不重要,因為市場將自己得出股票價值到底是被高估了還是被低估了的結論。

名人傳記——傑拉爾德勒伯

1、影響證券市場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公眾心理。

2、想在股市賺錢,要麼必須走在大家前面,要麼就得很確定眾人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朝著和你相同的方向去。

3、要保證資本安全,接受損失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投資手段。

4、有的投資者年年能有盈利,有的就一直在虧。這不能完全歸結為他們在選股或者把握時機方面有高下之分,這也說明他們利用勝利和限制失敗的能力有差距。

5、別忘了,最重要的指示跡象會在大市波動初期出現。領漲股十有八九比表現一般的股票先創新高。

6、有句話叫“一圖抵千言”。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利潤比沒完沒了的解釋更有價值。價格和趨勢是你可以發現的最佳“指標”,也是最簡單的“指標”。

7、只有在可以得到機會的時候,獲利才是安全的,不會因為利潤來得正是時候、正如所願就安全。

8、在投資存亡的戰場,勝利的關鍵在於願意且有能力持有未投資的資金,等待真正的機會。

9、人的心理也是影響通脹或者通縮重要因素。人們對價格漲跌的預期將極大地影響價格漲跌,它也是價格趨勢持續的一種動力。

10、大多數人、特別是投資者都極力得到一定比例的回報。實際上,要是多看一些年,算一算,他們的收益率還是負值。我認為,如果投機者的風險少些,就有更好的機會有所斬獲。

11、我認為,一切相關因素,不管多重要,都體現在市場行動中。而且,多數環境下,市場行為本身是可以預計的。這是為了刺激買入或賣出勢頭一致,這樣一來,先於實際結果公佈的預測就可以準確。

12、牛市的時候不需要分析師,熊市才需要他們。

勒伯說過這樣一段話:“在過去40年中,我在華爾街上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無知,而且自己也是那麼的無知。”

對於市場來說普通投資者的思維過於渺小,我們無法看到市場的所有部分,因此我們是無知的。這種無知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在公眾心理一致的時候反向投資。既然所有人都是無知的,不需要考慮自己,看看那些無知的人,我就知道怎麼去操作。

小馬有話說

對於短線投機,勒伯確是其中的佼佼者,十二條原則反映的正是短線投資必備的一些素質。這種投資風格與長線收斂式投資是完全相左的。

介紹了很多的投資大佬,大家其實有沒有發現,多數的投資家相當的重視公眾心理。因為資本市場這種參與型市場,公眾心理是短期市場走向的風向標,但是這種影響無法持續,那麼就衍生出了反向投資。我們熟知的大佬,巴菲特、索羅斯、巴魯克還有今天介紹的勒伯等,都很在乎公眾心理。

介紹勒伯是讓大家瞭解這位投資家,並且瞭解其投資理念,但並非要大家一定要學習這種理念,投機理念和投資理念本就有很大區別,吸納對自己有幫助的部分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