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2020年多晶硅產能將大幅提升

5月27日,SNEC第十二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暨論壇(下稱“SNEC”)在上海開幕。

大會執行主席、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兼保利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率先在SNEC論壇上發言。他指出,協鑫集團新疆多晶硅一體化基地正在建設中,多晶產品成本下降的同時,品質也會繼續穩步提升。到2020年,協鑫集團多晶硅產能或達15萬噸。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2020年多晶硅产能将大幅提升

他表示,按照相關要求與指引來看,國家對於能源變革、能源應用、能源安全都十分重視,“我們作為新能源產業中的一員,責任更重。”

2006年時多晶硅價格為每公斤175美元,多年以後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規模化生產的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已從13%提升至22%,光伏電站年新增裝機量從200兆瓦提升至2017年的102吉瓦,光伏發電成本從原有的6元/千瓦時大幅下滑。如今,沙特、墨西哥等地更是出現了每千瓦時0.15元人民幣以下的發電價格。而行業發電規模也較之最初擴大了500倍、成本大幅下降了97%。

因此,中國光伏產業從曾經面臨材料與市場“兩頭在外”的局面,打破了這一困境的,各方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電站的每一環節持續發力,促進平價上網、中國企業為全球光伏產業貢獻了多年價值。

他指出,目前協鑫新疆多晶硅的生產基地會從煤、電、硅、網、雲等一體化產業著手,成本大幅度下降,品質及產品所促成的發電效率也會繼續提升,同時滿足電子級硅級別,相關設備也會繼續由國產化來引領。

朱共山透露,按照計劃,2020年協鑫集團晶硅產能將達到15萬噸,約可滿足40GW電池需求量。相信2020年以後新能源產業的發電價格要比煤炭價要更低了,組件價也會繼續大幅降低。

另外,協鑫集團的納米電池也將會面世,屆時當複合納米電池和晶體硅產品之間進行疊加後,轉換效率也將大幅提升,新技術也會隨時帶來光伏的應用革命。

他表示,協鑫集團準備繼續增加疊加組件產能,有望在2020年大幅提升該領域(產值及產量)。微網、儲能技術和其他風光氣儲、區塊鏈技術上馬後,太陽能電價也會比煤炭價還要低,可能就不需要補貼了。

從現在的情況看,雖然煤耗是在下降的,但是煤炭價格卻是在上升的,“所以我覺得,2020年,國家可考慮把一些補貼拖欠的款項先結算掉,到了那時新能源產業就不再補貼了。”朱共山說道。

此外,中國光伏行業正加大投入,實現了黑硅技術、半片技術、硅烷法顆粒硅的產業應用,並聚焦於鈣鈦礦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光伏發電是一個大系統工程,協鑫集團已在光伏+、儲能、微電網、能源互聯網等技術應用中,取得了領先的地位。然而,在這些新科技的研發應用中,公司也更深刻地體會到科技研發的重要性與持續性。

他也表示,在應用領域上,光伏發電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雖然過去一年,戶用光伏系統得到了長足發展,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光伏行業需要以輕量化技術、小型化技術、柔性化技術,讓光伏發電與更多的生活用品和場景相結合。比如,正受到各界關注的移動能源,以光伏分佈式發電為基礎,通過儲能、控制、信息通訊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的全天候、高效率供應。

朱共山還表示,希望國家對於光伏、儲能等技術能像支持電動汽車那樣給予支持,“風電項目上,2019年預計也基本沒有補貼了。所以我們認為光伏市場的真正啟動也會從2019年開始,2020年補貼需求將會下降。所有光伏同仁應攜手把這個行業做好,我們的使命是讓行業繼續向前推動,也會倍加珍惜這樣的新時代。再次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