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資料書上的題目,原因有客觀的的,也有主觀的,以數學為例。

客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課接受的數學知識都是零碎的,局部的;作為分開的一個一個的知識點,好理解,而資料書上的題目則大多是帶有綜合性的,至少把此前所學的內容綜合起來,難度陡然增大,要應對確實不容易。

針對這個問題,個人覺得,以下這些做法可供參考。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1、從知道上升為懂得,理解了才會靈活運用。

從你的描述中可知,你屬於基礎較好,基本概念還算掌握,但不能說紮實。

這裡面缺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理解,還不能真正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多,而主動思考少,思維沒有深入,有些浮光掠影。

只有把握了本質才能靈活運用,自己獲得的才是真正的知識。比如,數學上的每個公式、定理,由來老師講過了,你也記住了,但這樣其實不夠,應該自己會推導!如果自己動手推導,你會發現難度很大,甚至推導不出。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2、主動總結,積極探索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行程網絡。

很明顯,你不會的題目都屬於綜合題,那些只考查一個知識點的題目對你沒有難度。那麼,為何你解答不了綜合度高的難題呢?因為你缺乏對應的知識網絡,也就是綜合分析能力趕不上。

為此,主動總結,積極探索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很有必要。特別提醒,是自助總結,而非去背資料上現成的。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3、有意識提高獨立自主的解題能力,淡化依賴心理。

出現上課能懂,下課不會做題的情況,還有一個原因是做題對參考答案的依賴度很高,平時很少能獨立自主完成解答,使得一遇到難題就想看答案,不利於調動思維積極性。

做題時,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要求,只要是感覺自己有能力解答的問題,就要堅持徹底做出來,中間遇到困難必須要克服,堅決不看答案。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4、同類型題目反覆做,熟能生巧。

學好理科不可貪多求全,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道題不會做,求助後解決了,但這個時候還不能說你掌握了,還應該及時解答同類型題目,反覆中理解解題技巧。

上課能聽懂下課不會做題,高中數學的這一難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

感謝閱讀,本人是一線高中教師、班主任。所寫源自工作實踐,日與夜的堅守,只為助力所有學子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