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小時候去海邊,撿到一個貝殼就湊到耳邊,然後激動地說,“哇,真的能聽見海的聲音。”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19個故事

編者 / 小若

當全世界都以為琵琶只有四根弦的時候,日本天皇竟收藏了一把傳世唯一的五絃琵琶。

這可以說是一把全能型樂器,靠自己大概就可以開一場演唱會了。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它和普通琵琶完全不同,擁有極廣的音域,無論是琵琶本身,還是吉他、三絃琴甚至是冬不拉,所有撥絃樂器的聲音,它都能發出來。

古裝戲《楊貴妃》中就有這樣一把仿製品。然而,其中卻鬧出了不少笑話。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唐代琵琶的抱持彈奏姿勢大多是上斜抱、橫抱或下斜抱,類似於抱著吉他。

而范冰冰在劇中豎著彈這把琵琶,顯然有點違背史實了。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史實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400多年前,唐玄宗和楊貴妃將這把“螺鈿紫檀五絃琵琶”送給當時日本聖武天皇,後來被收藏在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

在這個秘不示人的正倉院裡,保存著大量唐代珍品,而且多是僅存孤品。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其實有時候我們該慶幸這些文物流傳到日本,不然在中國戰亂頻頻的朝代更迭中,它們估計就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就像這把五絃琵琶,曾經在唐代盛行,白居易還寫過《五絃彈》。

然而如今,除了這件百年難得一見的國寶,我們也只能在敦煌壁畫上看到五絃琵琶的身影了。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在擁有魔性的音色之外,這把琵琶的外觀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奔赴日本,只為看一眼神品顏值。

琵琶通體鑲嵌螺鈿,正面捍撥處有一幅用夜光貝殼鑲嵌而成的圖畫,上面描繪的是一個胡人騎著駱駝手彈琵琶,生動傳神。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琵琶背面比正面還要精美,底色是黑色的髹漆,上面鑲嵌著無數螺鈿玳瑁夜光貝殼,圖案豪華絢爛。

而且貝殼上都雕有精巧花紋,其中塗有淡淡金色。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這種用貝殼鑲嵌的工藝,就是“螺鈿”。

螺鈿(diàn),簡單來說是指用一些蚌殼、貝殼、鮑魚殼作材料,加工成薄片,鑲嵌在事先雕好的凹形圖案裡。

經過螺鈿裝飾的器物可以散發出的七彩霞光,在驚豔之餘還帶著一種低調的奢華感。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但是,明明外觀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貝殼,為什麼可以有這種光澤呢?

這是因為貝殼具有珍珠質的成分,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通過色散就形成了多種色彩。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在如今很多中高端的吉他裡,會鑲嵌一些鮑魚殼作為裝飾。

雖然鮑魚殼本身並不昂貴,但工藝卻是無法比擬的。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螺鈿的困難之處在於,一般這些貝殼都不是一個平面,它們表面會彎曲。

而且通常還包裹著一些不是很平整的東西,因此這一工藝完全要依靠工匠的巧手。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根據製作工序和所使用的貝殼厚度,螺鈿可以分為厚螺鈿和薄螺鈿兩大類。

厚螺鈿使用的貝殼厚度約0.2-0.3公分,在製作時就必須要有鑲嵌的動作。

而鑲嵌貝殼,就要在木料上先挖出和貝殼形狀一樣的凹槽,因此製作上會比較費時,同時也需要較高的手工技法。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比起厚螺鈿的鑲嵌,薄螺鈿使用的貝殼用料要薄且軟許多。

薄螺鈿是將貝殼、夜光螺等原料,精心製作成薄如紙張的螺片。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根據圖案切割成絲、片等形態各異的部分,然後將切好的螺片黏貼在對應的位置上。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有時候在黏貼前還要在螺片上用針或刀刻出更佳細膩的圖案。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在早期,要製作出薄螺鈿薄如蟬翼的螺片並不容易。

工匠需要將貝殼放在鍋中煮上四天四夜,用鑷子將螺片層層剝離、揭取,然後放入白醋或蘿蔔汁內浸泡,讓它們變軟。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但隨著工業機器設計與製作的進步,如今利用雷射切割的方式,一次就能裁切出數百張形狀相同的螺片。

因為可以大量生產,所以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螺鈿首飾、小屏風、化妝盒等,大多是薄螺鈿製品。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那麼,螺鈿這門工藝,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那時的人們就已經將貝殼簡單地進行切割打磨,在漆上聊作點綴。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考古學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到不少西周嵌螺鈿漆器。

其中有1件漆器,上面的彩繪獸面鳳鳥紋就採用了螺鈿工藝。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到了唐代,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工匠們開始將螺貝鋸磨成片,然後按照圖樣在漆面上拼貼成形。

於是各色花鳥、枝葉和人物便宛如煙火一般,在黑色的漆面上盡情綻放。

也是靠這門工藝,唐朝的銅鏡被譽為為中國最美的銅鏡。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唐 平螺鈿背銅鏡

到宋代,漆器上出現了更薄、更小的螺鈿裝飾,原先的螺鈿厚度一般在0.5至2毫米之間,而這種薄螺鈿厚度可以達到0.5毫米以下。

這時候的用料,大多取自珍珠貝、夜光螺、鮑魚貝等優質海洋螺貝。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宋元 黑漆嵌螺鈿花鳥紋盤

明代末期,有工匠加入金銀絲、寶石、翡翠、瑪瑙、玳瑁等材料,螺鈿工藝慢慢成為了皇室貴族的象徵。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明代 黑漆嵌螺鈿庭院人物故事香幾

到了清朝康乾盛世,螺鈿工藝達到了最鼎盛時期,產生了許多代表性作品。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清早期 螺鈿人物四重蓋盒

而自從螺鈿在中國唐朝傳入奈良時代的日本後,螺鈿工藝也逐漸促成了日本風格的形成。

在日本時繪漆器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江戶時期蒔繪鑲螺鈿雉雞圖印籠

蒔繪,是日本一種傳統技藝,它利用漆的黏性,將銀粉或金粉依照想要的圖樣,固定於漆器上。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日本的國寶中有許多都是蒔繪螺鈿的作品,如八橋蒔繪螺鈿硯箱。

整個硯盒塗油黑漆,在硯盒的圖案中,木板橋通過薄薄的鉛板來表現。

盛開在木橋周圍的燕子花花葉使用了金粉,花瓣則使用了鮑魚的貝殼削制而成進行裝飾。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隨著時代變遷,螺鈿早已不是停留在傳統器物之中而已,它的應用一直都在與時俱進著。

如今的它,可以是箱子上的萬家燈火,可以是首飾上的耀眼鑽石,甚至是一款手機殼的風格圖案。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在世界各地擁有極高的人氣日本鋼筆工藝經典作Pilot Capless,其中顏值爆表的星沙款,燦若星河,是多少鋼筆控夢寐以求的神筆。

這款螺鈿花色Capless就是將貝殼內部的彩色碎片剝下,然後通過漆藝附著在筆身上。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就連在我們眼裡是極為普通的手機殼,日本人也將螺鈿用於其中。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日本IKINS手機殼

韓國藝術家Kim.iljung還用螺鈿作肖像畫 。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記得小時候,貝殼曾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

去到海邊就不停地找貝殼,找到一個就會十分激動,趕緊湊到耳邊聽聽看是不是真的有海的聲音。

後來才知道,那聲音不是因為貝殼才有的,蒐集來的貝殼也不知所蹤了。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如今看到螺鈿工藝,才發現雖然沒有海的聲音,但貝殼之美,也足以打動人心。

——

日本亮相唐代絕世琵琶,范冰冰用仿製品卻連姿勢都沒擺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