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航海鍾:人類工匠精神的典範

哈里森航海鍾:人類工匠精神的典範

京WORK-北京碼頭創始人 陳貴

GPS全球定位系統現在的人都不陌生,可是3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的準確定位就難了。

1707年,一支英國艦隊在勝利返航途中迷失了方向,造成4艘戰艦撞上了海島沉沒,1500多名水手喪命的慘重損失。171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經度法案》(Longitude Act),規定任何人只要能找出在海上測量經度的方法,便可以拿到2萬英鎊的獎金。荷蘭、西班牙、法國也已懸出類似的鉅額獎金。

說到航海鍾,大航海時代利用北極星或太陽測定緯度容易,測定經度就是難上加難了。航海鍾發明近三百年來,歷經了古代航海鍾、現代機械、石英航海鍾、現代工藝航海鐘的變遷。

歐洲各國急於發明一個經度測量設備救十萬火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時一個英國木匠出身的鐘表匠----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1693 –1776)揭榜了,目的為得到這筆2萬英鎊獎金,通過自己掌握的製造鐘錶的原理和技能,充滿信心地開始研究製造航海鍾。1728年接了這個活,1736年終於造出了第一臺航海鍾,後人把它定義為H1。1741年造出H2,1760年造出H3,前三代準確度可以,就是體積大太笨重。1759年,哈里森終於造出了一塊直徑為13釐米,重1.45千克的比懷錶大一點的H4航海表。這項懸賞激勵發明項目,哈里森一直從35歲幹到72歲,大半輩子他就幹了這一件事。幾十年,為了賞金幹活的哈德森有趣的故事一籮筐。最後,在國王的支持下打了幾年“官司”,哈里森終於在80歲的時候拿到了國會全額獎金。

因哈里森傾其一生任性的工匠精神,讓英國成為人類大航海時代世界的霸主。為表彰英國天文航海的貢獻,1884年國際天文學界召開會議,正式把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所在地定為本初子午線,也就是零經度。(該文發表在2017年12月出版的《管理觀察》雜誌《卷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