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墓地,位於省軍區院內,墓前鮮花不斷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林則徐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馬鞍村銅盤路省軍區機關大院內。始建於清道光六年,由林則徐為其父母營造,林則徐逝世後附葬於此。

林則徐墓簡介。

墓前右側的獅子和《御賜碑文》

右側《御賜碑文》,高2.6米,寬1.10米。

第二層墓埕正中立一堵三合土橫屏,上刻:“五鳳來翔”楷書,字高0.59米,寬0.46米

林則徐墓為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後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直徑0.82米。

碑面陰刻:“皇清誥封資政大夫、兩淮鹽政、前江蘇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陳夫人,男少穆公、婦鄭夫人,出繼男雨人公、婦李孺人壽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墓前鮮花不斷,經常有人來祭拜這位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