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丨王堅紅:改革開放40年黨的建設之基本經驗(下)

文稿丨王堅紅:改革開放40年黨的建設之基本經驗(下)

三、始終堅持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培養和選拔人民需要的好乾部

“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於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第一,什麼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高素質的幹部隊伍首先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的隊伍;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具有較高的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專業能力、專業精神、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隊伍;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自己放在人民公僕位置上的隊伍。

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因此,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須;而培養和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則是培養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關鍵所在。

第二,怎樣的幹部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

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的標準作出了這樣的概括: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

信念堅定,就是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不動搖。

為民服務,就是要做人民公僕,忠誠於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勤政務實,就是要勤勉敬業、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精益求精,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敢於擔當,就是要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敗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

清正廉潔,就是要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我們黨歷來重視培養高素質的幹部隊伍,重視培養和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專門增加了“黨的幹部”這一章,對黨的幹部作出了專門的規定,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此後歷屆黨代會通過的黨章都對黨的幹部這一章不斷地充實完善。根據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實踐和經驗,十九大黨章對黨的幹部作出了這樣的規定和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模範地履行本章程第三條所規定的黨員的各項義務,並且必須具備以下的基本條件:(一)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水平,帶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二)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認真調查研究,能夠把黨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四)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有實踐經驗,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五)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地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加強道德修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行為。(六)堅持和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風,有全局觀念,善於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可以說,黨章對黨的幹部提出的要求和這六個基本條件就是判斷一個幹部是否是好乾部的標準,也是黨和人民對好乾部提出的要求。

第三,著力培養和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

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要成為一個好乾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選拔。

從幹部自身來講,要從兩方面努力:一要不斷地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二要勤於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要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展眼界和視野,提高服務改革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的本領。

從組織培養來講,也要從兩個方面著力:一是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要加強宗旨意識、公僕意識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幹部實踐鍛鍊,讓幹部在實踐鍛鍊中增強黨性、改進作風、磨鍊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幹。二是把好選人用人關。選人用人是培養好乾部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要把好乾部標準落到實處。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

其次,要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提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

再次,要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

最後,要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鍊年輕幹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

四、始終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黨

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

第一,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內涵。

所謂“全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黨的建設內容全覆蓋,包括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等各個領域;二是黨建主體全覆蓋,包括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領導幹部,從年輕幹部到離退休幹部,無一例外。所謂“從嚴”,包括五層意思:一是增強管黨治黨意識,從嚴落實治黨責任;二是堅持從嚴管理幹部,要以嚴格的標準、嚴格的措施、嚴格的紀律來要求幹部,使幹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按照黨章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及黨的各項規定辦事;四是要嚴明黨的紀律,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五是從嚴治吏,重點是各級領導幹部和身處關鍵崗位、掌握大量公共資源的幹部,這是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重點。

第二,深刻認識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這是由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眾所周知,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來之不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了28年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才得來的。中國共產黨執政,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就是說,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這些年來,世界上一些老牌執政黨衰敗落伍、丟權垮臺的教訓極為深刻。特別是執政70多年的蘇共失去群眾擁護而垮臺的深刻教訓值得我們永遠認真吸取。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應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更應高度重視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才能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其次,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是由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所決定的。黨的十九大要求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那麼,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呢?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同時還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可見,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三個“為”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為了實現這個初心、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也只有這樣的黨才能實現我們黨的初心、完成我們黨的使命。

再次,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是由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所面臨的考驗和危險所決定的。早在黨的十八大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即: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和外部環境的考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這些考驗和危險極大地影響著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削弱著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執政能力。黨的十九大更是強調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面對這樣長期、複雜、尖銳、嚴峻的考驗和危險,如何才能化危為機?歷史和實踐都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才是化危為機的唯一正確途徑。

黨的十九大還強調,“全黨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做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第三,黨員幹部的“三觀”建設是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基礎和關鍵,“三觀”建設必須永遠在路上。

“三觀”即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眾所周知,人們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或行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關鍵在於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對黨員幹部來說,如果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就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係,就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作風問題,甚至腐敗墮落、違法犯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點,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因此,全面從嚴管黨治黨,首先就要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要使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錘鍊“三觀”,增強黨性,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

第四,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要尊崇黨章,要按照黨章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思想行為。

黨章集中體現了黨的思想和行動綱領,每一條都凝結著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黨章是我們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和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是保證我們黨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的法規武器。黨章是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黨員先進性純潔性的根本標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所以,依規治黨,依照黨章、黨規、黨紀來管黨治黨應該是我們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一大法寶。

第五,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核心,作風建設必須永遠在路上。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全黨都要永遠牢記,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所以,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從而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我們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正風肅紀要持之以恆,要堅持以上率下,堅決貫徹中央的八項規定精神,拓展落實其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風建設必須永遠在路上,這是歷史的告誡。

第六,反腐敗是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重點,反腐敗鬥爭必須永遠在路上。

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不過有時輕有時重。權力失去監督就會產生腐敗。因此任何公權力都會面臨被腐蝕的危險,執政黨永遠會面對與腐敗的鬥爭,作為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腐敗是寄生在我們黨肌體上的一個大毒瘤。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因此,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特別是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歷史關頭和關鍵發展階段,更是高度自覺地把反腐敗鬥爭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為什麼我們黨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反腐敗鬥爭——黨和國家的命運之所繫。我們黨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原因有三點。

首先,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也就是說,不預防和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其次,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是由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決定的。我們黨一黨長期執政已近70年,存在滋生腐敗的土壤,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能否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持反腐敗鬥爭,實現自我淨化,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和治理水平,關係到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黨內的腐敗現象卻削弱著黨的領導水平、領導能力,使社會和群眾對黨的領導水平和領導能力產生負面的判斷,從而動搖著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再次,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是由我們黨的使命決定的。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關係到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黨內的腐敗現象促使社會上產生信仰危機,使廣大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失去信仰,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失去信念,對共產黨失去信任,對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實現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失去信心,從而危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

總之,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廉潔、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由於黨採取了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嚴厲而有效的反腐措施,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敗鬥爭取得了顯著成效,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護,黨的吸引力、凝聚力明顯增強,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明顯提高,執政地位明顯鞏固。但是,當前腐敗產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鬥爭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必須繼續建立和完善反腐敗的各種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力度,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要繼續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要讓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通過不懈努力,奪取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勝利。

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始終堅持”,其實質就是黨的十九大指出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總結歷史經驗,是為了指導今天的工作。這些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也是黨中央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的總要求。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這一總要求,為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