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至少兩千名學生因玩遊戲不能上學,手機成癮最小孩子僅6個月

兒童電子產品成癮後會怎樣?視力下降,交際能力變差,甚至最終失去上學和工作的能力。最新數據顯示,對1000名0-5歲幼兒父母進行調查,其小孩的智能手機使用率高達80.4%,其中,3歲就開始玩手機的孩子達到32.5%。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院兒童康復學博士、副教授吳德,來到海洲社區轄區郎溪路小學,給近300名孩子講述電子產品成癮的危害,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讓父母對孩子多一分陪伴。

看過最小的手機成癮孩子僅6個月

一張俯拍的照片,六個孩子坐在動車上,每個人抱著一個手機玩遊戲。當吳德教授說,“這些沉迷網絡遊戲的孩子像不像籠子裡的家禽?”時,同學們笑出了聲。雖然平日裡孩子們都玩手機、平板,但同學們說,從未從這個角度看過玩手機的自己。

“你們有多少人有智能手機?”吳德現場做起了小調查。現場有80%以上的同學都舉起了小手。而吳德也向大家透露了一份他和學生做的有關學齡前兒童玩手機與電子遊戲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0個孩子中有70個孩子都經常玩手機。另一項對525名合肥市學齡前兒童電子遊戲的情況調查,每天玩遊戲半個小時內佔55.6%,大於半個小時佔44.4%。

“越來越多的家長,從孩子學齡前開始給他們接觸手機、平板,接觸網絡電子遊戲。”吳德教授在安醫附院的兒科兒童神經康復中心,多年來,他接觸過手機成癮最小的孩子,僅僅六個月大。

全省每年有2000個孩子因玩手機不能上學

吳德教了大家一個小方法,一個玩了兩個小時電子遊戲的人,讓他做“小人翻跟頭”的手指遊戲,他的肢體協調就會差很多。“每年,全省至少有2000個孩子因為玩手機、平板,導致無法上學。”

吳德教授特別提到,在美國,有專門的兒童電視法,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父母將受法律懲罰。

建議:家長要多陪伴,不要讓孩子擁有手機

孩子們為什麼會電子、網絡成癮?吳德教授表示,電子遊戲屬於“快餐文化”,它不停地給孩子獎勵,升級,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長期依賴,會讓孩子的判斷力出現問題。

現場同學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能不能適量玩手機”“手機能不能用來做作業”。吳德教授現場答覆,“玩手機或平板的時間一天不能超過半個小時。用來做作業可以,但作為學生,你們現在不可以擁有智能手機。”孩子們要多進行戶外活動,不要沉迷電子、網絡。

吳德也建議廣大學生家長和學齡前兒童家長,多一些陪伴給孩子,而不是讓手機、平板代替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