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書苦樂

安敏

搬書苦樂

每過一段日子,居家的擺設總要做些內部調整,以其“流動”而沖淡“呆滯”,讓生活的色彩多點變幻。星期天我又進行了一次這樣的活動,實際上,是完成了又一次搬書的苦役。

搬書苦樂

我最得意的財產是書,除此之外也無甚可炫耀。買書是我的嗜好,日積月累,加上早些年發表作品也是贈書代替稿酬,還有家傳的藏書,這書陣便頗為壯觀。兒時我在圖書館做過義務圖書管理員,曾如痴如醉流連於書庫裡一排排書架,也因此而引發了著書之夢。故而如今對藏書也特講究其分類和陳列,總是搬來搬去調整位置。而搬書實在是一大苦役。這書擠在書櫃裡不打眼,一旦搗出櫃外,便鋪滿一地。那年工作調動離開故鄉時,四處蒐羅大小紙箱,將書捆裝成幾十大件,運至新居室碼起小半屋,客人進來還以為我是在做什麼物品批發生意。

搬書苦樂

這會兒將書搬過來搬過去的,有點腰痠腿軟,然而極愜意,一種富有的愜意。富豪們為金錢而眼開,我為精神的擁有而歡樂。我永遠記得赫爾岑關於書的一段精闢的論述:“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遺言,這是將死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代替他的崗位的哨兵的命令。”因此這每一本書都是我一筆小小的精神財富。雖然我未能每一本都讀過,但從未淡漠過對其擁有的熱情。平時,對手頭有多少錢用去了多少錢我並不關心,而如果少了一本書卻非窮追到底不可。也總喜歡在書櫃前長久地欣賞那多彩的排列,那眼光不亞於守財奴的貪婪。

搬書苦樂

我想我不必擔心退休後的寂寞,會有這些真誠的夥伴與我和諧地為伍,富麗我的晚景。最大的遺憾是這些年頭不知忙了些什麼,好容易才能有時間從書櫃裡抽出一本書來讀讀,已久違了好些熟悉的面孔。此時此刻,清點之中愛不釋手,忍不住要隨便翻開一本讀幾行,便有和風入心的暢快。讀書真是一種享受,正如高爾基所說:“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上一級,就更脫離畜牲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的生活觀念……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快而舒適的詩,好像新生活的鐘聲在我的生活中鳴響了。”

搬書苦樂

真是這樣,一卷在手,一切的世塵,一切的煩惱皆拋於腦後,有的只是和書中人物以及著作家們交流的愉悅,和因此而激發的創作欲。只是歲月留給我的日子即使一分一秒地利用,這些書恐怕也讀不完了。但書讀得完麼?既然是財富,不可以傳給子孫?

搬書苦樂

金錢的富有也許很短暫,而這些書籍,只要珍藏,卻可世代相襲。我去寧波時拜訪過天一閣藏書樓,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為明嘉靖年間的兵部右侍郎範欽所建。範欽去世前,將家產分為藏書和其他資財兩部分,長子範大沖放棄了萬貫家財的繼承,選擇了萬卷藏書(當時是七萬卷)。代代滄桑之後,萬貫家財散盡,而藏書依然傳承。天一閣,於是成為一種景仰。我也無意中像了範大沖,我父親去世後留下了一套住房和一堆書,我就要了那堆書。那時我還不知道天一閣,父親那書也極其寒酸,但我很愛,都搬走了。

搬書苦樂

搬書,真可謂苦樂兼之,既活躍了室內的色彩,也流動了我的思緒。然更重要的是,因為眼前的書,使我又一次淡漠於人世的紛爭,只想靜下心來,讀它們,讀精神,讀情操,讀淨化過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