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環保小衛士——記河南省淅川縣環保好少年張曉茹

“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生活就會回報您溫暖的陽光!”剛剛參加完2018年第一批“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蹟發佈活動的張曉茹返回母校,談起獲獎感受,這個14歲的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一中八年級女生的臉上依然是幸福燦爛的微笑。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自2009年起,三年內需要搬遷16.5萬水庫移民。

張曉茹的老家樺櫟扒村就在中線渠首樞紐工程大壩以南3公里處,家門口就是風景秀麗的丹江口水庫,綠茵蔥蔥、湖水綿綿,漁舟唱晚、鄉音悠悠。2011年,淅川縣第二批移民搬遷工作啟動,樺櫟扒村需搬遷到20公里外的九重鎮十里廟移民點。“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老家有28畝地,還有15畝竹林,一旦搬遷,這啥都沒了。”張曉茹的父親張澤輝拒絕在搬遷協議書上簽字。

“爸爸、媽媽,老家固然好,可一下雨,土路泥濘,摩托車都推不出來,每次都是你們揹著我接送四五里遠到學校;去鎮上趕集,也得走七八里路到陶岔村坐車;別人家的孩子能看動畫片,可我們村連個有線電視也沒有……你們總得想想孩子們吧!”

“老師說了,新家是二層樓房,蓋得可好啦,不像我們家,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還有,新村水、電、路、網全通呢!老師還說,只要人勤勞,搬遷到哪裡都有舞臺、都能致富的!”

一遍又一遍,張曉茹的話打動了家人。為了使移民群眾瞭解南水北調的意義、熟悉移民政策,九重鎮政府成立了“移民政策宣講團”。在參加了學校開展的“我為南水北調作貢獻”主題班會活動後,張曉茹更是主動勸爸爸媽媽,還給親戚鄰居講搬遷的意義,就這樣,她加入了“移民政策宣講團”,成了年齡最小的移民政策宣傳員。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長渠貫通南北,潤澤萬千百姓,一泓清水從淅川汩汩北上,滋潤廣闊的華北平原,沿線6000萬人直接喝上水質優良的丹江水。

“我自願加入環保志願者,自覺愛水、惜水、節水、護水,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2014年冬,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張曉茹帶頭成立了12人的德育“環保社團”,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12個緊握的小拳頭,面對碧水莊嚴宣誓。

酷暑裡,太陽曬得人頭暈目眩,在老師的帶領下,張曉茹和小夥伴們帶著藿香正氣水來到水庫邊撿拾垃圾。垃圾並不都在隨手可撿的地方,張曉茹總會多走幾步,主動去撿不容易撿到的飲料瓶、塑料袋,雖然在引渠護堤下,她被玻璃劃傷過;在溝裡,她被馬蜂蜇過,但她都堅持了下來。

通水後的渠首,遊客驟增。張曉茹除了撿垃圾,還在節假日當起了義務宣講員。她給遊客講修建大壩的歷史、講移民搬遷的故事、講水質保護的艱辛,提醒遊客,即便一片糖紙、一個花生殼也別丟棄到水裡。

張曉茹愛水護水的故事感染教育著身邊的同學、遠方的遊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環保志願者中,保水質,護運行。

“學習上,張曉茹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刻苦努力,成績均保持在全年級前列,是學校‘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班主任陳萬春介紹說,張曉茹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每學期剛開始,她都會為自己制定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在陳老師的印象裡,課堂上,張曉茹很活躍,發言積極,肯思考,愛鑽研。“班裡勞動爭搶著幹,學校活動積極參加,同學有困難主動幫助,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學魏冰茹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

張曉茹作為南陽市唯一的“移民學生”代表,參加了第七屆全國少代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這份榮譽被她當作渠首人的驕傲,深深埋在了心裡,她說:“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回報家鄉!”

假日裡,在渠首旁,在公路邊,依然有張曉茹撿垃圾的身影,1.6米的身高,手中的火鉗猶如手指一樣嫻熟地撿起垃圾。她還從身邊事做起,節約用紙、節約用水,給爸媽和鄰居講解用鹽洗茶杯、用醋洗汙垢的方法,減少使用洗衣粉、洗潔精,儘量避免對環境的汙染。

聽到淅川縣號召全縣青少年學生向自己學習的消息後,張曉茹說:“淅川‘忠誠擔當、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激勵著我成長,我要繼續做一名忠誠的渠首環保小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