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線城市置業,買這樣的房子升值最快!

不可否認,房地產後黃金10年已經慢慢消褪,房產投資已經慢慢趨向於理性,利潤空間也越來越低。全國各大銀行也開始冷淡房貸,放貸速度放緩,房貸利率上浮,無論從投資成本來計算,還是代表貨幣資源配置的資金寬緊流向也好,房地產投機的浪潮已經終結。

然而,對於不少人來說,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還是會將眼光放到房產這個傳統的保值增值項目上。我們講房產投資,要明白是投資,而不是投機。投資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自己辛苦掙的錢能夠達到保值,讓貨幣的購買力能夠跑贏CPI,不被貨幣超發引起的通貨膨脹稀釋掉,如果看得更準一些還能夠增值,這就是投資房產的意義。

所以,要牢記一個準則:作為房產投資者,保住錢的購買力,先保值,再是升值。

那麼問題來了,畢竟好的房子才是價值提升的保障,在選擇房產上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好的房子呢?

  • 一、首先是城市的選擇

評價這個城市的房產是否可以購入,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選擇成長空間較大的二三線,判斷哪些城市是二三線城市,一個指標是人口超過500萬,一個是有自己的產業基礎,另外看該城市是否在大力修地鐵。

在二三線城市置業,買這樣的房子升值最快!

根據這點,我們從中國地圖從上往下看,有哪些呢?華北地區,鄭州,人口2000W,交通要道。山東地區,不是濟南是青島,人口800萬,海邊城市,旅遊城市,有自己的產業基礎,還有和韓國的貿易。西北地區,西安,整個西北地區,陝西,寧夏,甘肅,青海,這些人都是往西安去的,這是第一站,大量西北地區的人都會在西安落腳。華東地區,蘇州,南京,杭州,大家自己看最近這些城市的升值情況。然後是武漢,是一箇中國所有城市的中心的位置,到哪的距離都很平均。西南地區,成都,重慶。整個西南的地區都會去成都落戶安家生產。還有,廈門,沿海經濟特區等等。

2、看城市的未來規劃和國家是否有重大利好性政策眷顧此地,包括:設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大力建設新區等,此舉是判斷城市的可發展性,但是不要指望短期之內能套現。

3、看該城市的供應量+去化量,與本地人口數量+外來人口數量,城市土地供應過大開發過多,房價增幅就不明顯;外來人口數量上不去,房價增幅的後勁不足。

4、看城市房價增幅數據統計,過去三年每年增速如何,如果平緩,再去土地和人口方面內容,這些數據在部分報告網上可以搜到。

5、看這個城市是人口流入的還是流出的。四五線線城市不建議購買是因為,有能力的人都會往省會二線城市湧,那裡有更公平更好的機會。那麼有人進來謀生,就會有住房需求,供應更不上需求,價格就會上漲。

  • 二、其次是升值空間比較

1、新城區相對比老城區好,結合第一大點,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外來人口數量,如果夠健康絕對是選擇新城區,一個處在規劃核心節點輻射範圍之內的新區項目在未來數年內地增值空間絕對要比已經高度成熟社區內的二手房增幅快,且投資門檻低,比如鄭州,當年選擇了鄭東新區的購房者,升值空間遠遠高於選擇了市中心的項目。如果非要考慮老城區的話,最好是購買好出租、好出售的,即使將來出現房價下滑的情況,市中心的房子是真正的稀缺資源,價格會相對比較抗跌。

在二三線城市置業,買這樣的房子升值最快!

2、學區:不得不說學區是另一個城市核心區房價居高不下的因素。以杭州為例,在出臺零擇校的政策之後,在房價冰點期學區房仍是一房難求,賣家坐地起價的新聞不絕於耳。因此若以這點為投資著手點也有利可圖。

3、地鐵沿線樓盤。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買房子不僅僅是買一些鋼筋水泥,更是買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而這個城市地段的公共資源多寡就會決定這個地段的供需,隨機在價格上反應。隨著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地鐵必將再未來成為人們出行最為便捷的選項,所以地鐵沿線是重點考慮。會有大量的人口在地鐵進出口流入流出。而人氣又決定了房價。

4、大戶型比小戶型好——既然直說增值空間,40平米漲2000跟130平米漲1000比,後者自然划算,只是接盤俠是什麼情況,需要你對戶型有所判斷。

5、建議儘量買新房。以現在市場的規則,二手房需要支出住房總價的5%-10%的交易費、中介費等,而這部分錢,你是不能用來貸款的,投資成本就會增加,而且產權年限也是一個問題。

6、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瞭解充分,多多找找相關領域或熟悉目標區域的人,多問問,不要好高騖遠,在你的經濟能力範圍內,量力而行,哪怕買套小的,彈糧要準備充足,考慮長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