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鵬老師解讀《幸福密碼》(一)

智鵬老師解讀《幸福密碼》(一)

幸福密碼”就是幸福經營的王道,指導我們如何去經營幸福的家庭關係。什麼是幸福幸福與快樂和意義有關。快樂是你當前的滿足感,所以我們要說,幸福是一種滿足感,是當前的利益。那意義呢?就是你未來的價值,就是你未來會達到什麼狀態,實現什麼目標、獲得什麼樣的人生等等,這是你行動力的來源。

幸福是千差萬別的,一百個人看紅樓夢,心中就有一百個林黛玉。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你相不相信,一個人縱使他是億萬富翁,他也不一定幸福,但是一個乞丐,他可能感覺自己非常幸福。所以幸福某種程度上是我們內心的感覺和自我的認知。感覺或是意識來自於心裡,它跟物質可能沒有太多的關係。

一個印尼的小夥子三十年來因為自己的名字受盡屈辱,受盡了嘲笑。這個名字帶給他無盡的煩惱和痛苦。於是用了全力打一場官司,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終於法庭判決:你可以把這個名字改掉啦。小夥子激動得馬上給法官大人磕頭致謝。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定要改掉這個名字,這是他此生最大的幸福。為什麼?你們想不知道答案?他的名字叫做Kentut,翻譯成中文就是“放屁”。

智鵬老師解讀《幸福密碼》(一)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每個人都自己的幸福標準。我個人覺得幸福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要有將來,第二個是有財務自由,第三個是家庭要和睦。人這一生都是自己經營出來的,人生經營家庭幸福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孩子一定要讓他成才,要讓孩子獨立,幫助他選擇好成長的環境。

就一個字“贏”,贏就是勝利,就是達成,就是成功,我們必須在這個時代爭取贏。未來十年,是我們“贏”最好的黃金時間,如果我們在未來十年不能贏,我只能告訴你,我們自己所處的階層就會固化,並會在代際之間被傳承。也就是說,如果十年後你仍然是窮人,意味著你的孩子未來也會是窮人,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

追求幸福、獲得幸福這是我們生命的基本需要,要想幸福,我覺得有三個操作點。第一,幸福來自於平衡,

幸福需要平衡。一個人不能有錢沒有身體,有錢卻不能陪伴父母、孩子和家人。我們要做的是什麼?要做到顧此有彼,而不是顧此失彼。有健康才能陪伴家人,才能有陪伴父母的時間和空間。我們有時候想去看父母,父母會講:“你忙就不用回啦。”其實當你真的回去的時候,他真的太快樂了。

當我們自己年過四旬,你會發現我們的父母正在快速老去,可以說他們在世界上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所以如果有時間,要多陪陪父母。我今天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就是我已經是一個快接近五十歲的人了,我們的父母還有多少時間與我們在一起?我們是在與父母的生命流逝速度競賽。我們奮鬥的理由不就是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這裡面是否包括你的父母?可是,父母不是要你多麼富有,給他買大房子、車子,他要的是你好好的活著,能有時間去看看他們。

智鵬老師解讀《幸福密碼》(一)

我們在父母有生之年更多地陪伴他們。不要等到有一天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這是我們終身的遺憾。所以平衡才能持久,要有健康,營養要均衡,多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我們經營企業,企業內部的利益也需要平衡。平衡不是平均,智鵬老師有一堂課程叫做《王道商業智慧》,在這個課程裡面我會解讀管理就是平衡,經營就是超越。要想要幸福,第一要學會平衡。

第二個操作點就是要找回時間。時間來自於哪裡?就來自於計劃。如果一個人每天的時間安排得特好,能夠有條不紊,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兒。當你有價值地忙起來,你的內心是充實的,並且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

時間來自於你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多人的時間是被無關的事情所佔據,很多人把生活中大量的時間花在應酬上。適度的應酬不是不可以,但我們被宴請、KTV、燒烤、麻將佔據大量的時間之後,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應酬雖然很重要,但它不是絕對的,因為凡事要靠應酬才能做生意的、才能生活下去的人,你的生命既沒有質量,健康出大狀況只是時間的問題。

(待續)


想在智知集商學院“講會一門課”,瞭解“賺錢有料”,請關注並私信智鵬老師。

↓↓往期精彩文章,點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