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資本市場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錢進了誰的口袋。拓展一點就是,錢以什麼方式,從誰的口袋,進了誰的口袋。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從資本市場上鉅額融資,但是投資上卻屢屢不達預期,甚至陷入虧損,那麼不管他提出過什麼戰略,說過什麼夢想,投資者都有理由質疑他的投資價值。這樣的公司很多。

今天,麵包財經要研究的公司是金固股份(002488.SZ)。

先看兩組核心數據:2014年和2017年,金固股份兩次定增合計融資超過33億元。2016和2017年,公司扣非虧損合計1.93億元。

金固股份到底是不是一家靠譜的公司?先從上市前幾年的業績說起。

上市之後業績下滑,公司搬出定增計劃

金固股份成立於1996年,主要從事汽車鋼製車輪的研發、製造及銷售,2010年公司於深交所上市,目前總市值超過100億元。

金固股份上市之初的幾年,似乎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直接看圖: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2011年到2013年,公司營收從7.76億增長到11.66億,但歸母淨利潤卻由 7072.09 萬逐年下滑至4506.46萬。

也是在2013年,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杭州金特維輪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開始向汽車後市場方向轉型升級。自轉型以來,金固股份在2014和2017年間先後2次定增拓展相關業務,合計募資超過30億元。

具體來看公司的兩次定增。

首次定增募資6億多,實際項目進展緩慢

2014年12月,金固股份對機構投資者定向增發募集資金6.34億,用於“年產500萬隻新型高強度鋼製輪轂項目”。公司表示: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該項目原定於2017年4月30日前完工,然而,直至2017年12月31日,該項目的投資進度僅為22.14%,累計投入金額僅約1.37億元。

事實上,此次募集資金到賬一年之後,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且不說“年產500萬隻新型高強度鋼製輪轂項目”在報告期內實現效益為零,未達預期,僅從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來看,一年內公司投資金額僅有不到1億元,也就是說,公司在第二次定增時,前次定增要來的錢根本還沒花完。

再次融資27億:為虧損子公司補血?

2015年6月,金固股份再次宣佈定增。翻查公開信息,這個時候距其上次定增資金到賬還不足一年,當時公司賬面的貨幣資金還有10億元以上。

2015年6月23日,金固股份宣佈對大股東關聯方及機構投資者進行定向增發,計劃募資不超過27億,用於子公司特維輪網絡“汽車後市場O2O平臺建設項目”,也就是後來的“汽車超人”自營平臺(PC 端+APP 端)。該項定增於2016年8月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最終發行價為16.53元/股。

到這裡,有必要了解一下金固股份的這個“汽車後市場O2O平臺建設項目”。

金固股份2013年設立的金特維輪通過官網和外部電商平臺開展輪胎銷售等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和知名度後,2014年公司又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特維輪網絡,專業從事汽車後市場互聯網業務。

然而,這兩家公司卻持續虧損。金特維輪成立當年淨利潤就已經虧損 426.70 萬元,之後的2014及2015年又分別虧了1208.93萬元和998.1萬元;特維輪網絡則在設立首年營收為零,虧損2.59萬元,2015年續虧4442.82萬元。

在這種背景之下,公司再次定增募資27億,用於連續虧損子公司平臺建設。以下為相關截圖: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融資成功之後,那項目如何呢?直接看圖: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2016年的特維輪網絡,不但淨利潤虧損進一步擴大,連淨資產都變成了負數,已是資不抵債。事實上,自2013至2017年,公司的特維輪業務板塊累計虧損已超過3.7億元。

總結金固股份的兩次定增,公司先後從市場上拿了30多億發展業務,但最近幾年上市公司盈利情況並不太理想甚至發生虧損。

2015至2017年,公司的總營收由15.24億增加至30.11億,但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卻由盈轉虧:2015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3589.43萬元,2016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下滑至虧損約1.6億元。2017有所回升,但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仍為虧損3315.62萬元。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股東先行減持,參與定增的機構被套牢了嗎?

再往前看看公司的資本動作。

2014年11月,金固股份以2500萬元收購了上海語鏡汽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2.5%的股權,之後的2015年1月,公司又與北京正和磁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北京金固磁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併發起設立汽車後服務基金。

在這一系列資本動作的影響下,乘著2015年牛市的風口,公司股價自2014年8月開始迅速走高,並於2015年5月27日達到歷史最高的49.8元/股(前復權)。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而在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之間,公司7位董監高及其家人已先後22次減持了超過172萬股公司股份,累計減持金額約5065.52萬元。

但之後公司兩次定向增發的對象,就沒那麼幸運了。

金固股份兩次定增的對象大多系機構投資者。2015年12月28日公司首批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解禁時,公司股價已回落至28.05元/股(前復權,收盤價),且仍繼續下跌。截止2018年5月25日,公司股價較最高峰約跌去了66%,當前公司總市值約108億元,較其最高則蒸發了近140億元。

翻查公司財報,截至2018年一季報,公司公佈的十大股東明細中,自第四名之後全部是機構。而這六家機構中,有五家參與了公司第二次定增。

金固股份:轉型四年由盈轉虧,拿市場的錢圓自己的夢?

這些參與定增的機構到底是盈是虧?這筆賬今天就先不去細算了,各家機構自己心裡有數。這些機構到底有沒有踩雷?還在哪些定增項目上賺過錢或者虧過錢?

如果讀者想了解機構在定增中的哪些事,可以留言給麵包君,不僅僅侷限於這張表單,其他機構也可以。(GCH/YY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