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祕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北大狀元才子談如何學好語文

朱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

語文,是學好文科最基礎的科目,它的重要性正如數學在理科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一樣,但學好語文又是最難的。因為漢語既然為我們的母語,其命題可深可淺,一旦這個度把握得不準確,就會成試題偏易或偏難。高考語文試題,一般分為三大塊,即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基本上涵蓋了要求學生掌握造的各個知識點,如基礎知識題,一道題目可以涵蓋多個知識點,一個點掌握得不好,整個題就不好做;又因為它基本上全是客觀性選擇題,不存在給一部分的問題,因此,要拿就必須全拿。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這部分知識的複習說難也不難,我一直認為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不是讀或背,而是長期形成的一種對語言文學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項,有些人可能讀一遍就能辨析得出來,有的人鑽研了好多遍還是不得要領,這就是一個素養的問題;加強語文素養,才能使語文成績有所進步,而且它對閱讀、對寫作也大有好處。閱讀又分古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三項,由於閱讀的文章都不是我們曾經見過的,因此做起來的確很有些難度。因此在平時做題的時候應該多加強訓練,有的人把閱讀分解為若干小項,如古文分為實詞、虛詞、大意、翻譯、主旨等等分點複習,我覺得這實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徹底讀懂了讀透了,什麼樣的題也是難不倒的,這也可適用於說明文閱讀。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現代文閱讀了,現在題幹設計朝主觀化靠攏,這是好事,防止了客觀題不會做胡猜的現象。為了使閱卷標準化,現在的題型大抵是從原文中找取若干關鍵詞語,聯綴成句。這樣尋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測試出考生的真實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時候,我能讀懂文章,但題很可能做錯;有的時候我讀不懂文章,題目還有可能做對。不過再好的考試製度也難免有缺陷,相信,不久會有一種更科學的題型出現。做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與題旨與題幹聯繫密切的句子,提取壓縮,精減字句,儘可能符合字數要求而又通順。其實,高考語文最重要的是寫作,一般人高考語文分數不過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佔據一半的分數,實在不能輕視。再者近來作文大多有兩種文體寫作要求,這樣更有利於縮小分數差距,這樣對後進生很有利,在自己較擅長的文體上要多拿分、不擅長的也要儘量縮小差距。一般來說,高考作文不同於競賽作文,它要求一個“穩”字,最好不要有過於奇異的寫法出現,以防閱卷者目不能識,誤為跑題,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內要儘可能的新穎,即使是陳舊的題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來。一篇題旨新穎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閱卷者賞識從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題,考生們大多受陳規侷限,於社會政治意義上大費筆墨;而在兩幅漫畫本身之異同上則惜墨如金,結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誤入命題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穩”字是不夠的,還須有一個“新”字。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胡湛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學生,貴州省高考理科狀元):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語文是基礎,因為“語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語文的綜合性強,不象數理化那麼有明顯的循序漸進;它雖然也有階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要對自己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首要的是必須全神貫注地聽課,上課時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做到眼看、耳聽、口說、心想、手寫,儘可能地吸收有用信息。光這樣還不夠,還要高度重視課外點滴的積累,勤作讀書筆記並持之以恆。我最喜歡《語文報》和《作文通訊》。每次閱讀上面的文章都非常用心,看完後想一想,記一記,使頭腦裡留下較深的印象,對自己認為最有價值或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就摘錄要點作為資料保存;對上面的題認真做並進行篩選,對未掌握好的知識進行再思索,彌補薄弱環節,高考時感覺很有收穫。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此外,還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綱的“考點解析與訓練”,對照每個考點認真複習,做到有的放矢,然後要做相當數量的練習,做題時務必要做到透徹理解,不要忽視任何一個考點。對已暴露出的薄弱環節,突破時也要講究方法。我先對拼音和作文這兩部分感覺複習效果不佳。針對拼音的難點,我找來了《咬文嚼字》、《難字淺析》等書刊,認真看,仔細領會並多記。至於作文,考慮到高考複習緊張,不可能用日記的方法,我就記素材,經常記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為寫作文的“材料倉庫”,這樣在寫作文時構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於筆頭乾澀。總之,由於語文科知識綜合性強,涉及範圍廣,我們應將聽、說、讀、寫並重,以提高自己語言文字的能力。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劉陽(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黑龍江省高考文科狀元):

語文,這是萬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並且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前提下,不拘泥於書本。閱讀方面,要做到現代文、古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頗,尤其是對古文。有很多人不喜歡看古文,認為枯燥,缺少激情。實則不然,讀古文是一舉幾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擴大你的知識層面,印證加深你在歷史課上學到的知識;另外,對你做歷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題也會有不少幫助。如此多的妙用,則不可不讀。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對我頗有幫助的雜誌——《中學生閱讀》。那裡邊不但有許多名家名作,而且有針對性的錄出很多閱讀題目,典型而且系統,不妨讀讀看。提到語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重頭戲——作文。對待作文,首先要破除這樣的錯誤認識:文章好那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寫不出溢美之文,沒轍。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實際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生花妙筆,要想提高寫作水平,一要多讀書,二要多練筆。通過閱讀書籍,可以培養語言的感知力,擴大視野,豐富頭腦,這樣動起筆來不至於無話可說,寫的文章不至於空洞無物。在閱讀時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及時做讀書筆記,不讓任何有效信息漏掉。比如1994年高考中的語文題,填寫成語中有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課本上找不到的,只能靠平時課外閱讀的積累。進入高三,時間變得很寶貴,於是有人認為寫作文、練筆很費時間,就把所作之文減之又減。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總不練筆,再高的水平也難一下筆就佳句連篇。反之,你寫作不太好,堅持練習,會有突飛猛進的成效。因此,即使在最忙的總複習階段,也要抽時間寫寫日記,作一些典型的文章,這是有利無害的。請大家注意,我上面的一句話絕無輕視書本之意。因為書本是最初知識的來源,是萬變之宗,特別是書中每個單元后的複習題,更要給予重視、記牢、吃透。另外,飯後睡前的閒暇時,可以翻翻字典,糾正一下讀音,認定一下字形,熟悉一些生僻的詞語,做到有備無患。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梁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狀元):

我在文科班的語文課是由一位學識淵博的特級教師—— 劉淑明老師教授的。她教學經驗豐富,水平很高,給了我不少好的方法。記得劉先生給我們佈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我就從外貌、愛好、優缺、理想幾個方面寫自己,而且用一種自嘲的語氣。劉先生挺滿意,誇我文筆不錯,卻又婉轉地批評我作文深度不夠,思想性不足,“玩”文章。其實,對於這類作文,我很喜歡作,因為覺得這才叫真正的“文學”。記得從初二開始,我就練著虛構故事,因為“虛構的情節較事實更吸引人”,當然,虛構還要以真實為基礎。有篇那時的“力作”,至今記憶猶新。其內容大概如下:幼年的兩個小夥伴隨父母移居美國,多年後歸來,滿口我們美國怎麼、怎麼,還貶低中國的文化藝術和傳統習俗。這些事實深深刺痛了我。文章的結尾是“在古老東方,有一個沉重的聲音在召喚:‘歸來吧,遠方的遊子。’”其實,那是我當時看了一些關於出國熱和華裔“新一代香蕉”的報道有感而寫的。可謂是時代的產物。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何忻(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甘肅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積沙成塔,聚腋成裘”這句話用在語文知識的積累上應該是最恰當的。語文知識的特點是零散、隨意性大,因此,要靠在短時間內集中複習而收到有效的結果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處處留心。如高考中的詩詞填空題,中國幾千年文化史留下的詩詞曲賦浩如煙海,要靠全背下來以對付那五道題,無疑是最傻的辦法,而且也不可能。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很多詩句,只要能隨時留心,將它們記下,便足以應付這一題了。但如果平時不注意,到臨考時再去集中“抱佛腳”,往往容易走入“歧途”,背了許多生僻的句子,而應該掌握的卻沒有記住,這樣便是事倍功半了。況且,文科中的歷史、政治也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去看、去記、去思考的,如果平時功夫下到了,就可以減輕考前的負擔,騰出許多時間給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而不會產生“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感覺。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耿德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漢語言博大精深,出題千變萬化,極難把握,但只要記住一點“萬變不離其宗”,便能以紮實的基礎應其萬變。語文的學習歸納起來分為兩方面:課內和課外。課內注意認真聽講,該掌握的語言知識一定要熟練掌握,但要防止一種死讀書的傾向,理解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其實,竊以為,語文學習的真正主幹還是在課外。語言這東西最講究一種感覺,即通常所說的語感,這靠課內那一點是決辦不到的,只能靠課外大量閱讀。閱讀範圍從學生優秀作文到名家著作不等,以至各種社科著作。語文照舊需要練習,可採取專題訓練方式,自己哪種題型薄弱,可在一定時期內找來適量題目全力突破。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陸慧(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語文是我最喜歡的學科,我母親生前是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對我在文學方面影響很大。我認為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它需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並且也與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文學功底密切相關。學好語文,平時上課要注意聽講,隨時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加強訓練。比如在語文學習中,許多同學感到最困難的是古代漢語。由於我從小學四年級起便開始看《西遊記》,到初中畢業時一些最有名的古典名著都看了好幾遍,因此我很喜愛古文。其實它也是有很強的規律性的,為了弄清許多語法現象,我特意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將學過的所有篇目都進行了分類整理。最常見的幾個項目有:“一詞多義”、“一義多詞”、“古今通假”、“詞性活用”、“固定句式”等,每學一課便總結一課。通常整理一篇文章要花費兩三個小時,還要翻閱許多參考書,力求做到準確。雖然比較辛苦,但卻令我受益匪淺。時間一久,也逐漸掌握了古漢語常見的語法規則,而且在閱讀時常常能憑語感選出正確答案,每次模考的古文部分我幾乎都能拿到滿分。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陳小凌(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生,湖北省高考外語類第二名):

語文複習首先應該抓住基礎知識,這部分的分數佔的很多,並且閱讀題裡也貫穿著基礎知識。閱讀部分難度較大,只有靠多讀多分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作文方面我覺得只要抓住了套路就不太容易出錯。議論文第一段一定要有簡潔明確的立論,正文部分不管是採用層進式還是並列式一定要有翔實可信的例子,最好能舉出三個例子,因為據心理學家分析這是最容易讓人信服的。結論部分非常關鍵,最好不要簡單地重複開頭的論點,而應在它的基礎上有所昇華,最好能聯繫身邊的實際,指出應該怎麼做。我寫作文一般採用“圖表列舉法”,同學們不妨一試。中間畫一個圓圈寫上標題,然後開始搜索與之有關的話題、例子、引語等,用一些放射線寫在周圍,這樣看起來較亂,但能讓你充分發揮想象力,思想不會受到約束,然後從這裡面理出頭緒,在另一張紙上或同一張紙上標明順序、詳略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寫起來就會胸有成竹,不會隨心所欲、主次不分了,而且也可以省掉另外打草稿的時間。作文的文風以事實為主,不要華而不實、堆砌詞藻。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於洪淼(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先談一下中國源遠流長的語文吧。總的來說,我答語文選擇題,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的。語言很大程度依賴於語感,或許會有一些這樣的經歷,你一看題,第一感覺是選擇A,但再仔細琢磨,卻發現B、C、D不同程度上也可以,那聯繫語境來說,可能A才是最恰當的一個。當然這並不包括看錯題目疏忽大意之過。而現代文閱讀則需細細品味,甚至如牛一樣反芻,字詞放在句中看,句子依靠段落看,段落則離不開整篇文章了。這幾年作文多寫議論文,我的應付方法是先提煉出兩三個或更多的中心論點,擇優、穎者,然後以它為中心輻身狀的四散尋找分論點,多問些為什麼?怎麼樣?所以我的作文結構大多是總分式扣並列式的。對中心思想的提煉,有絕招如下:可以從不同的人物上發表評論,可以選擇人物的話中比較深刻的一句評論,還可以從某件事一分為二的評論,從反面立意等。作文還有一招:即多閱讀一些範文。模仿是個有效的方法。至於對開頭的一二題,我稱呼它為“下筆威”,內容可真不少,往往考前準備了一大套,卻還會碰上稀裡糊塗的字、詞、音,真讓我覺得得不償失,所以後來我就不是特別重視。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韓西(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語文由於內容多而雜,複習時可首先進行分類,然後一部分一部分地突破。例如可先複習語音、字形、語義類。這一類內容很多,但都是些記憶的東西,因而只要多花點時間,記住某些典型的、常考的、易錯的詞和短語也不太難;然後可複習語法類,繼而提高閱讀能力(包括現代文和文言文)和寫作能力(包括應用文)等等。由於語文能力很難在一年半載內有突飛猛進的提高,因而複習時我們應該在提高較快的部分多下功夫。例如字詞的記憶、文學常識的記憶,都是在短期內複習的重點。文言文中由於很多詞和短語的用法比較固定,句式也有一定規律,因而只要我們多記一些文言實詞、虛詞,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式,我們的古文閱讀能力也能很快提高。總之,語文的複習應突出重點,爭取分數能有所提高。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朱林(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學語文同學英語一樣,作為一種語言,講求的是積累。由於種種原因,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語文上花過多的時間。因此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的時間則顯得十分重要,書本上的知識點能掌握的就在課堂上記住,若有閒餘時間,你還可自由安排。作文的練習也是如此,既然沒有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它,那麼就認真對待老師佈置的訓練題,掌握每種文體的一般寫作技巧;然後可以根據試卷結構,系統地作拼音、標點、字、詞、句、名言詩句、文化常識、閱讀理解、大小作文的單項練習及複習。一股腦地做題並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在做題後有總結,可以將自己的錯誤,或是僥倖做對但不能保證下次還能做對的題專門記錄在一個小本上,這對於一些小知識點尤其有效。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陳若英(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貴州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對語文的複習與英語有許多相通之處,都需要在閱讀、練習中多思考,培養出良好的語感。“跟著感覺走”不可不被視為一個有效的途徑。在語文考試中所佔比例較大的作文往往對這門成績的高低起決定性作用。最易得分的兩大因素便是觀點新和論證的邏輯性、合理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中大膽地想,發揮大腦的想象力和發散性的思維能力,使自己的觀點能與眾不同。發現了新觀點,最好立即對之進行論證,用提綱的方式勾勒出結構、論證的順序。“三段論”的結構簡單、清晰,若能使論點突出,行文流暢,便很容易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捕捉思想中的這些火花,我們在平時就要隨時記錄、隨時論證,做到胸有成竹,在考試中才會有不會枯竭的素材。為節約時間,複習時應多打提綱,少寫完整的作文,做到事半功倍。同時,這種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又會使我們在歷史、政治的問題時更具優勢。

各省的狀元,告訴你學好語文的秘訣(關注頭條號,資料免費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