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前兩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件很平常但是又很溫馨的事:在南昌讀大學的女孩要畢業了,畢業典禮那天,她的父母專程請假兩天,從青島趕到南昌,只為了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看著她上臺領取畢業證書,陪著她拍照。被問及為什麼會來時,女孩的父親說:"這是女兒的重要時刻,一定要一起見證。"這也引得底下有網友吐槽自家父母。

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其實是隻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可是卻很少家長會願意專程請假去參加孩子的畢業禮,甚至連關注都不關注,因為他們覺得就是走個流程而已,幹嘛要大費周章。這件小小的事上了熱搜,有太多的人被這份小溫暖而感動,為什麼?我想就是因為"儀式感"。

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父母和孩子,是一種很自然的親密關係,很多人都以為在孩子這一層意義上是不需要儀式感。所以,他們會很實際地處理孩子每一次成長經歷:"小孩子過什麼生日""年年都有過年過節的,不用搞那麼多花樣""上個學而已,衣服鞋子隨便穿吧"某種意義上說,父母對孩子做不做這些,並不能說明他們對孩子不愛,但對孩子來講,卻是有不一樣的影響。有心理專家認為: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儀式感對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很多家庭關係都輸在了儀式感上,有儀式感的家庭,很容易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比如杜江每次回家都會和霍思燕擁抱親吻,傳達對彼此的愛意,這樣的舉動讓嗯哼學會了如何表達愛意,在這樣充滿儀式感的家裡,嗯哼成長為一個超暖心的情話小王子;又比如在賈靜雯家裡,咘咘吃飯前要感謝爸爸給他做飯,從小就學會感恩。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成了孩子最美好的記憶。

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孩子是一張白紙,每走一步,都會給他的人生著上不同的顏色。爸爸媽媽給孩子的儀式,可以是在特殊的日子:他的第一個100天,第一次生日,第一天學會走路,第一次換牙,第一天上學,第一次上臺表演等,給他一個禮物獎勵,一個故事鼓勵,一次親身示範;也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每晚睡前的一句晚安等。

儀式感能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愛

生活就擺在那裡,活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儀式感能讓你心懷期望,與矯情無關,與忙碌無關,與物質基礎無關,而是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尊重,對孩子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