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了,小枸杞竟把兩大可樂巨頭逼上了絕路!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導語:曾被巴菲特讚譽為“即使賣漢堡也可以賣得好”的可口可樂公司最近並不太樂觀。最新一份財報顯示,可口可樂2017年的全年淨收入同比下滑15%;淨利潤同比暴跌81%,而老對手百事可樂業績同樣難看,全年淨利潤也同比跌落23%。萬萬沒想到擊垮它們的竟然是小小的枸杞?!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你上一次喝可樂是什麼時候呢?最近北美的兩大可樂巨頭陷入了尷尬的困境!裁員和收購竟然成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兩家飲料大公司的關鍵詞!萬萬沒想到擊垮它們的竟然是小小的枸杞?!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可口可樂公司的淨利潤為11.8億美元,同比減少了81%;百事可樂的淨利潤達到48.5億美元,也比上一年少賺了23%。

可口可樂“至暗時刻”:淨利斷崖暴跌,百年品牌根基已動搖?

曾被巴菲特讚譽為“即使賣漢堡也可以賣得好”的可口可樂公司最近並不太樂觀。最新一份財報顯示,可口可樂2017年的全年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15%;淨利潤為11.8億美元,同比暴跌81%,而老對手百事可樂業績同樣難看,全年淨利潤也同比跌落23%。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作為全球碳酸飲料市場的兩大霸主,其利潤下滑反映出碳酸飲品市場的萎縮。

對於可口可樂而言,營收收入已連續六年下滑。2012年至2016年,其收入分別是480.17億美元、468.54億美元、459.98億美元、442.94億美元、418.63億美元,同比下滑2.42%、1.83%、3.70% 和5.49%,而2017年營收下滑幅度不僅大幅擴大,354億美元的營收額也創下近10年來的最低點。

顯然,可口可樂已經感知到市場冷暖。2015年公司提出“全飲料”的戰略,旨在“非碳酸飲品”領域中出擊,先後佈局椰汁、茶飲、咖啡、能量水、高端水等。“開源”之餘,可口可樂砍掉利潤較低的瓶裝類業務以“節流”,裁員與人事調整也在隨之進行。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但從結果來看,這些舉措收效甚微。也並沒有有效塑造“健康”的品牌形象。

對於長期穩健增長的巨頭企業,消費群體的喜好變遷是致命的。騰訊馬化騰就曾直言,最害怕的事是不懂年輕人,而對可口可樂而言,更嚴重的是,就算懂年輕人,卻依然無法抓住他們的心。

大家怎麼突然不喝可樂了呢?

伴隨著市場環境的細分與消費需求的轉變,這株在飲料業屹立125年的“常青樹”已不再是消費者最優的選擇。以中國市場為例,“手握保溫杯、啤酒加枸杞”的80後、90後們乃至更年輕一代消費者不再青睞“不健康”的碳酸類飲品,可樂市場的萎縮持續加劇。網友更是調侃“做雞翅是唯一用到可樂的地方”。

《2016 年飲料行業滿意度》報告顯示,消費者偏好的飲料為包裝水,而碳酸飲料偏好度低,僅為 7%。

事實上,碳酸飲料目前只是依靠消費者對於口感的認可和個人習慣在保持著一定的用戶粘性,其主要消費人群 80、90 後,很多是在青少年時期養成的習慣。該報告還顯示,90 後對功能飲料、包裝水和蛋白質飲料最青睞。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與此同時,90 後、95 後已經越來越關注健康話題,甚至一度超越他們眼中的 " 中年人 " —— 90 前。

2018 年 1 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佈的大數據統計報告顯示:95 後在電商平臺對 " 枸杞 " 的搜索量佔比在 2017 年以來有顯著提升;從 " 枸杞 " 在各年齡段銷售額佔比來看,95 後的佔比也在逐漸攀升。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消費者們對於枸杞的熱愛更體現在“雙十一”購物節上,1個小時天貓售出枸杞179噸!其中中國枸杞行業領軍品牌“百瑞源”累計成交額約1600萬,刷新枸杞行業歷史紀錄,銷售業績穩居枸杞行業第一,名列傳統滋補營養品行業前十。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枸杞在海外早已成為“網紅”

隨後枸杞也走出國門,成為歐美潮流人士的新寵!它不僅成為“超級食品”(superfood)中的一員,還有一個專屬的英文名 Goji Berry(枸杞莓) !

而且搖身一變成了很多時尚博主的每天健康飲食,還成了最流行的Acai Bowl (巴西莓冰沙) 的固定配料。如果你在油管搜索 Acai bowl,你會發現大多數博主所上傳的食譜中都有這神秘的Goji Berry!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還有專門的“枸杞標籤” #Gojiberries ,外國人在標籤下聊聊枸杞的養生作用,或者把自己的創意枸杞小食發到網上。

中國特產竟然打敗可樂巨頭,這給我們什麼啟示?

隨著枸杞不斷受到追捧,我們可以看到地方特產裡的品牌大機遇。

神農島首席顧問、福來戰略品牌營銷諮詢機構董事長婁向鵬在《大特產》一書中表示,特產在農業經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為其最重要的價值是獨特,是差異,具有難以複製和不可替代性。這是特產產品容易產生市場競爭力、特產品牌容易形成品牌溢價的原因所在!這個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重視起來。

中國特產資源,全球無與倫比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出產一方特產。

民間有許多描述各地特產的順口溜:

“青島的酒、煙臺的果,東阿的阿膠、樂陵的棗,章丘的大蔥、萊陽的梨,還有濰坊的蘿蔔皮。”

“庫爾勒的香梨,焉耆的馬,阿克蘇的蘋果頂呱呱。天山的雪蓮,博斯騰的魚,亞克西!”

……

中國地大物博,廣袤、豐富、多元的自然氣候和地理地貌,孕育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的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物產。

在中國特產中,尤以特色食品為甚,佔了特產中的絕大多數。大自然的賦予加上中國人的智慧、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和眾多的民族與人口,造就了無數的地方特產食材和特色美食。中國還有源遠流長的“藥食同源、食補食療”養生智慧,更造就了數不勝數的具有區域特徵和養生保健價值的美食(食品)方法、品類與口味。

以食品和食品原料為主的中國特產,總出產量世界第一,品種世界第一,花色口味世界第一!地理標誌產品、原產地保護產品、特產之鄉數量全球第一!

可以說,中國是世界第一特產大國,並造就了世界第一美食王國。

中國特產伴隨中國的強大,一定會誕生偉大品牌

縱觀世界知名品牌後發現,他們的前身許多是特產,例子數不勝數。

拉菲葡萄酒、依雲礦泉水、加州大杏仁(巴旦木)、美國新奇士臍橙、新西蘭佳沛奇異果、德國黑啤、韓國正官莊高麗參……

定位大師傑克·特勞特說得好:“品牌建立在國家或區域心智資源之上,才有先天性的強勢競爭力。”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某些品類上有著既有的定位、有著特別的心智資源優勢,比如法國的香水、葡萄酒品牌,內蒙古的乳品、牛羊肉品牌,這些就是國家或區域的心智優勢資源。

中國特產及美食,在中國和全世界消費者中擁有眾多的擁躉和優勢認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淵源,擁有天然豐富的品類資源,這是全國暢銷產品的苗子,是誕生中國和世界級偉大品牌的天然沃土。企業家一定要對這個價值予以足夠的重視。

以全球視角看,中國在食品飲料(包括茶)、中式餐飲、白酒、中藥、養生、絲綢、黃酒等領域擁有極為豐富和強大的國家心智資源。

具體到特產上,比如茅臺酒、全聚德烤鴨、雲南白藥、金字火腿、長白山人參、寧夏枸杞、紹興黃酒、西湖龍井、武夷山紅茶、信陽毛尖、東北大米、新疆乾果、內蒙牛羊肉、西藏蟲草、金門高粱酒、中華獼猴桃、洛陽牡丹、蘇州絲綢、景德鎮瓷器等等,這是中國的特產,這是中國各地的名片,也是中國的名片。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與發展,中國文化和美食必將受到越來越多世界朋友的青睞,在特產美食市場裡最有可能率先創造出世界級的國家名片式的大品牌,都有創建世界級品牌的基因。也就是說,中國在地方特產上擁有非常強大的優勢心智資源。

中國企業家要有足夠的自信,因為我們處在全球最大的潛力市場裡,我們生活在消費者需求和經營創新最活躍的時代。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中國特產品牌營銷的開山之作、神農島首席專家婁向鵬的新著《大特產——讓地方特產賣遍全國》已經發布。

婁向鵬被譽為中國品牌農業第一人,新書《大特產》是《品牌農業》的姊妹篇。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從市場、消費、品牌、營銷角度研究中國特產的專著,首次揭開了小特產做成大品牌的密碼。

本書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農業部原副部長劉堅、聯想佳沃集團董事長陳紹鵬、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黃偉東等業界大咖的熱情推薦。

點擊閱讀神農島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關注品牌農業的朋友,快摁我↓↓↓

惊呆了,小枸杞竟把两大可乐巨头逼上了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